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er吃货:这种食品添加剂,将被大范围禁用!面包糕点中普遍存在,还能放心吃吗?
文摘
2024-11-27 10:21
四川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从添加剂种类具体来说,脱氢乙酸钠是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较于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防腐剂,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宽泛得多,抑菌效果受酸碱度的影响较小,pH值在4至8的范围内都比较强。
因为价格低廉,被广泛运用在食品领域。有着高含水量、质地松软属性的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是细菌理想的“温床”,商家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通常会添加脱氢乙酸钠。
研究表明,发现长期过量食用脱氢乙酸钠,可能会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出现肝肾功能性减弱,还可能出现惊厥、颤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也可能会引起体重的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在动物实验中,脱氢乙酸钠造成器官损伤的前提,是长期大量摄入。所谓的“长期”一般是指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吃。所谓“大量”也是比人类食物中的添加量大几倍乃至几十倍。正常情况下,我们日常的摄入量,连实验中发现的有害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只要不是长期大量食用,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
自从1998年脱氢乙酸钠被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单中以来,该成分已在国标中沿用26年。但随着“新国标”的发布,我国对其使用范围与用量均做出更严格的限制。烘焙产品近年来消费量明显增多,当一种食物的消费量由少变多时,要考虑其中某种食品添加剂累积之后会不会超过安全限值。 因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脱氢乙酸钠进行了毒理学评价,认为脱氢乙酸钠经口暴露在一定剂量下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同时降低了它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这些都是依据毒理学数据进行的正常的标准调整。 那么,为什么“新国标”还允许在腌渍蔬菜中使用脱氢乙酸钠? 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占比不太大,在规定标准里使用肯定是安全的。另一方面,脱氢乙酸钠的防腐效果确实不容小觑,尤其是肉制品、豆制品里面,抑菌能力比常用的山梨酸钾要好得多。“新国标”的调整不代表之前的研究不充分或乱用,反而是科学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保护,也体现了我国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慎重态度。
无论是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标准,还是即将实施的“新国标”,对于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评估。只要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合规添加脱氢乙酸钠,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脱氢乙酸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相对较小,风险较低。当然,在“新国标”实施之后,就更不用担心啦!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批准使用的防腐剂有25种。就烘焙制品而言,当前比较常用的替代品包括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乳酸链球菌素和ε-聚赖氨酸等。 乳酸链球菌素与ε-聚赖氨酸均为微生物发酵产物,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也是当下热门的生物防腐剂,安全可靠。 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减少食品浪费,保障食品安全。按照“新国标”中合规使用的防腐剂都是安全的。
消费者可以一方面多多关注食品标签,了解所购食品的成分;另一方面均衡饮食,多样化选择食品,减少单一食品的摄入量,降低潜在风险。 对待食品添加剂,我们不必谈之变色,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初衷首先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提升食品的色香味,也有的是为了防腐、保鲜、加工工艺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会随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调整品种或适用范围、使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尚未发现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 另外,真菌霉菌、油脂酸败带来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防腐本身,对外宣称“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消费者要理性看待。
雅安疾控
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和理念,预防疾病,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