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期的诵读者高仲慧,来自威海市体育局,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家风故事是左宗棠——求学切勿为功名。
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湘阴,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创办福州船政和马尾造船厂、甘肃制造局等,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对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一生廉俭,认为“做官不要钱,乃本分事”,《清史稿》评价他“廉不言贫,勤不言劳”。治家极严,于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之际留下家书163封,字里行间,充盈着浩然正气与家国情怀。
这段话出自清代名臣左宗棠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大意是在叮嘱儿子,要其在教育孙儿的问题上,切忌以科举功名为目的,而是要重在明理。左宗棠是晚清时期的中兴之臣,也是维护中华领土主权的功臣。左家家风严正,好学精神浓厚,尤其秉承了左宗棠不为科举功名读书而为明理读书的宗旨,子孙后代尽管再没有出没于仕途,却在更广阔的天地为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左宗棠出自一个书香门第,七代先祖都是秀才,且才学出众,但似乎都对科举功名没有太大兴趣,乐于以秀才之身留在家乡,做一些教育事业,以此终老。
左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生活颇为清苦。但有家学传承、古书为伴,精神生活上却很富足。左宗棠启蒙颇早,大约三岁开始读书识字,四五岁时便能记下许多诗文,八岁就开始学习八股文,先辈虽然无意于科场,但到了他这一代,还是抱着希望去试一试。毕竟当时清朝内忧外患,但凡有些见识的读书人,都有匡时济世的热血,那么就必须踏入仕途,走科举之路。
家教有方、天资不错,但以他的才学,竟多次名落孙山。屡屡失利之下,左宗棠对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将求学方向转向追求实用知识,也就是明理。在他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黄金时期,以极大精力钻研了历史、地理等门类,这些知识在他以后征战四方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左家本就有隐居乡间、教书育人的传统,这股家风在左宗棠断绝科举念头后得到了延续。他带着一家老小,过起了长时间的耕读生活。后来,用田产经营所得开设学馆,招收弟子,传授自己的实用学问。
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在他四十岁时,遇上太平天国起义军攻打长沙,湖南巡抚急召左宗棠出山,并将军事事务全权委托。左宗棠的一身所学得以真正派上用场。在他出谋划策之下,太平军攻打长沙失利,他也从此远离乡间,步入晚清风云变幻的舞台。
家风好学,自己也是好学之士,并以真才实学而不经科举之路成为晚清重臣,左宗棠并不希望子孙后代学他做官,而是希望能够保持住好学家风,平淡于世,重要的是能读书明理,无愧于天地。
对于儿子很热衷的科举考试,他反复在家书中加以训诫,他曾在给长子左孝威的多封家书中反复强调:“只要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有用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名也”,“生尔等最迟,盼尔等最切,前因尔等不知好学,故常以科名歆动尔;其实尔等能向学做好人,我岂望尔等科名哉”。
一面要子孙摆脱科举之毒,一面则要子孙学习自己的读书求学态度,同时保持住安贫乐道于耕读的家风。左宗棠要子孙后代先立志,再读书,如此才能有方向。在读书的具体方法上,他也是悉心教导,并提出了“三到”的读书法,也就是目到、心到、口到,要求子孙们读书不可贪多,但凡每读一字一句,都要结合实际,细细思索品味,将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在这样一位父亲的循循善诱之下,左家后代子孙虽然并未显大名于官场,但却继承了勤苦好学的家风,涌现出了许多实用的人才。
他的长子左孝威,一度沉迷于科举,在父亲训诫之下,后来研习实用之学,被时人认为很有父亲当年的风范。次子左孝宽、三子左孝勋、四子左孝同都在朝廷上做过官职,后来要么退隐、要么病亡,他们在学问上虽不及父亲那样辉煌,但也是各有所长。再到后来,左宗棠的子孙中为官者就越来越少了,但当老师、医生和科学家的却不少。如曾孙左景鉴,是新中国有名的外科专家。
好的家风必然会跨出一家之门,成为民族之魂的一部分。除了对子女严加教导外,左宗棠还大力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开启民智。在他的关怀之下,许多人才得以成长起来,如安维峻是入了翰林院的储备干部,后在甲午战争中积极主战,连上六十五道奏疏,痛陈朝廷腐败、贪官污吏横行,若不有所醒悟,痛加整治,一旦战争失利,如何对得起祖宗和天下?这种大无畏的行为正是左宗棠所言的读书求理之结果,最终惹怒慈禧太后一帮人,获罪流放。
单位:市体育局
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华优秀家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