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授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491个集体“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张权权等792名同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中核集团7个集体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11名个人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幸福中核策划“擎旗逐梦”专题,将陆续刊发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的事迹,以激励核工业各单位、中核人砥砺奋进新征程。
中核工程
书写核能工程辉煌篇章
作为中核集团下属的重要骨干成员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不仅是国家核电研发设计建造的引领者,更是我国最早从事核电研究设计、唯一同时具备核电、核化工、核燃料、核设备等核工业全产业链研发设计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从服务“两弹一艇”研制,到牵头自主研发设计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中核工程人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在铸造“国之重器”、推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步履不停。
追溯光辉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中核工程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核工业创立初期最早成立的工程研究设计单位,承担了核工业系列生产和研究实验基地的工程研究设计任务,为新中国“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从马神庙1号出发,一代代核工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摸清了核工程科研设计的技术问题,改进提高了设计水平,更重要的是树立了独立自主攻关的信心。2007年,在中核集团的主导下,以核二院、核五院、核四院(核电部分)的主营业务和骨干力量为基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实现了由科研设计院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转型,形成了科技创新和核工程总承包两大核心竞争力,再次肩负起推动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中核工程总包的福清核电基地全景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协同
中核工程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力担产业链“链长”重担,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公司聚焦核化工、核电、核燃料三大领域,重点围绕核电型号研发,着力瞄准先进工艺技术、专用材料、核心软件等创新链、产业链以及供应链中的“断点”“卡点”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技术创新。
在核能“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中核工程已完成“大中小微”全谱系核电型号研发布局,在华龙一号后续机型研发、小堆研究试验、气冷微堆关键技术攻关、百万千瓦快堆工程设计、核聚变工程化前瞻性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牢牢掌握核科技发展主动权,努力提升国家战略核科技力量,为打造国家核能创新型号技术“策源地”的目标不懈奋斗。
中核工程还积极联合国内相关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国产化替代,不断提高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材料的自主可控水平。目前,华龙一号相关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中核工程还牵头组建了系列创新联合体,深度推进产学研融合,进一步打通行业人才、科研资源壁垒,健全开放融合的创新体系。
海南“玲珑一号”小堆全景
加速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核工程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核电数智化建设。以国家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战略规划为指导,围绕EPCS全业务板块提出数字化转型方案。已建立核电工程关键业务与标准体系,发布数字化交付标准规范体系;数字化建造已成立数字化设计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实现基于三维的设计、施工融合新模式;数字化供应链以全寿期设备数据模型、供应商风控模型为基础,打造安全、可视、可预警的核电数字供应链。
目前,中核工程已在所有项目搭建智慧工程平台,实现对工程现场各管理要素信息的全面感知、收集、存储及应用。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核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让工程全过程可视可感可知。2024年9月17日,中核工程提交的《物联网在核电工程智慧工地的创新运用》案例成为IAEA首届在运核电厂创新国际网络(ISOP)创新奖的四项案例之一,中核工程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不仅受到了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还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认可。
廊坊研发基地
六十余载砥砺前行,中核工程始终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科技为引擎、人才为基石,坚定地向着建设“引领核工程科技发展的世界一流核能工程公司”迈进。
来源|幸福中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