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驼铃叮咚,帆影乘风——丝路精神背后的故事

文摘   2024-12-21 14:48   西藏  

驼铃叮咚,帆影乘风——丝路精神背后的故事

吴 尧


这是一曲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长歌——

从长安到罗马,从泉州到麦加,清脆的驼铃伴着商旅的步伐,高扬的风帆助推商船的远航,串联起一条连接中外的贸易通道,也勾勒出一条文明交流之路。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不断注入着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实践,叮咚的驼铃不断回响,丝路的故事还在继续……


和平合作:中老铁路铺就“友谊路”

“3、2、1,起爆!”

2020年9月1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次爆破完成,中国首条跨境铁路隧道——中老铁路友谊隧道顺利贯通。

历经1543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承担友谊隧道国内、外段建设任务的中铁二局建设者们,终于遥遥对望到隧道另一端的同事。历时四载,他们从隧道两端同时向中间掘进,铆足干劲“双向奔赴”,在完全看不到对面的情况下实施精准爆破。此刻,他们终于可以相向奔跑、彼此挥手、共同欢呼!

潘福平、白小可师徒分属友谊隧道国内、外不同施工段,两处工地虽相距不足10公里,两人却难以相见。每周,他们至少通话3次,根据各自所处位置的细微差异,探讨技术工艺、交流工程进展。潘福平戏称:“我和他联系的频率比和我爱人孩子还高,这段时间我们俩最亲!”

穿山岭、跨江河、过田园、扫雷区……中老铁路的每一寸推进,都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战。曾几何时,在中老铁路的铁轨之下,掩埋着数百枚越战期间美国留下的未爆炸弹,余殇之响难平。为保证铁路安全施工与后续的顺利运行,铁路建设者们冒着生命危险,一边施工一边拆弹,最终,400余枚炸弹被成功拆除。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车程从过去的2天缩短至10个小时,真正实现了朝发夕至。当列车穿越友谊隧道时,五星红旗和老挝国旗分别照耀在国境线接轨点两侧,让车上乘客的内心既升腾起“走出去”的勇气,又生发出“回得来”的安心。

如今,在中老铁路列车上,身着“丝路花语”特色制服的乘务员,用中、老、英3种语言服务着八方旅客,借鉴中国“12306模式”打造的老挝段互联网售票系统也正式上线运营……岁月洗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强音,中老铁路也实现了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推动了贸易与技术标准的“软联通”,促进了中老民众的“心联通”。

沿着这条“黄金大通道”,一条和平合作的友谊丝路正在铺展……


开放包容:“汉语桥”搭建“连心桥”

“厦门亲像一首歌,咱来唱歌给全世界听,让全世界来听见厦门的声音……”在厦门鼓浪屿钢琴码头,尼日利亚女孩宋真真身着汉服,操着略显生涩的闽南口音,正面朝大海,轻声歌唱。

宋真真是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三年级学生,到厦门大学学习中文还不到1年时间,正在为参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作准备。从2022年2月开始学习汉语,如今宋真真已经能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我每天4点起床学习汉语,那时候环境安静,是复习的好时间。”宋真真有点自豪地说,“因为中文,我成了全家的骄傲!”

到福州参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省赛时,宋真真专程参观了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她说:“《山海情》是一部我常看常新的电视剧,里面提到的菌草,也正在我的国家推广。回国后,我一定帮助弟弟妹妹学习好汉语,让我家的生活变得更好。”不久前,在“中国日”文化节上,宋真真用毛笔写下一副对联:“汉语桥是友谊桥,中国草是幸福草。”她的愿望,就是为尼中友好贡献一份力量。

像宋真真一样,热爱汉语的尼日利亚青年还有许许多多。曾在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任教的邓军说:“学院每天上午授课4小时,下午是开放交流时间。很多当地学生都会围着我交流提问,练习汉语口语,热情非常高涨。在尼日利亚期间,我也不断找机会学习当地语言、了解当地文化。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彼此的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人民相知相亲,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互学互鉴:文保合作擦亮“丝路明珠”

