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第二十七军80师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的战斗经历:后勤问题对前方作战的超乎想象

文化   历史   2024-09-01 09:22   湖南  

两年前国内热映的朝鲜战争大片《长津湖》,说的就是志愿军第二十七军80师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的战斗经历,这里综合各种资料,对这个师在战争中的历史,作一个比较翔实的叙述。

第80师是一支清一色的胶东子弟兵,入朝之前,各级战斗和政工骨干大都是抗战时期1940年前后入伍的老八路。许世友到山东以后,胶东根据地建立,行政上分为五大片,就是东海、北海、西海、南海和滨北。其中,东海区位于胶东半岛的最东端,包括文登、荣成、威海、乳山、海阳等县。

这个地方,山区丘陵很多,比较适合打游击,群众基础也不错,当年胶东有个出名的抗日英雄于得水,便是在这里起家拉起队伍的。

东海地区在那个岁月,军民抗敌的故事有很多,解放后大陆拍过不少描写这一带地方抗日斗争的电影,像什么《苦菜花》《地雷战》《两个小八路》啦等等。《苦菜花》的电影剧本,改编自胶东作家冯德英的同名名著,写的就是东海区中心根据地文登昆嵛山的故事。

《两个小八路》的主要故事素材呢,则是在荣成、石岛一带,片中的“八路军独立三团”,很多原型就产生于东海的地方八路部队,当年电影里所展现的山岛镜头,不少人到现在还都有记忆。至于《地雷战》说的海阳,那是抗战时期闻名全山东的模范县,主要的抗日战斗都是地方民兵打的,他们表现得很顽强,故事后来被作家发掘,写成了小说《地雷战》。

东海军分区在抗战胜利的时候,主力八路已经有三四千人。加上一些地方游击队和基干民兵,在1946年内战前夕扩编组建了胶东第6师。后来又改编成了受许世友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九纵二十六师。这支部队在山东战场作战频繁,逐渐从一支只能打中小规模运动游击战的地方师,成长为能打阵地攻坚战的坚强部队。这一点,在后来朝鲜战场的表现当中可以看得很清楚。由于部队人员多为胶东抗日老游击骨干,熟悉半岛山地情况,且久经大战考验,当年被志司派往朝鲜东线,承担与美军精锐的正面交锋重任,看来是领导人深思熟虑过的正确判断。

九纵二十六师在1948年底参加了淮海大战,表现也相当好。之后全军整编为三野第二十七军,该师就成了二十七军的80师,首任师长是张铚秀,后来张也是入朝时的师长。

上图:志愿军第80师师长张铚秀少将,1984年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是老山战斗的总指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调集的第一批准备参战部队是两广地区的四野第十三兵团,当时集中到了河南,而第二批内定的参战部队,就是在苏沪地区集结的由宋时轮指挥的三野第九兵团,这支部队共辖有第二十、二十六和二十七三个军,不久又编入了一些加强师团,使整个兵团的兵力达到了约16万人,当时预想的派兵方向,就是让它负责朝鲜东线的事宜。然后在1950年10月,邓华十三兵团打响抗美援朝一次战役,很快宋兵团就急调东北边境,在11月7日主力从吉林临江和集安一线隐蔽入朝,很快就和东线美第十军碰上了。

当时,麦克阿瑟前线的主攻方向是西线,部队是沃克率领的美第八集团军,它包括骑兵第一师、美二师、美二十四师、美二十五师等4个美国师,英军第二十七旅、土耳其旅和4个韩国师,总兵力12.8万人。在9月仁川登陆之后,该部迅速攻占平壤,大举北进中朝边境,10月下旬遭到志愿军十三兵团的打击,主力被迫退却。

这段时间,因为前阵登陆仁川的美军第十军需要负责扫清第八集团军的后方,巩固和拉平战线,同时进行整顿和补充,一时没有参加前线的突击行动。朝鲜半岛东侧的进攻主要是由韩军实施的。到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麦克阿瑟才深感东线投入兵力不足,无法一举彻底实现控制北朝鲜的目的,同时也不能保障沃克集团军的侧翼,所以在10月底,他命令美第十军主力在仁川上船,又迅速地转到半岛东部海岸登陆,形成一个向北进击的东钳头。这支部队当时统辖有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美三师、美七师和配属的韩国第一军首都师、韩三师等共计五个师,总兵力有10.2万人。

上图:美第十军东线进攻态势图。

美第十军的军事意图非常的明显,并且早于西线第八集团军之前就开始了行动。该军在11月初在朝鲜东海岸的元山至利原一线大规模登陆,然后兵分三路迅速北进。

西路是史密斯少将指挥的美海军陆战第一师,由元山、咸兴一路往长津湖进攻,目的是控制通往中朝边境的长津江,抢占江界、满浦,斩断中朝方面的东西联系,保障沃克主攻部队的右翼;

