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95个重要名词解释,2025年精华版(上篇)

教育   2024-11-30 23:59   上海  


广而小告之:《运动生理学》终极模拟4套卷,往年命中多校题目。基于各校真题分析,研究出题规律,结合7年辅导经验,研编而成,明确重点,把握考点,而尽可能一战成硕!

接着之期整理的,运动训练学,重要的111个名词解释(2025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2022版,比较重要的11个名词解释

今天整理的《运动生理学》王瑞元2012版名词解释(精华版)。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更新,供小伙伴们参考。

1.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主要研究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各细胞、器官、系统的机能变化和它们的协同工作的能力和机理,进而观察其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观察运动对人体的形态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影响。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2.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3. 同化过程
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过程;

4. 异化过程
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异化过程;

5. 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6. 刺激
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7.  兴奋
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

8. 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9.适应性
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性;

10. 生殖
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结合时,可孕育出与他们相似的子代个体,这一生理过程称为生殖;

11. 内环境
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为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脑脊液等,而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12. 稳态
细胞生存要求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相对稳定,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交换、转变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1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14. 体液调节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等,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些器官、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的运输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15.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16. 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17. 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这种电位差存在于细胞膜两侧,所以又称跨膜电位,或简称膜电位。

18. 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一个连续的电位变化过程;

19. 肌丝滑行学说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即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A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各Z线互相靠近,肌小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

20 . 兴奋-收缩耦联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21. 不完全强直收缩
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电脉冲刺激,则肌肉的收缩情况将随刺激的频率而有所不同。如果增加刺激频率,则各刺激所引起的单收缩可以相互融合,若后一刺激均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结束之前刺激肌肉时,则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

22. 完全强直收缩
如果刺激频率继续增加,后一次刺激就会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形成新的收缩,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变化或长度缩短完全融合或叠加,肌肉处于更强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23. 向心收缩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向心收缩时可以是等张收缩也可以是等动收缩。

24. 等张收缩
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缩短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这种收缩形式称为等张收缩。

25. 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外界的阻力与肌肉收缩时肌肉产生的力量始终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

26.等长收缩
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等长收缩有两种情况。

27.离心收缩
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28. 超等长收缩
超等长收缩是指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

29. 绝对肌力
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肌肉的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的横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

30. 相对肌力
肌肉横断面的大小又取决于组成该肌肉的肌纤维数量和每条肌纤维的粗细。相对肌力是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31. 运动单位
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32.运动单位动员(运动单位募集)
肌肉收缩时参与的肌纤维数目越多,产生的张力就越大。由于肌肉中所有的肌纤维都属于不同的运动单位,因此同时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决定了张力的大小。张力不但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有关,而且也与运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

33. 延迟性肌肉酸痛
从事不适应的运动负荷或大负荷运动,运动停止后24-72小时,运动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酸痛,并伴随僵硬、肿胀和肌力下降等症状。肌肉酸痛不发生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即刻,而是在运动后24小时逐渐加剧,因而称之为延迟性肌肉酸痛。

34. 缓冲体系
血液中含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统称为缓冲体系。

35. 碱贮备
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

36. 氧合作用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在氧分压高时,易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氧合作用;

37. 氧离作用
在氧分压低时,与氧容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这种现象称为氧离作用;

38. 凝血(血凝)
当血管受伤出血时,立即形成凝血止血,止血由血管的损伤部位收缩,血小板黏附、聚集、变态,从而形成白色血栓,然后由血液凝固系统形成纤维蛋白(胶冻状血块)完成止血过程。血液凝固的过程简称凝血或血凝。

39. 纤维蛋白溶解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凝血过程中生成的纤维蛋白可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种血液凝固后出现的血凝块重新液化的现象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40. 运动员血液

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黏度下降等。这种变化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以恢复的。具有这种特征的血液称为运动员血液。

41. 红细胞凝集
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红细胞凝集。

42. 心肌“全或无”同步收缩
对心室肌来说,这种同步收缩可大大提高心室的泵血效果。由于存在同步收缩,心脏要么不收缩,如果发生收缩,其收缩就达到一定强度,称为“全或无”式收缩。

43. 心动周期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这一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每一心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其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关。

44. 基础心率
是指清晨、清醒、起床前静息状态下的心率,而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博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45. 最大心率
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最大限度的心率叫最大心率;

46. 每搏输出量
指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简称每搏输出量量;