阿普杜拉是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工作组的司机,正载着中国文物修复专家行驶在乌尔根奇市街头。为寻找修复希瓦古城的砖材,工作组几乎跑遍了当地所有材料市场,却仍一无所获。几经犹豫,阿普杜拉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许可以选用市场上常见的现代砖,反正与老砖只有尺寸上的不同。”

中方文物修复专家听后,婉拒了他的好意:“使用现代工艺材料当然能大大加快工程进度,但这就好像为老人装上一张孩童的脸……我们坚持用传统材料修复,就是希望保留建筑原有的风貌,让游客和子孙后代都能原汁原味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坐落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希瓦古城,是一座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见证了东西方通商交流的盛景。然而,因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筑不同程度受损,“明珠”一度蒙尘。2014年,中乌双方共同决定在希瓦古城开展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修复合作。

此后,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工作原则的指导下,中乌两国文物保护工作者齐心协力、互学互鉴——中方工作组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嘉峪关城楼修复方案,帮助乌方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加固古城建筑、修复开裂砖块;乌方工作组深入民居收购旧砖,从零开始培训工匠学习老砖修补技术;两国工作组还邀请当地文物保护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吸纳传统匠人加入修复队伍……得益于两国专家与工匠的匠心巧思和不懈努力,希瓦古城恢复了原有风貌,光彩重现。

希瓦古城修复项目是中乌两国秉持互学互鉴精神,齐心协力、凝聚共识、共同续写的文明佳话。全方位扩大人文交流,架设不同文明间互学互鉴的桥梁,既能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代代传承,也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持久不息的精神动力。

 

互利共赢:打造进出口“桥头堡”

阿拉山口起风了。

“春风不度玉门关。”阳关西望,阿拉山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素有“准噶尔山门”之称。在这里,西伯利亚冷气流被天山阻挡,又奔涌进山间的开阔通道,使得山口年最多大风日达188天,瞬时极大风力相当于17级。1990年前,这里只有一座气象站和一座边防哨所,它们在茫茫戈壁上遥遥相望,一望就是数十年……

“路通则城兴”。1992年,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运营,阿拉山口拉开了腾飞的序幕。

山口有的是风,比风更有名的,是从山口驶过的列车。自2011年首趟“渝新欧”班列开行起,一列列中欧班列飞驰着驶过阿拉山口,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速度与活力。

起初,为解决中欧班列返程列车空箱率较高的问题,阿拉山口口岸管理部门不断寻路子、想点子,思考如何与欧洲始发地展开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2014年成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现在正利用中欧班列从德国返回的契机,把进口整车源源不断地运到阿拉山口。因为能够享受返程班列的优惠折扣,车辆的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来自湖北黄石的援疆干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潘泽明说。2019年,阿拉山口市平行进口汽车展馆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正式开馆,自此,越来越多的进口整车依托中欧班列,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驶入千家万户。

山口,更是风口。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阿拉山口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近年来,阿拉山口口岸的整车出口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更是异军突起——“东风”从这里“席卷亚欧”,“红旗”在这里“迎风招展”,“比亚迪”从这里“展翅而翔”,“吉利”从这里“辐射四方”。2024年,湖北联投新疆中外服亚欧国际汽车城正式揭牌,标志着阿拉山口汽车出口业态形成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模式,也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添新动能。联投集团总经理刘光辉说:“我们非常看好阿拉山口口岸,这里是打通中亚甚至欧洲的汽车出口新通道,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昔日交通、贸易的末端,一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枢纽。中欧班列——这支日夜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通过阿拉山口积极串联起沿线国家,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也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出海”探索着新路线、新渠道、新方向。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落地生根到持久发展,“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共建“一带一路”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从新起点再出发,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来源|2024年第12期《党建》杂志,


本期审核:加永群措

本期责编:赤列江才

本期校对:嘎       珍

本期编辑:丹       曲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副地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