—— ——
关注【官场指南】备用账号:闲谈政史↓↓
在国企工作,现在最让人崩溃的,不是工作任务繁重,而是做了工作,却拿不出证据。
工作重心已经从“出成绩”转变为“留痕迹”。
从前干的活,只要结果好,没人计较过程。现在,即便工作做得再好,没有留下足够的“痕迹”,随时可能被追责。
这就是国企基层员工当前的现实。
上级汇报越来越多。各个部门的“婆婆”层出不穷,业务领导、条线领导、属地领导,各自为政,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数据、一份材料,必须优先处理。
同一个问题,重复汇报。
材料改了一遍又一遍,报上去一套,留自己手里一套,生怕哪个细节没留存,事后没人能证明你做过。
检查轮番上阵,整改循环不止
国企的检查是永无止境的。
刚刚应付完审计组,督查组紧随其后,巡视组又在不远处虎视眈眈。
每次检查都像一场突袭。要用尽全力准备材料,加班加点赶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覆盖。
检查组走了,问题清单又摆上了桌面,必须立刻整改。整改的材料刚刚交上去,新一轮检查又开始了。
整改和检查成为了常态,基层员工的时间和精力被无休止地耗尽。
有时候想想,工作做得好不好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留下足够的证据证明你“做了工作”。
这就是现实。
事事留痕,基层员工压力山大
要开个普通会议?通知要留存,签到要拍照,会议纪要要整理,参会照片要齐全。
一项日常工作?线上批、线下签、系统填,层层流程,生怕哪天被翻旧账,证据链不够完整。
原本为规范管理推出的制度,早已变成了层层设防的工具。
为了让“管理”更加规范,国企引进了各种“新系统”。系统越多,流程越复杂。
旧的数据导不进去,员工只能手工录入。看似在“降本增效”,实则效率更低,员工的负担却更重。
更荒谬的是,推行“无纸化办公”后,纸质签完了,还要扫描上传,然后再在系统里重复一遍。
无纸化,变成了“多重化”。
考核变味,成了“留痕”新战场
工作量要考核,创新成果要考核,团队贡献也要考核。
每一项都要求细致的痕迹记录。周报、月报、总结,甚至日常工作打卡,全部都要有证据留存。
即便你做了工作,如果没留痕,那就相当于没做。
于是,基层员工的手机里塞满了截图,工作群存满了会议录音和文件。每一句话、每一个指令,全部都要有记录。
有员工戏称,自己现在最大的工作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为自己“存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工作的本质,似乎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效率低下,创新停滞,制度设计问题重重
国企越是强调“留痕”,基层员工的压力越大,工作越难开展。
因为任何工作都不能出错,结果反而变得谨小慎微,创新和突破几乎没有空间。
管理层希望通过这些制度“防范风险”,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正在扼杀基层的活力。
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避免出错,如何证明“我做了”,谁还敢大胆尝试?谁还愿意在创新中冒风险?
最终,基层员工被逼到了极限。每天在无尽的材料准备、系统录入、痕迹留存中疲于奔命,真正能够用于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之又少。
国企原本应该是推动创新的引擎,却因为这些僵化的制度设计,变成了一个缺乏效率的巨大机器。
该给基层员工留条活路了
层层留痕、事事追责的制度设计,看似精密,但实际上既没有提升效率,也没有激发创新。
相反,它让基层员工陷入了无尽的忙碌和压力中。
领导们希望“规范管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管理规范到无休止的留痕和追责,是否还有实际意义?
工作做得好不好,成绩说话,而不是痕迹。
规避风险,理清责任固然重要,但将所有责任都推向基层,最后只会让员工心灰意冷。
给基层一些空间,让他们喘口气。
管理固然重要,但要记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提升效率,而不是让员工陷入无休止的证明自己“做了工作”的怪圈。
与其不断追求“痕迹管理”,不如给基层员工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工作不能变成一场追责游戏,基层员工也不该每天都如履薄冰。
只有真正关注实效,才能让国企重新焕发活力。
当基层员工的心都被这些繁琐的制度逼凉了,企业的发展又该从何谈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