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 | 王伟华:践行劳动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科技   2024-12-03 19:33   北京  

前言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和迎接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中核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在全面推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近日,中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决定,授予70名同志“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其中,中核工程4名同志获此荣誉。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2023年3月初,刚从巴基斯坦回国不久的王伟华突然接到新的任务,去西北核化工项目干调试,面对组织安排,未及在家休整的他第一时间奔赴工程公司西北第一项目部。20余年来,他从秦山到福清,再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这次又到西北戈壁滩,从初出茅庐的小将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中核四0四产业园Ⅱ工程调试负责人,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来时的路!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成就核电运行调试领域精兵

2000年,王伟华刚毕业就进入了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开始从事核电调试及运行倒班工作,2014年底告别倒班岗位调入中核工程调试中心,告别亲人奔赴福清项目调试部开始了近10年的核电工程建设总包漂泊生涯。作为福清3号机组水压试验、安全壳A类试验、热态功能试验的执行指挥,王伟华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一回路冷态试验、热态试验和装料等多个重大调试节点。还没来及庆贺3号机组一系列节点的实现,便投入到了4号机组紧张的调试试验中,最终4号机组调试总工期提前个3月实现PAC移交业主!正是凭着工程实践中的不断学习一步步成长为如今核工程调试领域的精兵强将。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

开辟华龙海外调试新战场

2017年5月份卡拉奇项目调试准备组成立,王伟华受命担任调试准备组组长,彼时他还在执行福清组织4号机组装料许可获批前的各项攻坚任务,同时兼职担当起统筹华龙海外首堆调试任务的准备工作。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工程公司首个成建制的海外工程设计、调试实施项目,也是华龙一号能否在国际舞台“扬名”的关键。当时,不管是巴方业主,还是总包方和建安单位,对调试队伍的能力是存在质疑的。“虽然我们自称在国内已经调试成功了10多台压水堆核电机组,但说实话海外项目确实是第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而且这里的合同关系和监管环境与国内有很大不同,社会治安环境较为恶劣”,谈到刚进场时的情形,他动情地说,“核电调试技术和管理能力这东西不是靠说出来别人就信服的,而是靠自己干出来由别人体会出来的,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核电项目越到后期各方的进度压力越大,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究竟何时能够开始冷试,从工程建设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这是巴方业主、中原总包方甚至集团高层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当时的现场工程实际进展,他带领大家倒排计划,提出500kV倒送电必须在10月中旬实现,水压试验范围内工艺系统按调试项目部要求的清单移交,调试计划牵引工程计划前提下首堆可以在11月初启动冷试。从此调试早会、日协调会、调试晚会成为项目各参建单位踊跃参加的工程会议,调试试验倒排计划也成为了推进项目进展的核心抓手。在这之前也有人给他提醒,“没启动冷试就没到调试工期,现在前面建安移交滞后,让工程多干一些你们再接手岂不是压力不会转移到自己头上?况且现在没必要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去主动介入那么深……”王伟华听后说:“这笔小账算的确实没错,但有一笔大账要跟大家讲清楚,华龙一号作为中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肩负着国家核电技术走出去的战略使命,K2机组作为海外首堆能否顺利推进、如期安全稳定并网发电,达到中方承诺的设计指标,不仅仅是集团对我们的要求,更是现场中方各家参建单位大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这样特殊的战场,只有提高政治站位,团结各方力量,调试提前介入安装、提前提出需求目标牵引工程、实干担当多付出,才能顺利完成一带一路-华龙出海的使命任务!”

正是怀着这种根植于核工业人基因记忆里的家国情怀,连续几年在巴基斯坦核电现场的他带领调试及试运行团队克服设备到货滞后、调试人员海外经验不足、现场新冠疫情、社会治安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影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K2/K3调试和试运行管理任务,顺利实现双机组如期商运交付巴方,为华龙海外首批2台机组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巴基斯坦两台华龙机组运行安全稳定,WANO排名实现连年提升,运行业绩得到巴方业主及PNRA核监管方高度认可,为华龙一号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核电闪亮名片赢得了良好声誉。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

再战重大工程核化总包调试

“咱以前虽然干了20多年的核电,但对核化调试该怎么搞,没基础没经验,心里是真没底,说实话怕搞砸了,向公司向上级交代不了。”说起刚报到时的情形,在告知与业主联合调试队规模标配1750人以上后,他去现场兜了几圈,发现这跟核电完全不一样,厂房布置差异很大,系统和设备数量是华龙双机组的好几倍,刚开始去开项目协调会就跟听‘天书’一样!而此时的调试队工程公司只有98人,人员不足、联合调试组织架构和运作体系未确定、技术骨干严重缺乏等问题急需解决。

“知识不懂就从头一点点学,但团队的搭建刻不容缓”,王伟华身上那种天生不服输的劲儿不允许他面对困难止步不前。在他的不断推动下,40余名管理六级及以上负责人很快配备到位,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选拔到不同层级的技术负责人岗位上,团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批批调试员工也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这片戈壁滩。他认为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擅长所有的体育运动一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擅长所有的专业工作,日常工作中他充分听取设计人员、有经验的业主人员、专业工程师的意见,“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只要遵章守纪,责任我来担!”是他的口头禅,“在业务技术问题上,调试团队不应该有领导和员工之分,只有专业和不专业的差别。”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产业园Ⅱ工程调试模式在产业园工程经验基础上有了更好的提升优化,作为融合了业主不同部门、设计不同专业、调试不同领域超过1800人的联合调试队大班长,他承认自己能潜心学习专业知识的精力实在有限,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在统筹资源、融合团队、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上来。他尝试将国内外核电项目上的一些技术实施管控、各类会议协调制度、计划牵引管理体系、安全质量及核与辐射保障体系融入核化调试领域。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快他也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项目都更累了,因为他成为了这些卓有成效的做法能否很快落地和付诸实践的纽带,早中晚各一个调试牵头的会议,单单这三个会议每天就要用时六七个小时。在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常驻现场统一指挥领导、业主大力支持和现场各参建参研单位的共同工作努力下,产业园Ⅱ工程项目调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已按计划顺利实现“水试、化学试、冷试”重大节点,为总包调试模式第一次在大型核化工建设领域上应用提供了实践范例和经验积累。



不惑于名利,不负于初心,王伟华这名核工业老兵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是对老一辈核工业精神的传承,更是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和重大专项工程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相信他在西北重大工程必定做出更多的贡献和成绩。

 • end • 


 供 稿  | 华东分公司

 责 编  | 马续珂

 审 核  | 汪鹏

 审 定  | 王丽丽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切能源来自核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