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圆桌会 | 2024科技版图“拼”了什么?

教育   2024-12-27 18:44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育见新闻”



节目视频



年终圆桌会

共话

 2024 年度科技热点

这一年

中国科技异彩纷呈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首批样本返回

最早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发现

入选国际权威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彰显硬核实力

2.6 万名大学生票选的

跨物种器官移植

零碳智慧能源系统

......

2024“青年最关注的

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

备受瞩目

展现青年视角下的科技前沿力量

盛况背后

教育作用几何?

高校担当何在?

未来教育与科技如何同行?


“育见新闻”专访

北京交通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陈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 姜朝晖



育见新闻:陈老师,临近 2024 年末,各平台陆续发布年度科技突破和关键词,若让您选择,您会选哪几个词?

陈征:我会选择 “务实” “稳健” 这两个词。

每年年末进行科技盘点时,人们往往聚焦于当年的科技突破。然而,回顾百余年科技发展历程可知,基础科学的进步相对缓慢,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发展。2024 年虽有诸多令人振奋的科技成果,但这些成果并非一蹴而就或由某一人独自创造,而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持续积累的产物,是前赴后继、代代努力的结晶。以月背采样为例,这是我国月球探索工程历经数十年逐步积累达成的成就。由此可见,每一项科技突破都是秉持务实态度,扎扎实实结硬寨,打呆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获得的成果。故而,我选择 “务实” 与 “稳健” 这两个词来概括 2024 年的科技发展态势。



育见新闻:姜老师,您觉得2024这一年科技的发展成果符不符合您的预期?

姜朝晖:这一成绩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部分领域超出预期。

2024 年我国科技发展成果在创新竞争力方面已位居全球第十位、十一位左右,这得益于国家长期坚持的科教强国、人才强国以及创新驱动等战略,充分发挥了企业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并且近两年高校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是国家高度重视以及科技界和教育界共同努力的结晶。


育见新闻:2024 年科技成果璀璨夺目,陈老师能否请您从众多成果里,挑选出您心目中最具代表性、最为亮眼的三项成果?

陈征:我选了 “月背采样”“生命起源”“超材料” 这三个关键成果。

月背采样可是大家极为关注的成果,我参与过天宫课堂的准备工作,所以对它更为熟悉。月背采样是个大工程,整合了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我看来,它称得上是我国近些年科技发展的标志性里程碑。

“生命起源”,代表着我国科研同仁们在探寻生命起源线索这件事上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与研究,这一领域充满未知,每一点突破都意义非凡。

超材料入选了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超材料与超表面技术是材料科学中的一场革命,它通过人工设计的微观结构单元,赋予材料自然界中难以出现的声、光、力、热和电磁特性。超材料与超表面可以获得自然界材料无法具备的特性,为无线通信、传感、成像以及国防等多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创新应用。随着超材料技术不断发展,以后实现真正的隐身是很有可能的。而且这几年物理学领域也有新动作,借助生命科学与物理学相结合,柔性脑机接口这类成果都出现了,还有利用光敏材料达成皮肤变色,这些新进展都让我格外兴奋,量子、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有着亮眼发展。



育见新闻:这些前沿科技成果若融入教育领域,无疑会引发强烈反响。姜老师,您认为它们会给当下教育带来哪些具体的变革与深远影响?

姜朝晖:应当说,这些成果中的部分已然融入教育体系,一些新兴学科已经有所涉及。像月背采样,不仅关乎学科层面,在小学教育里,不少科学教师已将月背采样相关实验融入科学课堂,同时,也极为出色地渗透了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教育。

青年科技榜单 锚定生活憧憬 

2024年11 月 30 日,由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发起的 2024“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榜单正式发布,此榜单吸引了 2.6 万名青年学子热情投票。

最终入选榜单的十项前沿科技分别是:超材料与超表面技术、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跨物种器官移植、量子芯片、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全固态电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新概念飞行器、移动混联加工机器人。

这个榜单展现了当代青年对新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深刻认知和主动表达,是当代青年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心,以开放胸怀、开阔视野,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的生动缩影。


育见新闻:陈老师,您初览这份榜单时,感受如何?

陈征:我第一反应是发觉自己还年轻。这榜单里的十个成果,真要从中挑出最心仪的一个,太难了。因为每一项都极为重要,精准聚焦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重点关注方向。

对比其他榜单能发现,青年科技工作者关注的这份榜单,与生活的关联性更强,彰显出大家对生活的热忱与憧憬。让人不禁遐想,往后十年、二十年,随着他们持续深耕,这些领域能否迅速融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满怀期待。



育见新闻:那它是否真如您所言,意味着未来数十年间,科技会朝着榜单所涉方向转型?

