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后回顾|「人海同游」,共赴一场借来的时光(文末福利)

体娱   电影   2024-09-04 19:21   广东  


编者按:

南方都市的家庭故事,一直是蔡杰近年来给自己的创作命题。经由电影,家庭秘密被揭开,人物心像被看穿,都市变迁被记载,时间痕迹被发觉,一切的清晰与复杂在蔡杰的首部长片《人海同游》得以呈现。


8月24日,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邀请了《人海同游》导演蔡杰、制片人莫津津、主演林冬萍、潘结到场,和大家一起映后交流,共赴一场借来的时光。


本文为影片映后交流场文字实录。



人海同游

Borrowed Time



导演: 蔡杰
编剧: 王寅
主演: 林冬萍 / 欧阳骏 / 潘结 / 孙阳 / 太保
上映日期: 08-27(周二)


台风临近,刮起深埋心底的潮湿记忆。婚礼前夕,与母亲居住在广州的婷前往香港,寻找20年未见的父亲。破壳荔枝,打口唱片,渡轮越过海洋,走进水果市场,世界真是小,小得真奇妙,时间在每个人心中留下印记,而真相并不总是温柔。重逢的夜,冒险漫游恍若彼时映照,伤痛在午夜梦回袭来,终将在梦醒时分离开。


影片荣誉

第53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2024) 
未来之光奖 最佳影片(提名)
第2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2023)
新浪潮奖 最佳影片(提名)
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2024)
新秀电影竞赛 火鸟电影大奖(华语)(提名)




✍🏻

影片映后交流实录



嘉宾 蔡杰林冬萍、潘结莫津津
主持人 钟秋梦
现场 马昊成 曾欣悦
摄影 颜秀
活动策划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本文含少量剧透,收藏再看、观影后看阅读更佳!


👪

一起同游便是最好的时光


深圳BC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这场《人海同游》主创的映后交流。非常感谢导演蔡杰、演员林冬萍、潘结、制片人莫津津亲临现场与观众见面。家庭故事是蔡杰导演比较关注的创作命题,导演前作短片《归省》也讲述了一段家庭故事。请问导演为什么会以这个视角切入来讲述《人海同游》的故事?


蔡杰

刚才秋梦老师说的短片叫《归省》,它也是个粤语片子,讲的是一个在日本留学,嫁到日本的女儿,她在中秋之前回来广州寻亲两天发生的故事。在我看来那个短片跟这个长篇不大一样。那个短片是当时我在北京读研究生时的创作,我当时觉得北方的水土各方面都不大适合我,每次我都想回来广东。这样子的契机拍了那个回家的故事。


蔡杰导演的短片《归省》

但是等到《人海同游》,已经是我二十八九岁时候的创作了,在30岁前后,我很想要跟观众分享的是某一种即将要转换社会身份或跨越角色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后半部分,虽然说是一个父亲跟女儿之间的的关系,但它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表面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这个女孩她在找寻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去面对她自己内心的某一些疑团,对人生的一些疑团,谢谢。


深圳BC

冬萍主演这个短片,再到《人海同游》,都是作为一个女儿的身份。我很想知道你演绎的心路历程里面,对这两部作品也好或者是你作为一个女儿的转变也好,你的演绎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可否跟我们的观众分享一下?


林冬萍

确实短片《归省》里边的女儿叫阿婷,《人海同游》里面的女儿也叫阿婷,叫麦婉婷。其实长片跟短片,整个体量不太一样,所以要演绎的和准备的东西也很不一样。短片和蔡杰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即兴创作,所以里面有很多现场表演。片中饰演我爸爸妈妈的两位演员都是素人演员,当时更多的是在开心的创作,提前的准备倒没有太多,因为我的习惯是不会一直紧盯剧本,我想把新鲜感更多的留在现场。


主演 林冬萍


到了《人海同游》的时候我接到导演的邀约还蛮讶异的。没想到蔡杰那时候有这样的勇气,这个项目是在疫情期间拍摄,我觉得他作为这个项目里最重要的责任人,他有勇气去邀约我做这个尝试,那么我就会相信他的判断。


