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政法工作协同|京津冀协同发展 携手共绘法治新蓝图

政务   2024-09-23 15:05   天津  

初秋时节,万物繁盛。8月29日,京津冀司法行政协同发展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深入总结十年来三地司法行政系统协同发展取得的工作成效,聚焦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

十年来,三地司法行政系统先后签订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及普法依法治理等16个子协议,搭建了司法行政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框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工作等方面协作不断深入。

十年来,市司法局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与京冀两地司法厅局紧密对接、加强联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决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保障的“桥头堡”和“主力军”。

加强整体协同

实现历史性突破

8月24日,北京丰台法务区揭牌仪式在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举行。揭牌仪式上,京津冀法律服务协同发展中心宣布正式成立。

该中心由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天津市和平区司法局、河北省廊坊市司法局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通过政策协同推进、法律服务平台运行及互联互通,探索法律服务内容和标准的统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坚实法律服务保障。类似三地协作的创新举措,是近年来司法行政系统持续加强整体协同的一个缩影。

为了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以来,市司法局先后联合京冀两地司法厅局共同签订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以及监狱、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治宣传等业务领域的多个子协议。

2019年,市司法局联合京冀两地司法厅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交流会暨国庆7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筑牢环首都“护城河”行动座谈会;2021年,三地司法行政机关首次以视频形式联合召开司法行政协同发展工作会议;2022年,共同举办司法行政党建工作交流会;2023年,组织参加京津冀司法行政系统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会;2024年4月26日,京津冀司法鉴定行业协会首次对三地申请司法鉴定执业人员能力评估考核实行联考,三地共548名拟申请司法鉴定执业人员报名参加……

共同研究、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实现了协同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推进行政立法协同

百余项目互征意见

构建京津冀区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勤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共同维护铁路沿线安全;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执法检查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京津冀消防工作协同发展……近年来,市司法局参与立法的多部地方性法规规章中,均专章设置京津冀协同发展条款,全力筑牢三地协同发展的法治根基。

2020年1月颁布的《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由京津冀三地协同起草、同步审议、各自在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同步施行,对京津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作出专章规定。这一成果标志着京津冀首部统一规范、三地施行的区域协同立法诞生,也为其他省份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可借鉴的制度范本。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市司法局还积极参与三地在大气、水域、物流、交通等领域的立法协同,促进立法资源优势互补和立法协调统一。在对《天津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开展法律审核的过程中,市司法局专门增加“本市加强与北京市、河北省及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教育合作,采取交流宣传活动经验、联合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定,推动京津冀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地落实。据统计,2019年至今,共有百余个重要立法项目相互征求意见,大力推动三地法律实施一体化。

推动行政执法协同

互通信息 互认结果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也是京津冀聚焦重点任务、推进信息共享、深化协同治理的十周年。

“执法需要京津冀三地协同,例如一辆渣土运输车,它从天津到河北省,如果没有河北省作为‘源头方’进行信息共享,天津方面检查起来就很困难。”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打造“大执法”体系,水到渠成,也势在必行。

2021年,市司法局与京冀两地司法行政系统签订《京津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8年至2023年,三地每年联合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通过多年交流,三地对行政处罚案卷制作规范基本形成了统一标准。市司法局还参加了河北省司法厅组织的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核查评估工作。

2023年,本市查处某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伪造监测数据案,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该企业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衡水市等有关单位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后,第一时间将该企业处罚信息上传至京津冀协同执法平台,提示北京市、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部门重点关注涉案企业在本地是否存在伪造监测数据行为。

三地通过“事前防范、数字预警”,携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如今,在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建立、新机场运营管理、生态环境治理、超限车辆治理、垃圾清运等方面,三地行政执法部门均已建立相关联系机制,为推动跨区域政策协同和跨地域执法联动提供了法治保障。

推进多元解纷协同

有效化解各类矛盾

本市静海区台头镇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滩里镇地处津冀交界之处,经济往来、生活交流密切。不久前,家住台头镇的赵某与滩里镇的张某聚餐后前往某歌厅唱歌,其间二人发生口角,进而产生肢体冲突,赵某被打伤住院。双方因对医疗费、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产生严重分歧,赵某向静海区法院王口法庭提起诉讼。

受法庭委托,静海区司法局台头司法所及时与河北省文安县当地司法所互通信息,配合法庭开展调解工作。两地调解员详细了解案情经过,找出纠纷原因及争议焦点,并提供人身伤害赔偿的计算标准以供参考。

“希望你能够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提出合理的赔偿金额。”“希望你们双方能够珍惜这份难得的挚友情谊。”调解员在释法析理的同时,基于乡情民俗,依法依规开展调解工作。经过多轮调解,双方终于放下心中芥蒂,张某主动道歉并当场赔付医疗费用1万元。赵某也表示,愿意将此次矛盾调解当成双方重拾友谊的新起点。协同调解的工作方式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市司法局积极推动建立跨区域人民调解联动机制,三地司法行政系统也在毗邻地区探索建立联合调解委员会,加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突发群体性事件协同处置方面的密切合作。三地共同召开“通武廊司法行政第一次联席会议”,联合举办京津冀调解协同发展系列培训,指导推动接边地区调解组织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协同

实现资源普惠共享

“让你们费心了,这起委托公证案件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久前,本市某公证处接到来自河北省的同行求助,原来,当事人要委托他人出售其在天津市的房产,因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不便前往,故向公证处申办委托公证。按照相关规定,很多证明材料都需要在天津办理。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本市公证处以《京津冀公证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基础,协助当地核实证明材料,实现跨地域公证机构合作办理公证,便利当事人。

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对于打破区域限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京津冀公证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公证行业互学互访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并建立健全公证文书核查合作机制,仅2023年,本市各公证处配合京冀两地完成公证异地核查300余件,公共法律服务协同的观念持续深化。

2021年,本市制定出台《天津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规划(2021—2025年)》,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基地三区”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在此后的日子里,本市举办“第二届京津冀刑事辩护论坛暨三地律师合作发展研讨会”,组织律管干部多次赴北京、河北两地进行调研学习,组织推荐20名律师参加京津冀服务雄安新区、2022年北京冬奥会法律服务团,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更好地提升司法鉴定管理服务水平,市司法局与京冀司法厅局共同组建京津冀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推荐60名专家,涵盖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等3大类10个领域,体现本市行业特色,丰富稀缺领域专家资源。

此外,市司法局还大力推进法治文化融合共享,联合开展“法润京津冀 巾帼展风采”“法润万家促平安 筑梦维权新时代”等系列法治文艺汇演活动,营造浓厚的区域法治文化氛围。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坚持守望,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新篇章。

来源:天津政法报

津南政法
发布津南政法系统工作动态,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平安津南建设工作,服务津南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