陈征:当下科学发展犹如不断扩张的圆,边界持续延展。只不过,这个圆的增长并非匀速、同步,部分方向进展迅猛,其他方向当然也稳步推进。所以,我认为并非是科技发展方向彻底转变,而是人类认知边界内的科技 “大圆” 在扩张时,某些方向会形成显著凸起,且这些凸起与生活联系紧密。

如今,我们便可畅想这些领域将给生活带来何种改变。这类畅想绝非无用的思维消遣,说不定还能为未来科技发展抛出待解难题。毕竟,科学发展的要义本就是攻克实际问题,大众突发奇想、大胆构思,再由科学家严谨求证,每一位贡献奇思妙想的朋友,实则都参与到了学科进步之中。



育见新闻: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愈发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姜老师,您认为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

姜朝晖:高校通常具备三大功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服务社会。诚如您所言,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前沿科技领域,实际上是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这两项功能实现了精妙融合。这契合我国当下的战略需求,要求高校走出传统的 “象牙塔”,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汇聚点,理当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国家把部分基础性以及前沿性的科研项目交付高校,这既是对高校的高度信任,高校自身也责无旁贷。



育见新闻:聚焦到中小学层面,姜老师,您觉得这类科技成果会给中小学带来哪些影响与转变?

姜朝晖:当前,我国正大力强化科学教育,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非只始于大学阶段,需实现大中小学的连贯衔接。科学教育的关键一环在于教材与教学内容,要把当下鲜活的科技成果及案例巧妙融入课堂,助力孩子们感知科技魅力,畅想科技未来。



育见新闻:陈老师,您深耕科普工作多年,2024 年有众多科技亮点与成果,您打算挑哪些带进科普小课堂呀?

陈征:我认为各个成果都能派上用场。在中小学科普时,成果本身对应的具体知识点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发挥三方面作用:

其一为树立信心。科学课乃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课程思政的前沿课堂。回想幼年时,一提及世界领先科技成果,下意识就觉得出自国外;如今,大量顶尖科研装备、领先科技成果皆源自我国,这无疑能增强孩子们对国家、民族的信心与认同感。

其二关乎科学教育路径。这些先进成果从无到有的历程、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手段,都为师生提供了详实案例与示范。

其三是树立榜样。投身科学事业的老中青不同代际科学家,能给孩子们带来各异的心灵触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了,科学家的生活不再是印象中的古卷青灯、艰苦朴素,也会丰富多彩,其人格魅力更易引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共情,吸引他们投身科技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育见新闻: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和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方,两位觉得,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好转”难题如何破解?

陈征:事实上,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缩影,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宏大的命题 —— 科研的方向究竟何在?

当下,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边界持续拓展,可研究的课题数量与日俱增。在时间、精力与资源都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应当聚焦哪些关键问题呢?这便是目标导向下的问题导向。

于当下而言,有组织地展开科研攻关,着力解决关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民众幸福生活构建的重大问题,这类研究的占比理应进一步提升。

当下的科技工作者,首先需肩负起国家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全力攻克国家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再鼓励擅长自由探索的人员开展相应研究。一旦厘清这个思路,成果转化的链条也会更为顺畅。毕竟,自由探索因研究者兴趣各异,部分成果受社会经济条件所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极为漫长,对此类研究予以保障固然必要,但倘若科研成果皆属此类,成果转化的压力必然接踵而至。从根源上讲,诸多现实问题正等待实验室给出答案,有些成果一经产出,便能迅速实现转化,而这正是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常言说得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高校与科研院所日后的重点工作,便是深入祖国各地探寻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这些祖国建设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姜朝晖:高校科研进程里,务必要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据了解,相较于龙头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校这一数据明显偏低。要是仅仅停留于撰写论文、完成课题结题,却未将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无疑是种资源浪费。

对此,高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都需对现有体制与机制加以调适,要营造一种氛围,让科研成果 “卷” 起来,让科研人员不仅有意愿参与其中,而且在 “卷” 的过程中还能收获实际收益。虽说国家已有相关政策,但部分政策尚未切实落地。



育见新闻:那您觉得高校要怎样才能更妥善地肩负起这部分社会责任呢?

陈征:我认为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就责任主体而言,学校与教育部门需在政策层面做好导向,发挥好 “指挥棒” 作用。若评价体系依旧聚焦论文数量、头衔荣誉,那必然会引导大家比拼论文,而非比拼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另一方面,从科技工作者自身出发,应当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杜绝闭门造车的科研方式。

未来,这两件事亟待落实推进。


育见新闻:若用一句话总结 2024 年,并对 2025 年予以展望,不知两位嘉宾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姜朝晖:回顾 2024 年,教育强国建设已然踏上崭新征程;展望 2025 年,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陈征:2024,沉淀蓄力、调整状态!2025,为建设教育强国谋好策略,全力以赴将其落实。


2024 年

于教育 科技领域而言

亮点纷呈

2025年

是教育强国建设

全面布局 高位推进之年

是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重要一年

让我们一起

携手聚力

共赴 2025




播出安排

洞察时代,育见未来。《育见》,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周一至周五19:45播出。

该栏目以“高远立意、高端布局、高度关注”的理念,关注国计、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政策动态,构筑教育政务服务新通道,搭建教育政策解析新平台。


编辑 | 于洋 苏娟

美编 | 佳卉

责编 | 晓平 

审核 | 筱晴

育见新闻
育新知·见未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融媒体官方账号,权威教育媒体,以观点创造价值,以思考引领变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