当时他也给了我很多意见去怎么做准备,包括剧本围读,写麦婉婷日记,他给我看了很多让我去参考的影片,我当时候还去冥想瑜伽,因为这个角色是个非常内敛的角色,她的内心非常的波涛汹涌,但是她的表面要波澜不惊。所以这么向内挖掘的一个角色,其实有很多点我觉得都稍稍有点遗憾,没有办法完全的展露出来,冥想当时是帮了我很大的一个忙,让我整个人静下来。



现场也非常依赖于导演以及整个团队的帮助。包括我的对手演员,像潘老师,她跟谁对戏她会给你什么反馈,就像打板一样,你马上就会有新的一种感受。潘老师是非常专业的演员,我跟她演的时候一开始我还蛮紧张,但她真的像个少女一样,给了我很多很放松的感觉,而且给我很多能量。所以当下我是真的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女儿的一种关照,大概一个准备情况是这样子的,谢谢。

深圳BC

我想很多观众对潘老师应该都不陌生,作为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面孔在电视剧还有很多电影都出现过。潘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表演经验,这一部影片除了母亲这个角色之外,其实潘老师也有很多很深层次的演绎,我想问一下潘老师在演绎电视剧和电影当中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跟蔡杰导演的合作,有没有什么故事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潘结

我觉得母女在生活里边就是经常打闹的,好像我跟我女儿,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所以蔡杰导演有就会跟婷婷说,你学一下,你看,她女儿就是这样子的。然后我就会说,导演这其实有点不大一样的,因为我的女儿和我的个性是真的很喜欢玩的那一种。所以婷婷跟我这个角色在一起的话,其实是两回事。秋娟这个角色是比较克制的,而我个人呢,永远都是比较阳光和打得开的。我的女儿有什么话都会跟我讲,所以我觉得这两段关系是非常不一样的。


主演 潘结

我很喜欢这个角色,我好像也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演,因为我不需要演。我只要站在镜头前面生活好像就可以了。这个角色的个性也与我有相似之处,有时候我不大想说话,我也会克制,但我要说话的时候,我也会非常放肆,会打开的去分享。


很感谢导演对我的包容,导演在现场也会去引导我,告诉我怎么演,他们会给我很多的想法,我都非常乐意去吸收和改变。听完导演的讲述,我会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刚刚那一遍可能演的不是很好?需要的是不是另外一样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沟通完全没有障碍,我非常感谢导演的包容,也非常感谢饰演我女儿的婷婷。他们真的非常体谅我很感谢他们。



深圳BC

潘结老师作为一个母亲,她在演绎过程当中也是非常自然的。她自己刚刚也提到完全不是在演绎,这就是她日常的一种状态。cue回导演,我知道这一部影片也是你首部长篇,非常的不容易,想问一下跟两位演员合作有什么样的体会,刚刚潘老师说到你对她非常包容,那在现场的话,有没有一些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蔡杰

我跟冬萍是10年以上的好朋友,从本科的时候就一起拍短片,所以我们之间的信任感是十分强烈的。能够支撑这么艰难的情况去完成拍摄,从广州到香港,我们隔离了一个月,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需要一个非常有信任感的团队啊,包括津津,包括冬萍。


导演 蔡杰


其实很多时候演员跟导演在片场,就是要交出自己,他要完全的信任导演才能够有最好的发挥。我很喜欢潘老师广府妈妈的形象跟气质,但是因为大家熟知的可能都是她其他的角色,跟秋娟有很大的反差。在跟潘老师聊剧本的时候,我跟她讲我们年轻人想要做一个文艺片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我会明显感觉到她是认可这个角色跟剧本的,我们已经达成了某一种默契。潘老师百分百信任年轻人,有一个非常感动我的细节是,2020年我们拍样片的时候,潘老师陪了我们一个星期,其实那个时候她就在入戏角色,等到2021年我跟潘老师说我们需要推翻再来一次,她说没问题,我陪,就是这样子的信任关系。



