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育   2025-01-24 19:21   天津  

【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
【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
【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
【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
【可打印·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



需要电子版(44页)
直接扫码下载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他的作品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热情。他凭借长篇小说《东方》,在1982年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二、字音词义
放纵zòng: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坚韧rèn:坚固有韧性。
淳chún朴:诚实朴素。
谦逊xùn:谦虚恭谨。
覆fù灭:全部被消灭。
奋不顾gù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三、主题概述
本文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抒发对志愿军战士无比的热爱和崇敬。
第二部分(4~14):以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15):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再次强调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五、鉴赏品读
1.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章题目,引起读者注意。
2.最可爱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
3.第3段介绍“我们的战士”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排比,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四个“那样”饱含赞颂的激情,语气整齐,情感强烈。
4.课文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各表现志愿军什么精神?
①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②马玉祥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③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
5.课文结尾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什么作用?
议论和抒情。总结三个事例,赞扬战士可爱,引起读者共鸣;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课后思考探究
第一题
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松骨峰战斗,该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战士意志的坚韧刚强。第二个事例是战士马玉祥火海中救出朝鲜小孩,该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战士品质的纯洁高尚。第三个事例是作者和一位战士的谈话,该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战士气质的纯朴谦逊,胸怀的美丽宽广。
第二题
第一则材料,松骨峰战斗的事例:第5段和第6段中采用的是综合叙述的方式,第7段则是采用了直接记述的方式。第二则材料,战士马玉祥从火海中救出朝鲜小孩的事例:第11段前半部分是综合叙述,从“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开始,转入直接记述。第三则材料,战士一席话的事例:第13段都是采用了直接记述的方式。
综合叙述便于作者充分展开记叙描写,某些描写性的语句如果从人物嘴里说出来,可能会很不真切。直接记述比用第三人称显得真实自如,能够把人物的感情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兼用综合叙述和直接记述,使行文富于变化。
第三题
人称方面——比如第15段:用“亲爱的朋友们”“你”称呼读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与认识,语气诚恳亲切,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句式方面——比如第3段:“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运用排比,句式整齐,纵情倾诉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感情浓烈。
修辞方面——比如第8段:“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运用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两个反问句回答第一个设问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抒发强烈感受,唤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
第四题
示例:“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的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此处有关战后阵地上烈士遗体的场面描写,有着强烈的画面感。遗体的姿势就是烈士们与敌人浴血搏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斗姿势,详写遗体姿势,使读者联想到英雄们与敌人搏斗的壮烈情景,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第五题
略。





同步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土,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   )
3.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
4.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5.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在一起,在一起。
2.我就开门,了进去。……先着一个大人,没有动,……一把起来,出门去。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怎样使人们不挨饿呢袁隆平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

袁隆平回到学校,借书买书,读书抄书,开始了他的科学实践。

他从旱粮作物起步,研究来研究去,收效甚微。从1964年起,他转向研究水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面积为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产量的40%。从国际上看,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这就是说,进行水稻的科学研究还具有世界意义。

袁隆平还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巳进行研究。1926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种的优势现象。1962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和中断了研究。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

⒈这几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除了写袁隆平之外,还花了不少笔墨写国外的研究情况,有何作用?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抒情 2.描写 3.记叙 4.说明 5.议论
 二、
1.系列动词写出了战士们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态,表达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2.系列动作写出了火盛烟浓的环境,表现志愿军战士为救朝鲜儿童奋不顾身
三、
1.记叙 议论 抒情
2.解释说明
3.不可以,因为介绍外国研究情况是为写袁隆平作铺垫,突出袁隆平研究道路的曲折和艰难,进一步揭示袁隆平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很惊讶地说:“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方框中应填的一个词语是(      )
A.不会 B.不该 C.也许 D.一定
2.“这一点”指代什么?
3.画线的句子是个问句,对这个问句的正确解释是(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既不是反问句又不是设问句
4.对文中六句“当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了祖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
B.与战士在朝鲜的生活形成对照。
C.揭示了战士在朝鲜流血牺牲的目的。
D.表达了作者对不关心战士的人的批评。
5.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 
2.我们在祖国的平常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或“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3.C 
4.C 
5.表列举省略。
需要电子版(44页)
直接扫码下载

以上资料可扫【小猴云印】
直接云上打印

欢迎加入一棵树初中语文教师群


【提醒】如果你是语文教师,想和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尽情交流,如果你想获取更多语文教学考试资料,请加入我们。 

QQ群号:1群721150613  2群:1055029719


 

联系我: yikeshu_99 (复制添加)

↓ ↓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一棵树的独白
语文交流 家庭教育 学生天地 见解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