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学会法律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研究生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1-11-28 01:01  

中国欧洲法律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


“大变局与疫情背景下的欧洲法”研讨会研究生分论坛顺利召开




   

11月27日,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大变局与疫情背景下的欧洲法”研讨会研究生分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本届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年会专设研究生分论坛,旨在为我国欧盟法和国际法专业的青年学子提供交流互动的学术交流平台。

研究生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盟法研究室和《欧洲法律评论》编辑部承办。论坛主题涵盖欧洲贸易监管、竞争规制、域外法治、《中欧投资协定》、欧洲数字治理以及其他国际法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张晨阳博士主持本次论坛,南开大学法学院胡建国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助理研究员谭观福老师担任评议人。



第一单元 

   

在第一单元,五位研究生同学先后发言。南开大学法学院胡建国副教授担任评议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欧洲研究系博士研究生章凯琪在报告中梳理了国际经贸协定中关于规制国有企业的相关规则,归纳了美国和欧盟在国有企业监管方面的不同路径和特点,进而在欧盟法视阈下分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的“涵盖实体”概念。
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蔡瑶围绕个人位置数据的法律保护,介绍了欧盟法如何界定个人位置数据的法律地位、处理原则和数据主体的权利,并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位置数据监管机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她提出欧盟相关规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汪文璟发表题为“欧盟国际私法中儿童跨境诱拐法的新发展——以2019年《布鲁塞尔条例IIa(重订本)》为中心”的发言,她介绍了2019年《布鲁塞尔条例IIa(重订本)》相较于2003年原《布鲁塞尔条例IIa》在“国际儿童诱拐”事项上的新发展,并分析了发展背后的深层次动因,同时针对中国的儿童诱拐问题,她提出了中国应加入《海牙儿童诱拐公约》并完善配套立法的建议。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冷敏结合分享了她对于如何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投资争端机制的看法,并建议我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按照短期、中期、长期“三步走战略”来构建中欧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贸易方向硕士研究生纪石围绕“多哈困境”下的欧盟对外贸易政策介绍了欧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双边谈判策略与多边改革方案,并结合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国际谈判进展进一步说明欧盟在“多哈困境”下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
本单元评议人胡建国副教授从论文选题、逻辑结构和文章论证等方面为各位报告人提供了有益建议。胡老师结合报告人的选题,为同学们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和最新发展实践,并对同学们文章中潜在的问题提供了修改思路。


向下滑动查看



第二单元 

   

在第二单元,五位研究生同学先后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际法研究》编辑部编辑谭观福老师担任本环节的评议人。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韩敏发表题目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竞争中立规则的走向及应对》,通过对CAI与其它晚近国际经贸协定竞争中立规则的比较,对“涵盖实体”相关条款下竞争中立规则的最新走向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条款对国有企业构成了潜在的歧视与风险,并提出国际与国内法治的应对路径设想。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熊昂发言主题为“数据跨境流动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他介绍了数据跨境流动安全保障机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结合欧洲对海洋空间治理的历史的启示以及欧盟在GDPR中的立法实践,提出中国的应对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宇斌发表题为“论双边规则的转型尝试——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为例”的发言,他介绍CAI与以往BIT相比所呈现的五个新特点,并指出这些新特点可能影响未来国际经贸协定的制定。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李雨珊结合北极航道多年来法律地位争议以及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对东北航道开发利用目前的法律规制现状进行国际法与国内法角度的双重剖析,并认为中国宜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北极法律秩序过程中积极扩大国际规则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欧洲研究系博士研究生张琨发言主题为“欧盟国际公共采购工具发展及几点思考”,其中梳理了国际采购工具近十年的立法进展,并就其中潜在问题和中国应对措施提出见解。


向下滑动查看


至此,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圆满闭幕,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研究者的关注!



撰稿:杨昆灏

编辑:张琨


欧洲法律研究
欧洲法律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