在现场拍摄潘老师的时候,我也用了一些自己的方式,包括刚才大家看到那个妈妈的煲仔饭的往事,塑造一个午睡的环境,然后剪影逆光,可能对于一些演员不能理解为什么把我拍的那么黑。潘老师在做一些长对白的,这样调度的表演的时候,她一直都是保持年轻人一样的新鲜感,就是我们可以来试一下看看是什么样子,可以找到什么。


深圳BC

刚刚蔡杰导演有提到,这部影片拍摄的过程当中刚好是疫情,这部影片也是在广州和香港拍摄,必然遇到很多的困难。对于制片人来讲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刚刚蔡杰导演也提到,跟津津也是合作很多年了。那我想请津津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这部影片的制片人从筹备到最后上映跟观众见面,做为一个制片人你的心路历程是怎样子的?当时是怎么克服疫情期间那些困难?


莫津津

这个项目,我们从想法到最后做出来差不多是走过了七八年的时间,我真正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时间是有五年的。我参与的时间也很妙,19年年底我加入,觉得一切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很多融资都谈的非常顺,大家就约好2020年春节之后来签约。然后众所周知的事情发生了。疫情发生,影院关门,所以很多的投资也都暂停了。2021年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说,不管所有的投资有没有到位,我们总是要去做一部电影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等,2021年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吧。决定在2021年要去拍摄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在深圳的朋友都很熟悉,那个时候是没有办法自由去香港的,所以后来我们的办法就是我们在广州成立了一个摄制组。


制片人 莫津津


其实一个电影通常来讲就只会有一支团队。但我们当时面临的情况就是必须要在广州有一个拍摄团队,然后在香港要有一个拍摄团队,因为我们从内地去到香港只有5个主创拿到了工作签证进行拍摄。所以从制片上来讲,这是一个难度蛮大的事情。当然,导演他自己有能力,他处理的很好,因为我们在此之前是没有在香港拍过电影的。



观众1

主要是想问一下剧作上的问题,比如说潘老师饰演的妈妈,她去了香港之后做了什么,这个事情其实在电影中感觉是被刻意留白的。还比如说,女主跟香港的前男友这个角色,他们后面为什么分开,他们的前情是什么?这部分好像也被刻意留白了。想问这些部分是你在去拍的时候就已经写了比较详细的背景故事,还是说这些部分就是要留一个空位让观众去遐想?


蔡杰

谢谢你,实际上这个故事的编剧,她是一个比我接触到的其他编剧都更要谨慎的一个编剧。她一开始是读社会学的博士,后来在日本,她写剧本的方式真的是地毯式的去做调研,读所有的书籍,去现场调研,我们长达可能一两年都在做这个事情。后来她给我看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有广州、香港的人物在他们不同的年纪,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生命轨迹的研究,所以您刚才说的这几个点,在我们前期的剧本构造当中都是有的。我们也跟演员这样子去沟通。只是我觉得,当它变成一个电影的时候,我希望它更多的是一个情境的累积,然后观众参与进来这个叙事,他们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去补充。



我举个例子,像妈妈那条线,在广州的时候妈妈提到她在香港的关于煲仔饭的回忆。妈妈当然哭的不是煲仔饭,她哭的也不是白裙子,她哭泣的可能是她人生当中去香港讨要身份的某一个非常难堪的片刻。观众可能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但等到去香港的片段的时候,哥哥说你不知道你妈妈当年来做了什么坏事。我后来在做剪辑测试时,我邀请好几个朋友看,他们每个人都跟我讲一大堆他们觉得妈妈或许会做的事情。他们想象的事情,我觉得每一个故事都对,都很精彩。其实,很多事情我觉得观众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这个时候我就会希望在电影保有一定的空间给到观众。


