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北京市将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和“率先全域建成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目标

政务   2024-12-25 16:10   北京  
▲12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司法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负责同志,市住建委、东城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政府法治建设进入了以法治政府为目标的快车道。2004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各级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聚焦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贯彻“十个坚持”的工作要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前两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中,北京已有6个区、6个项目分别获得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命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一是坚持“双报告”制度,压实“关键少数”责任

党的领导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保证,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双报告”是指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和依法行政专项工作数据监测报告。自2016年开始,北京市持续8年总结起草两个报告,提请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两个报告从宏观、微观层面,内部、外部视角,对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进行综合体检和专项审视,成为市委、市政府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领导的实际举措,也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提供了有效平台。同时,通过市委、市政府的示范引领,“双报告”制度从市级层面传导到各区、各部门,形成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闭环。

二是坚持“双聚焦”目标,全力服务中心大局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双聚焦”目标。“双聚焦”,是指聚焦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首都现代化建设。通过聚焦支撑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有效履行好政府立法、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职责,积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法治参谋。通过聚焦服务首都现代化建设目标,紧扣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主题,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供高质量制度支撑。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推进“非现场监管”、“一码检查”等综合监管方式创新。建立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三是坚持“双调查”平台,树牢人民为中心理念

服务人民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目标所在,“双调查”集中彰显了这一理念。“双调查”是指重大行政决策个案调查和依法行政社会公众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在全国独创性提出了“守法、有法、共享”的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理念,强调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政府,也要建设一个高效、有为、有执行力的政府。同时,在实践中我们注重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在对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个案调查中,把公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等作为检测标准,纳入重大行政决策评审的重要内容。在对区政府依法行政考核中,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重要内容,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监督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双评审”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规范推动和激励引导,“双评审”机制是有效举措。“双评审”是指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和法治政府创新项目评审,这两项评审活动分别开始于2015年和2017年,我们把这两项活动作为全年工作主线,贯穿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并以组织开展集中式汇报交流为平台,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宣传和考核两个作用,实现规范推动和正向引领的有机结合。

五是坚持“双工程”抓手,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和法治专业队伍,难点是基层基础工作。“双工程”是指“法治明白人”工程和“法治帮扶”工程。“法治明白人”工程,就是着力培养懂法治政府建设的明白人队伍,包括各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法治机构负责人,以及具体工作人员四支队伍。我们通过持续组织开展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建立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法制度,持续举办局级领导干部、法治机构负责人和依法行政骨干培训班,打造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平台,建立培训专家库和精品课程清单,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法治帮扶”工程,包括着力推进市、区、街乡镇纵向间的法治帮扶,区与区横向间的法治帮扶和区属各街乡镇之间的法治帮扶三个层面。我们通过开展全国示范区与争创区之间的结对子帮扶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案例和区政府抓街乡镇依法行政方式创新评审交流活动,试点推进街乡镇之间的法治帮扶活动等形式,实现了相互促进和提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记者提问

“十五五”时期,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接下来会采取哪些举措来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

“十五五”时期,也就是到2030年,北京市要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首都意识,坚持首善标准,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和“率先全域建成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有效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北京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实践研究基地的作用,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北京生动实践。

二是服务中心大局,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切实把好政府重大决策、政府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关;立足“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加速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两区建设”等“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法治需求,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和效能建设;重视和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推进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和一批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

三是注重理念引领,打造现代化法治政府的北京样本。坚持对标对表,聚焦法治政府建设新目标,持续坚持“守法”的底线,努力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政府;坚持“有为”的目标,努力建设有为、有效、有执行力的政府;坚持“共享”的要求,聚焦“七有”“五性”,完善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努力建设让社会公众有更多法治获得感的政府。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新的动能。要以改革的精神、系统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部署的依法行政各项改革任务结合起来,一体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地落实。

五是注重数字赋能,推进“数字法治政府”的北京实践。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坚持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上先行先试。持续推进服务、监管、执法三大平台建设,有效提升政务综合服务、事中事后监管、行政执法决策等数字化支撑能力;推进信息技术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政府治理方式智能化;发挥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推进执法监管方式创新中的应用,比如,运用好“非现场监管”“一码检查”等综合监管方式,全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六是聚焦一体建设,以法治政府引领带动法治社会建设。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双重使命:一方面,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要持续深化政府自身的法治建设,努力实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使命;另一方面,要以政府自身的尊法、学法、守法和用法,示范带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七是夯实基层基础,打通法治政府建设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双工程”建设,在“法治明白人”工程建设上,努力培养一支既熟知法治政府建设业务知识,又具有谋划、推进、落实能力的行家里手;特别要在着力推进“法治帮扶”工程建设上下功夫,攻坚法治政府建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重视和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有效发挥街乡镇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






来源:北京发布

京司观澜
北京市司法局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