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他有些心理问题,但是具体病灶我也不是很清楚。
一般一个人能说出口的,肯定不是真正的问题,那些扎根在心灵最深处、完全不敢走进的才是。所以人是不会把它拿来当下酒菜一样的话题,常常聊起的,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被揭露或者激发出来。
但不管他的心结是什么,重点是,他过去遭受的伤害,让他的人格出现了障碍。虽然表面上,他事业成功,但在人际关系,尤其感情中,一直不圆满。
我很想帮他,但爱莫能助。因为他沉迷在自己的痛苦中。这就像有些案例,一个人被囚禁在地牢里几十年,突然有人来救他了,他却不愿意出来,就算出来,之后也会觉得若有所失。因为习惯了…
还有一个比喻,就像人的脚气,发作起来非常难受,但是你去挠它,又觉得怪舒服的,所以有些人也不想完全治好,他们就喜欢“发病治疗发病治疗”的循环模式。
心理学上常常用“模式”来代表一个人行为方法的惯性,用佛家的语言就是“所知障”。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所知,无论好坏,你以为经历那些,就可以免于之后的伤害,于是就一直用过去的经验处理现在的问题,就可能落入更大的陷阱。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进入同一种循环中,比如说喜欢同一个类型的另一半,或者恋爱总是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又或者工作不了一段时间就会被老板辞退。
你就应该知道你的所智障非常严重了,已经发生了多次,而你却还在苦海中“轮回”。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因为通过反复的实验,你已经知道了,这是有问题的,接下来,你要观察勇敢观察自己,不要对任何事情下判断,观察观察观察,直到彻底看清自己的模式,以及漏洞。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违反自己原来以为的“本性”。比如说我那位朋友说他比较自私,不会对任何人动感情。他可能本质上还是比较自卑,害怕自己付出后,又被别人抛弃带来的痛苦。所以他永远不懂得在恋爱关系里付出,尤其是感情上的付出。
所谓的“自私”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习得的,换句话说是自己PUA自己,所以他要放下“我很自私”的执念,改成“我是有能力去爱的”,只有他先学会了去爱,才会收获其实他内心无比渴望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