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为何老自己打自己的脸?解读这个深刻的矛盾体
文化
历史
2024-12-18 21:51
湖南
朱元璋去世后,孙子朱允炆继皇帝位,是为建文帝。四年后,建文帝被叔叔朱棣逆袭,朱棣造反上位成功。本来以为朱棣先生有永乐大帝的称号,本以为是明朝少有的明君,结果令我大开眼界。然而,《龙床:明六帝纪》却对永乐大帝的事迹有不一样的解说。一、《永乐大典》:鸿篇巨制不假,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几乎没有发挥实际影响。《永乐大典》修成之后,一直深锁宫中,成为文明史上少有的几乎不被阅读的书籍,并一直保持着这一“特色”,直到其副本在清代被内贼外寇盗抢而散失殆尽。《永乐大典》的作用,更多是朱棣搞的“形象工程”。二、郑和七下西洋:目的之一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所以,一有大臣打消朱棣关于朱允炆下落的忧虑,朱棣就没有再派遣船队;目的二,是展示大明泱泱大国的富强,此目的取得奇效,终永乐一朝,外番上表进贡者络绎不绝。郑和七下西洋,文明上的贡献:为明朝带回奇花异草等对民生毫无用处的产物;但外国带去丝绸、瓷器、茶叶、货币、历法等有用物资。如此看来,下西洋这个举动似乎并不是明朝版的地理大发现,郑和也不是明朝版的哥伦布、麦哲伦。但在梁启超的笔下,郑和下西洋事件被赋予了近代意义,郑和也变成远洋外交的先驱。本来郑和下西洋是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相对照的。因为即使过了这些年,我仍然记得历史教科书写清朝君主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最后国力衰退,列强侵华,那美丽的圆明园啊……原来,除唐代外,历代王朝都有闭关锁国的意识。朱元璋首创海禁,朱棣先生延续传统,除了外番上贡之外,对所有海外商贸均加禁止,并禁止民间造船。目的1——削弱藩王实力,天子守国门。朱棣本就是藩王造反成功的典范,他自然怕其他藩王效仿,所以,迁都北京,防止小三上位;无论朱棣目的是什么,定都南京是朱元璋立国治国的基本理念,朱棣一迁都,就将他打着维护“祖制”以夺位的旗号推翻了。打脸最痛的,莫过于自己打自己的脸,朱棣给自己的这一巴掌,真是好痛!不过无所谓,皇帝嘛。皇帝根本不需要考虑,国家在短短三四十年之间,先后营建南京及北京两座首都,要投入这么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给当时的百姓一个大写的惨字。朱棣五次北征,气势如云,一般都形容为“五出漠北,三犁虏庭”。然而,气势宏大的南征北讨不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南征政策在朱棣死后马上放弃;至于北征,每次出动二三十万至五十万不等的人马,遭遇的敌人只有千百人,最多一次只有三万余人。一个打十个的比例!可谓劳民伤财,却所获无多。除以上四个功绩之外,朱棣冒认生母,他修改正史坚称自己是马皇后所出;屠杀知识分子,著名例子如方孝孺的诛十族;倚用宦官,赋予宦官出使、独立带兵出征、监军、分镇(去各省和重要城市做特务头子)、刺臣民隐事(设东厂);扩大恐怖氛围,设立诽谤罪,诽谤罪专指一切针对朱棣及其统治的议论,只要这议论是负面的、批评的和表示怀疑态度的,不论对错,不论有无事实依据,通通算诽谤,最恐怖是,谁首先起来检举揭发别人,即可免罪,而且会得到其他所有被处死者的家产作为奖励。分分钟祸从天降,这种氛围,想想都觉得恐怖。总括而言,作者认为朱棣种种行为,都是因为他作为篡位者,急需以种种不世之伟业为自己正名的结果。同时,朱棣也是一个深刻的矛盾体。他不具备“仁柔”的心性,可又比较在意自己的名声,希望跻身“正派”君主行列,甚至是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伟大皇帝,而不愿意与荒淫无道的坏皇帝为伍。结果做出的事,绝大部分属地道的“小人”,说出的话,却绝大部分属标准的“君子”———在这一点上,历来帝王似乎无出其右者。后记:无论看什么书籍,最喜欢结局有大反转。所以,这一部分我看得好开心。同时,也为自己中学时期的历史学习感到有点失望。因为书上只写结果和影响,不写当权者背后原因,所以一旦考试结束,各位皇上的政绩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或者张冠李戴。虽然不指望老师们可以完整地介绍历史,但只读出教科书上的文章,又不解释,那倒不如让我自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