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苏州溪前雅居看房的王女士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因她儿子要结婚,所以到处打听买房,听说溪前雅居被纳入“白名单”,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又牵头给项目发放了贷款,开发商承诺能够按期交房,所以他们就放心地交了预付款。
这是苏州金融监管分局联手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推进保交房的一个缩影。
据悉,截至目前,苏州“白名单”项目116个,已授信金额近700亿元,累计放款金额超500亿元,审批及放款金额均居全省前列。
强机制
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在强机制上下工夫。
该分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保交房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制定保交房工作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工作职责,理顺“白名单”项目生成流程,持续推动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同时,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建立高效协同机制,联合市县两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先后5次组织召开政银企“四方对接会”,对项目逐一“过堂”,充分实现市县住建、金融监管、项目企业、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现场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
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先后20余次召集银行机构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推进会和调度会,该分局主要负责人“挂图作战”,多次赴银行机构和项目现场开展督导调研。重点了解放款进展情况、需要协调事项,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和金融服务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建立“白名单”项目放款跟踪台账,动态实时紧盯审批进展、投放进度等情况,以日监测、周通报、月研判等工作机制压实主办行责任。
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推进保交房取得良好效果。
该分行行长丛小东对记者说,针对“白名单”项目特点,通过简化工作流程、优化内部审批机制等方式,提高工作质效,推动纳入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高效、顺利获得融资。各支行通过前置业务流程做足提前量,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积极介入,极大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协调各方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
该分行在协调机制审核“白名单”中,共涉及四批次10个项目,苏州区域同业最多。全部融资需求35.98亿元,已全部完成审批。在规定截止时间前全部投放落地,累计放款金额18.63亿元,融资落地率100%。
快修复
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创新快修复机制。列出动态形成项目问题清单,及时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自然资源等部门协调解决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转移、开发资质加快办理、在建工程抵押支持、行政许可办理等事项,力促项目达到融资条件,并加快解决银团贷款放款进度不一、闭团时间长等问题。累计推动6个问题项目修复后纳入“白名单”,常熟“缦山居”房产项目被国家专班选为修复典型案例,在全国层面进行经验分享。
不仅如此,该分局立足早谋划、早摸排、早行动“三早”原则,指导各市县协调机制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分类分批做好“白名单”项目筛选、审核、推送工作,坚持“成熟一批、推送一批”。
建行苏州分行行长孙龙才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该行建立“1+1+1”推进机制(1项目1材料1会商),前置贷款审核,加快项目落地进度,全力支持和促进保交房项目顺利建设交付;强化政银企三方合作,运用“3+3”协调模式进行“白名单”项目推进,对外协调政府、金融监管、企业,对内协调总行、分行部门、支行,缩短业务流程时间,实现“快审快贷”。截至10月末,建行苏州分行牵头的四批次审核类共8个白名单项目已全部完成审批,审批金额超56亿元,投放金额近34亿元。首批2025年底前到期的9个房地产项目均已通过备案形式纳入协调机制,备案类项目累计投放超35亿元。
“协调机制的出台为我们项目融资提供了极大支持,再加上建行高效的金融服务,仅用3天就完成了项目支用审批流程,短短15天就完成了银团组建并放款,成功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苏州中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思晨告诉记者。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市协调机制运行成效显著。随着各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加快落地,苏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巩固,10月份以来新房、二手房成交数据实现双增长。
记者 祖兆林
编辑 王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