中路是巴尔少将指挥的美军第七师,从利原湾上陆后左拐,向赴战江至虚川江一线进攻,目标是抢占中朝边境重镇惠山,掩护陆战一师的右翼;

东路则是韩国第一军的主力,从利原继续沿海朝东北方向进攻,追击朝鲜人民军仅存的主力部队,攻占清津一线。

这个通盘计划,应该说是麦克阿瑟很狠辣的一招。因为当时在整个东线,中朝的力量很弱,只有个把人民军的师团,志愿军的大部队还没有入朝。这时候美军利用两栖运输优势将主力东调,如果深深地楔入中朝边境地区,沿着海岸实施追击,就能大面上完成对北朝鲜控制的既成事实,驱赶歼灭朝鲜人民军的残余力量,同时形成对西线志愿军主力的三面包拢。如果不能挫败美军的这个计划,那么朝鲜的战局就要大半崩溃,事态可以说是非常严重和紧急的。

宋时轮的第九兵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紧急入朝的。

从11月7日到18日前后,兵团主力第二十军和第二十七军各部经过艰苦的昼伏夜行,相继到达长津湖流域以西和以北一线。那时,美军前锋陆战一师第7团已经到达长津湖南端的下竭隅里,美七师进展更快,该师分兵冒进,第17团已经攻到了虚川江通往惠山接近地的甲山镇,第31团级部队也进到了长津湖东侧的赴战湖地区。

11月20日过后,因大雪严寒,道路通行困难,前方敌情不明,美军的前进速度有所放缓,至24日,陆战一师部队只推到了长津湖西岸的柳潭里,东面的美七师31团级部队到了湖东岸的内洞峙和新兴里,暂时在周围侦察扫荡,占据险要的高地。

志愿军方面,第二十七军的80师和81师在21日前后,秘密潜进到长津湖和赴战湖北侧的趹物里、葛田里和汉垡里一带集结,第79师位于长津湖西北。

第二十军的三个主力师则翻越狼林山脉,进至长津湖西侧广城洞、大南里和仓里地区。各部到位后遂进行紧张的侦察和战斗准备,这就是东线战役发起前夕双方的布局态势。

上图:狼林山脉位于盖马高原西侧,平均海拔2000米,是朝鲜最为苦寒的山地之一。

上图:位于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长津湖,它是长津江上因水电建设而形成的一个大人工湖,长津江最后注入鸭绿江,全长261公里。

 上图:长津湖战区道路艰难。

当时,志愿军主攻部队的这两个军,人员都很充实,每个军都辖有一个加强的师。配属第二十七军的是第94师,配属第二十军的是第89师。第94师和二十七军各部一样,都是原胶东军区的老八路部队,1949年初曾是谭希林率领的三野第三十二军一部,参加过解放青岛的战斗。1950年南下入闽,准备参加渡海攻台作战。随后第三十二军便被裁撤,只保留第一主力的94师,编入到彭德清指挥的二十七军,与宋时轮兵团主力一起入朝。从集安进入战区后,94师是作为战役的预备队使用,置于长津湖下游江畔的长津镇,战斗中基本没有投入。

上图:彭德清(1910-1999),福建同安县人,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上图:詹大南(1915-2020),安徽金寨人,出身于红四方面军,长津湖战役期间,他指挥的志愿军第80师直接造成了31团级战斗队的覆灭,后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第二十七军的主力三个师,这次全部参加艰巨的作战。由肖镜海指挥的最强的第79师位于柳潭里以北,负责和二十军一起攻歼美陆战一师第7团;而在长津湖东面,则集中了第80、81两个师,由副军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实施对美七师31团部队的歼灭战。

在作战安排时,二十七军的打击重点放在美七师的身上,主要是因为事先判断这部敌人的实力较弱,另外这一带接近赴战湖,首先打掉它,可以断绝美七师与陆战一师的相互策应,这样不仅可以保障九兵团左翼后方的安全,也利于向南穿插包抄东线美军核心陆战一师,和二十军主力一起构成对敌的钳形合击,应该说,这个部署是正确的。

穿插分割,然后以优势兵力集中力量各个合围歼灭敌人,这是我军的一贯做法,特别是对于像美军这样冒进的、具有强大火力优势的敌人,这种战法更是必须的。这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因为是初战,志愿军方面缺乏经验,对敌我力量的认识存在着误判,另外就是仓促入朝,战前物资准备得很不充分,这些缺憾,还是给以后的战斗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上图:美七师第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信心满满。