47. 射血分数
心室的每次收缩并不能将心室内血流全部射出,即使尽力收缩,仍然有部分血液留在心室内,称为余血量。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48. 心输出量
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到动脉的血量,又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以左心室每分射血量来表示。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49. 心指数
心输出量除以身体体表面积后得到的数值作为心输出量的相对值称为心指数。

50. 心力贮备
心脏每分钟能够射出的最大血量,称为最大心输出量。在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并不是最大,但能够在需要时成倍增加。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贮备,或称为心力贮备。

51. 心音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收缩、瓣膜的启闭、血液流动冲击瓣膜和血管壁的机械震动,都可通过周围组织而传递到胸壁,将听诊器的听头放置在胸前壁左下部,就可以听到这种振动产生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心音。

52. 心电图
通过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53. 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

54. 外周阻力
心脏每次射出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由于血液质点的相互摩擦,以及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而产生血流阻力,特别是外周小动脉和微动脉由于数量庞大,血管口径变化较大,对血流形成较大的阻力。这种由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产生的阻力称为外周阻力。

55. 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最大压强值称为收缩压。

56.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最小压强值称为舒张压。

57. 脉搏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或脉压。

58. 平均动脉压
整个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总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59. 动脉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这种由于心脏的收缩舒张所引起的动脉管壁扩张回缩现象称为动脉脉搏。

60. 中心静脉压
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61. 外周静脉压
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62. 重力性休克
长久站立不动,下肢静脉容纳血量增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引起脑部缺氧而发生头晕甚至昏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63. 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上述感受器兴奋,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进入延髓,一方面使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另一方面又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使心脏的活动减弱、减慢,血管外周阻力下降,从而使动脉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64.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的化学物质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调节作用。

65.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当去除调节血管活动的外部神经、体液因素时,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仍能通过局部的机制得到适当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存在于器官组织或血管本身,故也称为自身调节。

66. 运动性心脏肥大
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心脏发生明显的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肥大。

67. 运动性心动徐缓
具备运动心脏者普遍出现安静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值的现象,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

68. 呼吸

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O2(氧),同时不断地将体内所产生的CO2(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69. 外呼吸

外呼吸是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与肺毛细血管中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70. 内呼吸(组织换气)

内呼吸是指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又叫组织换气)。


71. 潮气量

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叫潮气量。


72. 补吸气量

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73. 深吸气量

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


74. 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75. 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76. 肺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


77. 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78. 解剖无效腔

在肺通气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将留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管腔内,由于这部分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管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79. 时间肺活量

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称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


80. 最大通气量

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或最大随意通气量。


81. 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是指利用高原氧分压低、缺氧环境对机体的刺激作用,达到机体在多方面产生功能性的生物学适应,从而使人体各项机能水平提高,为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打下基础。


82. 肺换气

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肺换气;


83. 血红蛋白的氧含量

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与O2结合的量,称为血红蛋白的氧含量。


84. 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的氧含量所占血红蛋白的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85.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在肺内,P02高,血红蛋白迅速与O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这一过程称为氧结合作用。


86. 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的结合量是随PO2的高低而变化。


87. 氧利用率

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O2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称氧利用率。


88. 氧脉搏

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氧量除以每分心率计算。


89. 氧通气当量

氧通气当量是指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摄氧量的比值。氧通气当量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它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90. 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


91. 呼吸肌疲劳

是指呼吸肌在承担负荷时所产生的收缩力和收缩速度的能力降低,呼吸肌疲劳分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


92. 物质代谢

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称为物质代谢。


93. 消化

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94. 吸收

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95. 运动员被动脱水
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丢失,称为被动脱水;

如上仅为部分名词解释,如觉得有需要,可在文末点赞支持,我们尽快迭代更新2025年下篇,谢谢支持!


最后24天!愿足够坚持,顺利上岸!加油!


相关阅读:


1. 《运动训练学》第2版 名词解释专栏

2.  《学校体育学》第3版 名词解释专栏

3. 《运动生理学》第3版 名词解释专栏

4. 曾命中多校考点!《运动生理学》「模拟预测」4套卷及解析课程!


文野体育人
文野体育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考研体育人! 华师大、北师大、北体上体、清华等高校老师、学长(姐)联合创办,聚焦体育考研信息与干货分享,提供高性价比、靠谱体育考研课程与资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