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育见新闻”
节目视频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教育奠定基石
科技解锁关键
人才构筑根本
2024年
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
与协同发展的关键之年
多项前瞻政策的颁布
犹如春风化雨
从不同维度为教育大厦添砖加瓦
怀揣硕果,展望星河
新的一年
如何进一步拓宽教育创新的边界?
如何确保科技与人才的深度融合?
“育见新闻”专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 姜朝晖
北京交通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陈征
育见新闻:2024年即将结束,这一年无论对教育还是科技而言,都是收获颇丰的一年。我想首先请两位老师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这一年教育和科技的成果。
姜朝晖:今年教育的成就主要有三点。首先,我们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其次,出台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最后,我们重点弘扬了教育家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陈征:我用了两个词,即“务实”和“稳健”。这两个词既适用于教育发展,也适用于科技发展。例如,最近大家关注的重大科技进展,如月背采样、新自然现象的发现等,都是在务实和稳健的态度下取得的。
育见新闻: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重大部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三位一体的重要性。请问两位老师认为这三者中哪个最重要?
姜朝晖: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三者内在一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它们之间没有谁更重要,最重要的是实现一体化,统筹推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陈征:我与姜老师的观点一致,认为一体化最重要。我在全国科技大会现场聆听总书记的报告时,对此深感激动。我们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理解与总书记的指示完全一致。我们应本着务实的态度,不要“各管各的事”,而是要把国家发展看作每个人的责任,共同协作。
育见新闻:回顾2024年,教育取得了诸多成果。明年6月1日将实施一部重要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这是从0到1的转变。您认为这部法律将解决哪些问题?
姜朝晖: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中,虽然已有《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但学前教育仍相对薄弱。这部法律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此前的重视程度不够,学前教育在各学段中相对薄弱;二是投入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三是政策保障和规范办园问题;四是幼儿园教师的编制保障问题;五是幼儿园办学中的“小学化”问题。希望通过这部法律的颁布,能够增强学前教育的地位,促进规范办园。
2024年10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新规
工程类博士可用实践成果申请学位
并明确了标准和程序
中办、国办发文推动博士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也公布了新一批
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聚焦工程类人才培养
旨在全面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
育见新闻:为何会特别强调培养工程类人才?这代表着什么?
姜朝晖:首先是因为我国工程类教育规模居世界前列。而之所以现在更加重视,是因为要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此外,这也与解决当前一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紧密相关,因此必须重视这一领域的教育。
育见新闻:总的来说,关于人才的部署是一个系统性的金字塔尖布局。您认为这会对我们的整体发展带来哪些有利的改变?
姜朝晖:这种改变主要是对高校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需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的意识,包括调整学科专业,建立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相牵引的专业调整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进一步探索,不能局限于校园内培养人才,而应通过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来促进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合力。高校还需进一步走向社会,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育见新闻:我们刚才提到了很多政策,包括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政策等。陈老师,您认为这些政策在“三位一体”中有何具体体现?
陈征:我特别重视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思想方法的培养,二是重视实验实践环节。无论是工程教育还是其他领域,都应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是涌现出来的,而非教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实践舞台,让他们在探索和实践中涌现出来。我们不能仅通过坐而论道的方式培养人才,而应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和内化学到的知识,这是最关键的环节。
2024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年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重要性
此前
国务院已发文
倡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近期
教育部等七部门又颁布了
多项尊师惠师的举措
全方位的政策犹如强劲的东风
吹拂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每一个角落
进一步提升了
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尊严
育见新闻:您认为这些政策会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哪些改变?
姜朝晖: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尊师重教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特别强调了要减轻教师的负担,特别是非教学负担,这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刻。另外,今年我们在教师层面还着重深化了“国优计划”。这个计划从首批的30家单位扩展到了现在的第二批11家试点单位。
此外,今年我们还特别注重教育家精神的落地,提出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推出了张晋藩和黄大年两位人民教育家,加上2019年那一次,现在正好是五位人民教育家。这些举措无疑给整个教育界的教师们鼓了劲、提了气。
2024年
数智化浪潮继续席卷着各个领域
11月28日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
《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
并设定目标:
在2030年前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将为教育带来哪些重要改变?
当AI与教育相融
如何确立正确价值观
确保“智能向善”?
育见新闻:人工智能融入中小学教育,您认为应如何推进这一融入过程?
姜朝晖:当前,教育数字化普及和人工智能运用正在加速推进,但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未来的路径选择。首要的是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包括政治观念。其次,要加强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例如在面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时,需要学会信息取舍。最后,要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这是教育数字化下的一大概念,旨在迎接未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变革。
育见新闻:科技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陈征:对于人工智能进入校园,我持谨慎乐观态度。乐观在于,如姜老师所言,人工智能是大趋势,是工具,将深刻影响生活和科学研究。然而,我们也应谨慎对待。人工智能是高级计算器,不能替代思考。我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不是用来替代写作业的,而是遇到困难时的高效协助手段。
此外,人工智能进校园需要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协同努力。人工智能工具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训练的数据集。目前,中文世界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集仍有待提升。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孩子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还要考虑如何提供可靠、准确的训练数据。人工智能进校园不仅是增加一个教学手段,而是需要科技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打磨这一工具。
育见新闻: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未来的发展,两位老师最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请用关键词表述。
姜朝晖:我关注的是“赋能”和“安全”。赋能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发展,而安全则涉及人工智能使用的伦理问题和信息安全。
陈征:我的关键词是“数据”和“工具”。好的人工智能来源于好的数据,这需要科技工作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同时,孩子需要牢记,人工智能是工具,而非神器,机器永远是人的助手,不能替代人。
播出安排
洞察时代,育见未来。《育见》,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周一至周五19:45播出。
该栏目以“高远立意、高端布局、高度关注”的理念,关注国计、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政策动态,构筑教育政务服务新通道,搭建教育政策解析新平台。
编辑 | 于洋 子夜
美编 | 佳卉
责编 | 晓平
审核 | 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