上图:美七师武器精良。

那时,深入长津湖东侧的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是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部队,它包括有美七师第31和第32团的各一个营、师属第57野战炮兵营等共三个营的兵力,还得到师里1个坦克连和一个自行高炮连的加强,总兵力有3200多人。

在11月24日,该部已分别进驻长津湖东侧的新兴里、内洞峙两地,构筑了防御工事,并且占据了附近几处俯瞰湖区的高地。从兵力上看,这股美军拥有加强团规模的人员,重火力也挺强,拥有20多门榴弹重炮,12门重迫击炮,约30辆坦克和自行高炮,空中还有二三十架的战机可以随时提供支援。这种配备水平,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过去解放军打的一个国军王牌美械师。此外,就是步兵火力也很强,除了士兵普遍装备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驻守主阵地的美军,每营都辖有一个火力连,每连装备重机枪五六挺,再加上众多的轻机枪和迫击炮,这样的高地,难啃的程度肯定小不了,更何况美军是以逸待劳,后勤物资充足,比起饥肠辘辘、挨冻受饿的志愿军来说,更是有着相当的优势。

上图:美海军航空母舰上的海盗式战斗攻击机。

上图:美海军陆战第1航空联队飞机下挂载的火箭弹,长津湖战役期间频繁发射,严重阻碍了志愿军对费斯31团防线的攻势。

战前,志愿军前沿的侦察判断有误,认为敌人只有一个加强营多点的兵力,同时位置比较孤立突出,易于各个攻打。所以一开始,第二十七军计划只用第80师攻击新兴里地区。后来才发现,敌人不仅是几乎三倍的人数,而且火力强劲,特别是能够得到远程火力和装甲部队的有力驰援,阵地难打得很。

担负攻击任务的志愿军第80师,当时兵员约有1.1万人,包括第238、239、240三个团。实施战斗展开时,又补充进了第81师的242团,总兵力达到了1.4万人。这样的兵力应当不算少,但是由于要分兵实施围攻,新兴里地域有多个美军据守的高地,山下的村子里还有敌人火力强大的主阵地,就分散了力量,导致后来展开全面攻击时,部队都无法将各自围住的美军消灭,延误了整个迂回包住美陆战一师主力的计划。

上图:志愿军山炮排雪地穿越。

影响战斗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志愿军的武器火力差、后勤没有搞好。当时,第九兵团有一个直属的重炮团,由于暴风雪的影响,加上要避免被敌机发现,这个团没能及时地进入战区。战斗发起的时候,前线志愿军步兵的主要支持火力,只有几个山炮和步兵炮的连,再就是师里下派到第一线的重迫击炮连。

那时候,志愿军一个山炮连仅四五门日式七五山炮,一个重迫击炮连只有四门炮。由于只能在松林茂密的无路高山上运动,长津湖地区当时又大雪纷飞,很多地段又陡又滑,积雪深达三四十厘米,使得炮兵把这些家伙搬到前线很是费力,特别是在跟随步兵冲锋时推进的速度很慢。所以,在攻坚拔点的战斗中,前线志愿军只能依靠个把班排的小口径迫击炮、步兵炮,很多时候都要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作为突击的兵器,就像影片《长津湖》里所演的一样。这种弱势的火力,显然给迅速攻歼高地美军的计划,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上图:这就是志愿军的前线支援火力。

再者,便是时下人们纷纷议论的关于第九兵团冬装干粮严重不足的事情了。

造成这个严重的后勤供应问题。九兵团从华东入朝直到前线,再紧急也总有十天八天的时间,中途就是动员军民,临时拼凑些棉衣和口粮肉干等物,也是能解决很大的问题的,根本不至于后来造成那么多的指战员受冻截肢。这个严重到犯罪的失职,可以说,上层领导人是根本绕不过去的。从东线战役中后期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供应问题,对志愿军作战的影响,甚至都超过敌人几个师、几百架飞机的危害,直接造成了九兵团截歼美陆一师的失败,教训可谓深重!对此,我在这儿就点一下,再具体的就不说了。

从1950年11月25日起,志愿军各部开始行动,秘密地进入靠近长津湖的预设阵地。27日下午,第二十七军和二十军主力发起全面攻击,至29日,将进入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竭隅里、古土里等几个孤立的地点,被困美军约有五个多团近1.8万人。其中,詹大南指挥的第二十七军部队从天宜水里经通智水里、于物里向敌开进,以第240团主力进至内洞峙西北,240团第2营夺占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的1324高地,斩断两地间敌人的联系;以第238团进至新兴里以北、以东,第239团进至新兴里以南,从几个方向分割歼灭美第31团级战斗队。

