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婴幼儿常见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应对
婴幼儿期由于机体抵抗力、免疫功能较差,极易患病。同时,由于婴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也极易受到伤害。因此,早期预防、发现婴幼儿异常情况,并予以积极处置非常重要。要想及时发现婴幼儿的异常情况并做出处置,家政服务员就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和爱心,密切注意婴幼儿的哭声、精神、食欲、睡眠、呼吸及大小便等情况。
(1)啼哭。婴幼儿喜欢啼哭是人们的共同认识,当婴幼儿饿、便溺、愿望得不到满足又无法以语言进行表述时都会以哭来表示抗议。正常情况下婴幼儿的哭声是清脆、响亮、悦耳的,当其愿望获得满足时就会破涕为笑。
若婴幼儿哭声不停,无论是尖叫的还是沉闷的,且给婴幼儿吃奶、喝水、吃糖、哄逗后仍是啼哭不止,给婴幼儿玩平时爱玩的玩具,吃平时爱吃的东西,也不能使其平静,情绪一反往常,则说明婴幼儿已发生异常或不适,应该密切观察,并将情况报告婴幼儿的父母或亲人,必要时应立即看医生。
(2)精神状态。健康的婴幼儿均具有好动的习惯,且精神饱满,吃饱时便会手舞足蹈,表情欢喜,会学着与人说话。若婴幼儿一旦出现表情淡漠、不喜言笑、不爱睁眼睛、吃饱后逗婴幼儿反应迟缓或无反应等 精神不振的表现,便要提高警惕,且要密切观察,并将情况报告婴幼儿的父母或亲人,但最好还是立即就医。
(3)食欲。当发现婴幼儿突然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或饮食兴趣,并伴有哭闹,给其吃奶也予以拒绝,过一会再给婴幼儿吃仍然拒绝,或吃得很少,给婴幼儿平时很爱吃的东西也还是拒绝,这可能是婴幼儿已患病但尚未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应密切观察,且要将情况报告婴幼儿的父母或亲人,但最好还是立即就医。
(4)睡眠。婴幼儿时期其睡眠时间远比成人要多得多,且睡觉时均较熟,婴幼儿年龄愈小睡眠时间愈长。初生婴儿每日需睡15 h以上;12个月至2岁每日需睡13h左右;3岁至6岁一般每日需睡12h左右。如果发现婴幼儿每日睡眠时间减少,夜间睡得不安静,经常翻身且容易惊醒,如没有引起婴幼儿不睡觉的因素,就应该密切观察,看是否有潜在的疾病或缺乏钙质,且要将情况报告婴幼儿的父母或亲人,必要时应就医。
(5)便溺。平时婴幼儿小便较多,颜色淡黄且清晰。若婴幼儿出现小便次数少且便量也减少,颜色发黄、混浊,说明婴幼儿可能已在发热。一般情况下婴幼儿每日大便3次左右,如果婴幼儿出现大便次数减少,或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且有黏液相混,则说明婴幼儿可能已生病,应立即将情况报告婴幼儿的父母或亲人,并请医生诊治。
(6)呼吸。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呼吸都较为均匀而平静。如果婴幼儿出现呼吸急促、表浅,呼吸深重或困难,甚至面色青紫、口唇发紫、手脚冰凉,多表明婴幼儿在发热或患有其他呼吸系统,或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或有呼吸道异物,在密切观察的同时要立即将情况报告婴幼儿的父母或亲人,且应立即看医生。
以上为婴幼儿常见的异常情况与处置基本措施,如不仔细观察有时是很难发现的。一般说来如果有几种情况同时出现,往往说明婴幼儿已经患病,由于婴幼儿患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家政服务员在护理婴幼儿时,必须密切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才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1)鼻出血的处置
1) 保持镇静并安慰出血者,以解除婴幼儿的紧张心理。
2) 让婴幼儿取坐位或半卧位,稍抬高头部。
3) 用消毒棉球堵塞鼻孔出血点或用手捏住婴幼儿两侧鼻翼5~10min左右;同时用冰袋或冷毛巾湿敷前额及后颈部约5 min左右,至出血停止即可。
4) 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如仍然不能止血应立即带婴幼儿看医生。
5) 止血后将婴幼儿脸洗干净,让婴幼儿安静地坐下或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即可。
6) 注意事项。
①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必须马上急诊就医。
②轻度鼻出血以安静休息为主,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头部抬高。
③如果婴幼儿鼻腔时常出血,应去看医生,找出病因,治疗原发病灶。
(2)浅表性外伤的处置
1) 用凉开水洗净周围皮肤,再用凉开水冲洗伤口。
2) 创伤表面如有泥沙等污物应彻底冲洗干净。
3) 伤口清洗后用75%的酒精由内到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4) 如没有创伤处则无需包扎。如伤口有少量出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绢压住出血部位,待止血后在伤口上贴上创可贴即可。
(3)损伤性肿块的处置
1) 表面无伤口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 如伤处血肿较大,在伤后24h内可用毛巾包冰块在肿胀处冷敷。
3) 伤24h后可用热毛巾对伤处进行热敷,或用正红花油搓揉血肿部位,以促进消肿和淤血吸收。
(4)轻微烫伤的处置
1) 立即用凉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10min左右,或将伤处泡在凉盐水中。
2) 经上述处理后,可在伤处涂上碱水、鸡蛋清、清凉油或烫伤膏即可。
3) 注意事项。冲洗伤处时忌用手搓患处,如果伤处形成了水泡,不要挑破,也不要往患处涂抹任何药膏或药水。如有必要可在伤处覆盖一层清洁、无绒毛的纱布之后,再把抗生素类烫伤药膏涂抹在纱布上,然后在药膏上覆盖2~3层消毒纱布并轻轻地将纱布固定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