我在做剧作的时候长达一两年一直都在搭建一个家庭伦理剧。这个女孩因为结婚之前的某一些外力跟内因,他需要去找父亲。但是当我推到第一二年的时候,我觉得越来越失去了兴趣。如果只是讲一个非常复杂的家庭关系,我感觉作为一个观众,我没有兴趣。所以某一个时刻,我突然间觉得这个女孩她其实需要一个出口,她需要一个更加去填补她某一些缺憾跟渴望的一个片刻,所以后来这个人类学博士的这个念头突然间闯进来,然后越来越多,发展成为某一种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这个夜晚,对于这个女孩来说这个夜晚其实是一段借来的时间,也就是英文片名(Borrowed Time包括你刚才说的没有前情交代,也是我自己的的直觉,我觉得这个夜晚应该是闯入的,它不应该是勾连之后被推到这里的,大概是这样的状态,谢谢。



观众2

其实看了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感慨挺深的,好像一下回到了疫情期间大家去香港的经历。刚刚制片人说7年的时间,那个时候我有工作也需要去香港,很能理解。我有两个问题啊,第一个关于电影周边的这个红袋子,我不知道导演或者制片人对于这一个周边的意象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潘老师,我从小看您的电影长大,《72家房客》那些,想问一下这次拍文艺片,跟很多年轻的演员在一起,您的挑战是什么?谢谢。

蔡杰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那个红袋子的周边我今天第一次看到,负责我们周边设计的是一个我很欣赏的设计师,他老是抓到这个电影的一些重要的元素,他还做了一个「世界真细小」的八音盒,我非常喜欢。为什么最后我会把电影结束在那个飘荡的红袋子呢?是因为我在片场拍摄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港一直都在等台风天的外景,21年的10月份刚好来了两个八号风球。那个镜头我记得很深刻,当时4点,我从酒店出发去到码头。天还没亮,没有人。然后我看到码头旁边有一个塑料袋,一直在飘,一直在飘。我就开始拍。但是我在拍的过程当中,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的情绪非常剧烈,一直在翻滚。虽然它只是一个空镜头,它只是一个物品,但是那个剧烈的程度不亚于我在拍婉婷在新家的哭戏或雨林里面他们的拥抱。所以后来我就一直很忠实于我当时的感受,我觉得能感动我应该也能够打动观众,我就把它放到这个电影的片尾。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想要描绘的也是一个类似情感的台风。一开始很闷,然后台风风来了,他们经历了这个台风眼,但是第二天台风又走了。我会觉得这个塑料袋寄托了某一种情感的表达,再剧烈的情绪可能该过了,它就是会过了,人还是要继续往前去生活。概是这样子的一个处境,谢谢你。


潘结

我拍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剧,其实一直都不大满意自己的状态,感觉自己有点太随意了。我觉得自己的表演痕迹太重。所以蔡杰导演来找我,到了片场,我的感觉是突然给了我一道光。我没有接触过文艺片。有这么一个机会,我非常感恩。导演跟我分享了剧本,讲述80年代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这整个过程都非常吸引我,而且导演非常真诚。他就好像年轻的小朋友,在我的身边跟我讲故事,非常打动我。这么多年以来,我想突破一下。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就想尝试一下。这个过程最大的突破就是如何抹去表演痕迹,如何融合到电影中。我平时演绎的都是非常戏剧化的生活,打打闹闹,口若悬河,性格泼辣。在这部电影里面,突然之间,让我自己沉静了下来。其实就是让我做回我自己。然而,这一点也是最难的。希望各位观众喜欢这个角色。



观众3

主创们好,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这个影片的题目,首先它的中文名是人海同游,他的英文名是借来的时间(Borrowed Time),关于借来的时间,我们知道香港这个地方,它有一个很经典的说法是借来的地方。想问一下导演在选择「借来的时间」这一个主题有什么样的考量?包括刚刚导演提到说可能女主角来香港这一段时间也是借来的时间,想想听听导演的阐释。还有一个就是《人海同游》的中文名跟英文名有什么相关联的地方?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音乐,就是两个主演在听磁带,但是没有把音乐放给观众听而做了一个留白的处理。我想问一下导演这个处理是有什么样的用意?大概就这两个问题,谢谢。


蔡杰

您对香港的那一句话的摘取也是非常敏锐的。我确实一开始听到这个概念是对香港的形容。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出发点是,我们这些很受香港文化影响的广东作者,我们想要从内地的角度去拍粤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直到我听到「借来的时间」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在想的反倒不是香港,而是在想人的情感有没有所谓的「借」跟「还」?有没有所谓的「借来的时间」?我越想就觉得越有意思。