当时,内洞峙的美军是第32团的第1营和31团的战斗指挥部。新兴里的美军是第31团的第3营、第57野战炮兵营以及几个配属的火力支援连队。为了将敌迅速分割截断,消灭敌人的火力支援能力,志愿军将新兴里村作为第一轮进攻的中心目标,把80师最能打的238团调了上去。

第238团的团长是阎川野,他是二十七军有名的战将。阎是胶东荣成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当过东海军分区独立营的教导员。解放战争中是华野九纵76团的团长,参加打济南、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的战斗,作战经验非常的丰富。零几年,我看过一部关于渡江战役的老纪录片,里面就有阎川野接受记者专访的片段,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当时,阎川野的238团作为80师进攻新兴里的主攻团,任务最艰巨,损失也最大。对于这一点,电影《长津湖》作了十分详细的展现。那个胡军饰演的炮兵排长“雷公”,所在部队的主要故事原型,便是取材自238团的战斗,而“雷公”本人的事迹,有些就是以闻名志愿军全军的炮兵烈士孔庆三的英勇事迹改编的。在那场残酷激烈的战斗中,不仅是孔庆三,第238团还涌现出了不少的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

上图:《长津湖》里的谈子为,是27军战斗英雄张凤山的化身。

238团对新兴里美军的进攻,从27日黄昏到28日早晨整打了一夜。那会儿,为了迅速撕开美军的防御阵地,80师给238团配备了师属炮兵团的一个日式九二步兵炮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孔庆三就是步兵炮连第五班的班长。

27日战斗一开始,孔庆三的炮班就跟着238团的突击队三营8连推到了前面。其间,志愿军攻击部队被敌人一个主火力点的重机枪火力所阻,孔庆三临危不惧将九二步兵炮推进到距敌仅二十多米的位置。当时,因为高度角度不合适,步兵炮难以瞄准,孔庆三毅然用自己的肩膀作为火炮右驻锄,操炮直射摧毁敌火力点,炸毙美军30余人,为步兵冲锋打开通道、攻入新兴里立下了头功。但是,孔本人也被火炮的猛烈后坐力击伤,同时腹部被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战后,他被志司总部授予特等功,获得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27日和28日两天,以27日夜,新兴里的战斗最为激烈,在好几个重要的山头,双方都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到28日上午,第238团控制了新兴里以北、以东的多个高地,基本完成了分割包围美军31团的任务。

美军为了夺回高地,打破包围,在28日一整天都组织兵力反扑,在航空兵和坦克重炮火力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地向志愿军阵地猛攻。其中,以新兴里村东面俯瞰湖畔谷地的1100高地的争夺最激烈,驻守在这里的是238团的第1营。事先,1营已将营属机枪连的主力布置在主阵地半山腰的前坡。面对美军的狂攻,连长杜树君指挥重机枪猛烈射击,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当敌人发起第四次冲锋的时候,阵地上的机枪手大部伤亡,杜树君亲自端起机枪朝敌人扫射,毙伤美军50余人,最终坚守住了关键的1100高地。战后,杜树君荣立一等功,被授予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上图:杜树君,1923年生,山东省海阳县人,1947年参加解放军。60年代转业,曾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领导,近年去世。

除了1100高地以外,位于新兴里和内洞峙之间的1324高地也至为重要,它横亘在这两个美军营地之间,向南紧扼着长津湖一个向北突出的湖湾,控制着公路。有一条从东北方丰流里流来的小河在高地前沿经过,注入长津湖的湖湾,河的南岸就是新兴里,河上有一座桥,是南北公路线上的咽喉。

要想切断美军的联系,必须占领控制这座高地和大桥。

为此,战斗一打响,阎川野团长就命令2营向南猛插,力求一举控制上述两个地方。在战斗中,负责占领大桥的是2营的第4连,连长李耘田(1929—1951,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后在五次战役中牺牲)率部打得勇猛坚决,一开始就夺占了敌人的重机枪阵地,把美军的营指挥所捣毁了。之后,4连又随营主力坚守1324高地长达三昼夜,多次挫败敌人的反扑,保障了围歼战斗的进行。战后,由于功勋卓著,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和后来缴获美军第三十一团团旗的第239团2营4连一起,同时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荣誉称号。


最后给大家推荐本文的参考资料《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本书是一部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有关朝鲜战争的综合性著述。波谲云诡的战场上,影响双方胜负的是综合实力,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战场上,血与火、生与死交织,“就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若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别说打赢,可能连残酷的战场环境都难适应。战争实践反复证明,将士们的心理稳定性、抵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能力如何,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方是正版链接,对朝鲜战争内幕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