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在历史长河中的功与过 】作者:谭剑虹/诵读:水中仙境

文摘   文化   2024-08-12 08:00   贵州  



赤壁之战在历史长河中的功与过

作者:谭剑虹/诵读:水中仙境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军队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中最为著名的一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浩浩荡荡,顺长江而下直扑东吴。然孙权凭借长江之险而决意抵抗,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以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精锐水军三万溯江而上至夏口,并联合驻在樊口的一万余刘备军一起逆流西进,于赤壁与曹军相遇。初次交锋曹军即不利,加之曹操军中众多士卒不服南方水土而染疾病,于是士气低落,曹操只得下令暂时退守于乌林一带。此时曹军在北岸,孙刘联军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利用有利地势及曹操自恃兵多将广而骄傲轻敌之态,决计出其不意、采用火攻。他先用苦肉计令部将黄盖诈降;又暗备快船十艘,装满柴草、油脂,一俟东南风起便出击。是日,黄盖等驾船假称投曹而向北岸快速前进,在离曹营不足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舟船避让不及尽被烧着,一时火光冲天,延及岸上营帐,曹军顿时大乱。孙刘联军随后亦快速推进,但却只管在火场外围鼓噪和砍杀溃败逃卒。曹操大军在大火中自相踩踏,死者伤者无数。曹操慌乱之中率兵撤退,将士们皆慌不择路,乱成一团,加之一路上孙刘追兵不断,又因饥饿和疾病,兵卒死伤大半。曹军残兵败将们狼狈逃回许都,一时无力南下。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战争的胜负一般取决于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实力,亦取决于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大胜优势之敌。历史在赤壁之战时又重演了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例,只不过对曹操来说,胜败角色颠倒了过来。 


并且,在此后编写的《三国演义》等书中,又演绎出了“草船借箭”“群英会”“舌战群儒““借东风”“华容道”等诸多故事,大大的戏剧化了此战役,更增加了人们对赤壁之战的兴趣和关注。

 

对于此战役,历代名臣、学者也曾给予了各种分析和评价:

 
曹操自己辩解赤壁之战时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东吴五君中的诸葛瑾、步骘则颂扬赤壁之战:“扬国威德,华夏是震。” 


时间稍后一点的东吴官员、训诂学家韦昭在《伐乌林》中亦有曰:“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  


西晋时期的学者陆机在《辨亡论》中曰:“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谋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夡远遁。” 东晋至刘宋时期的官员、史学家裴松之则评价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亦将赤壁之战奉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现代学者李友松教授在《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中却认为,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中流行“疾病”(他论证认为很可能是急性血吸虫病),并非是人为决策失误。

 
历代的文人墨客亦将赤壁之战作为热点史诗加以吟咏: 


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杜牧诗则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代另一诗人胡曾亦有诗曰:“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晚唐诗人孙元宴则吟咏:“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以上诸多的评论和吟咏,皆为学者和诗人们就这场战争本身的故事情节和战争场面而发,总体对赤壁大战是褒的多,贬的少,然均没有涉及这场战争对历史、对广大民众的利弊功过。  余以为,无论任何战争,总不是好事情。并且许许多多是很难定义其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落后的。但战争的结果对于人民大众、对于当时及以后的社会影响皆是可以分析明白的。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吕思勉就这样认为,赤壁之战是孙权刘备在抗拒统一。他评价说:“曹操固然犯着兵家之忌,有其致败之道,然而孙、刘方面,也未见得有何必胜的理由……倘使曹操置别一方面为缓图,尽力向荆州或者扬州攻击,孙权能否支持,究竟有无把握呢……所以当时孙权假使迎降,就能使天下及早统一,免于分裂之祸;而以孙权一家论,亦系莫大的幸福。” 


吕思勉的上述观点笔者是基本赞同的。假如赤壁之战胜者是曹操,则天下可能提前六、七十年就统一了。人民大众也就少受这六、七十年的战争动乱之苦。甚至于当时东汉未必一定会分裂,这样将免去了一次改朝换代的动荡。因此,赤壁之战作为故事可谓是精彩的,对于周瑜、孙权、刘备等人而言亦是辉煌的。但是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对于整个历史、对于人民大众就未必是好事了。况且,赤壁之战乃是一场中华民族之间的内战,这种战争对于双方统治者来说,是有胜负之分的。但对于身陷其中的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则只有输,没有赢。因为战争双方无论谁胜谁负,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死的、伤的、残的都是平民子弟。故由此而论,那些所谓的战争胜利者,对于整个历史,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其战果越是辉煌,歼敌越是众多,很可能就越是罪恶深重,越是愧对苍天。






作者:谭建虹/诵读:水中仙境/审核:傅合连(副主编)统筹:追忆(副主编)


北方文谭
在这里,可以营造静逸质朴、闲适雅致的文化生活情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