对于这个故事来说,她父母可能有10年的借来时间,这个女孩去香港可能就只有一个夜晚的借来的时间。如果这个电影可以让观众走出影院的时候,突然间有点恍惚,或者会思考,人的一生当中有一些不属于你的借来的时间,那这些借来的时间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这些借来的时间它的滋味是什么样子的?对我来说这就已经是一个跟观众抵达的非常好的交流了。


说到中文片名人海同游,我觉得英文片名要更准确更具体,但是中文的语境可以是修辞性的,是文学性的。我一直在找直到有一年我去香港做调,我看到一本书就叫《人海同游》,那本书是香港的文化人黄沾和他曾经80年代的恋人林燕妮写的书。他们在《明报》开专栏,每天都写同样的一种探讨,同样一个题目的情感话题,然后一题两写。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概念和创意,包括这个名字一下子打到了我,我觉得很适合这个电影。



回到电影,同游是一种什么样的处境呢?就像婉婷一样,她这一辈子有很多亲密关系,跟她的父母,跟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跟她的男朋友,哪怕是跟她的碟友其实都有过一场同游。但是最后他们可能是被海浪被台风打散了,然后又回到原点或去到她新的轨迹,但是我觉得不要忽视这些同游留给你的营养,或者留给你的一些后续的影响,这是我很想要在这个电影去探讨的。


回到听音乐的段落,一开始那里是有首音乐的,但是后来在快结束后制的时候,有一天突然一个灵感闯了进来,我跟声音指导说我觉得不需要音乐了。我突然间想到一个概念,台风最激烈的时候,它也应该是最安静的。对我来说,那个地方就是整个那一段戏的台风眼。后来有一个朋友,他看完之后就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好棒,他说可能对他们来说那段安静的时间就是所谓的借来的时间吧,谢谢。





🍃
映后交流嘉宾

蔡杰
导演

1988 年生于广东潮州,曾执导短片《云上佛童》(2012)、《有生之年》(2013)和《归省》(2014)。《人海同游》是他的剧情长片首作,入选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鹿特丹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等。他个人亦曾参与 Talents Tokyo 2016 训练营。


莫津津
制片人

出生于广东,曾赴美学习电影制作,执导项目入选Berlin Tokyo Talents,获最佳项目 获日本NEXT MASTERS PROGRAM FUNDING。独立制片作品还有有马来西亚国家年度电影计划-中马合拍片《慕娘列车》,获Asia TVFroum & Market最佳剧情片项目。


林冬萍

演员

影片中饰演女主麦婉婷,生长于广州的南方女生,获第六届平遥电影节藏龙单元最佳女主角提名;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短片《田恨恨的世界末日梦》饰演女主角田恨恨,获奖第五届新人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潘结
演员

影片中出演女主母亲陆秋娟,曾出演《方谬神探》(2002)、《乘龙怪婿》(2005)、《七十二家房客》(2008)等影视剧。




🎇

互动有礼

本文留言分享
「你对《人海同游》这部影片的感想
即有机会获得我们赠出的

《人海同游》八音盒1个

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点赞数
送出5份福利

【福利截止时间】

结果将于9月6日15:00左右公布
请您留意我们的通知



近期电影活动



2024挪威电影展|深圳&广州片单公布!


优惠套票上架|「光影游谈 · 港片文化」讲座


动画工作坊|去公园!寻找线条里的鸟


bcSunday|九月,月满中秋,银幕团圆


映后场 | 泰国票房第一「姥姥的外孙」导演映后连线




编辑:Emma



 END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南山区粤海街道万象天地L5 0755-86160222
深圳百丽宫影城:南山区来福士广场L4-9 0755-26929851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百丽宫影城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是内地致力推广艺术电影的影院之一,是电影文化地标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简称bc)在内地开设的第二家艺术影院。我们搜集国内外高素质电影,提供多元化选择,商业与艺术电影兼容;搭建创作者与观众的桥梁,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影迷小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