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是盖棺定论的事——也谈黄梅山

文摘   2024-09-14 00:00   湖北  

 点击蓝字“黄梅雨竹轩”关注我们

挖掘传统文化  贴近百姓生活

关注民情民意  记住乡音乡愁

欢迎投稿,来稿请寄:2253327253@QQ.COM


编者按:黄梅戏因为起源并形成于黄梅县,所以叫黄梅戏。这是早已盖棺定论、国人共识的结论,并被载入史册,详见《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强国词典》、国家非遗官网、教育部审定的《音乐》教材等。不是某些人认为有争议、挑起争议、把清水弄浑了就是真的有争议。


       众做周知,没有哪一种戏曲是以山川命名的。在安庆就有那么一帮无耻之徒,翻箱倒柜地找“黄梅”两个字,找到本地的怀宁县志,里面有记载黄梅山。他们如获至宝,天天自证黄梅戏起源于怀宁黄梅山。

      1)安庆地区最有名的是天柱山,怀宁县最有名的是独秀山,为啥偏偏是无名的黄梅山?

      姑且不说安庆先人多么无能,即不会以自己十三县的地名来命名戏曲并让世人记住它,而“首创”以山川命名戏曲。 如果以山川命名戏曲成立,那么安庆市最有名的是天柱山,它还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为啥不叫天柱戏呢?怀宁县最高的山才346米,最有名的山是独秀山,陈独秀就是以它取名,所以为啥不叫独秀戏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怀宁县最新介绍里,罗列了几十座山就是没有黄梅山,有人说它之前是叫黄牛山。这个也不无可信,毕竟中国不有名的小山多如牛毛,至今都没有哪部法规法令去规定山川的命名。

       2)全国叫黄梅山的有多座,为啥偏偏是怀宁的黄梅山呢?

     论山川吧,黄梅山是安庆独有的吗?从古至今,中国至少有6座叫黄梅山的。包括陕西省宝鸡市1座、湖北省黄冈市1座、安徽省马鞍山市2座、池州市1座。韩国还有一座是风景区。难以置信的是黄梅县的黄梅山都记载在《隋书•地理志》、《方舆纪要》里了,而怀宁的黄梅山只记载于自己本地的县志、府志上。而且怀宁县志记载了四十座山,其中不泛有黄山、马鞍山、象山等现在还存在的有名气的大地名。

      以上两问安庆人回答得了吗?我想这种牵强附会的能力,除了安庆人没有谁了。

      3)黄梅县的黄梅山比怀宁县的有名有册得多。

      目前黄梅县的黄梅山被多部权威志书、史册记载:

  ①(唐)魏徵、长孙无忌等撰《隋书》八十五卷【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黄梅,旧曰永兴。开皇初改曰新蔡,十八年(598年)改名焉。有黄梅山。”

  ②(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仁寿元年(601年)改为黄梅县,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③(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二百卷【成书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宋书》《州郡志》云:“宋分江夏郡置南新蔡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黄梅县,界内有黄梅山,因以为名。黄梅水出黄梅山,南流入威湖。”;

  ④(明)陈循纂《寰宇通志》一百一九卷,明景泰内府刻本(成书于景泰七年(1456年):“隋改永兴县曰新蔡,又改名黄梅,以界内有黄梅山,故名。”;

 ⑤(明)李贤纂《大明一统志》九十卷(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刻本【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年)】:“黄梅山,在黄梅县西四十里。其山多梅,故名。隋以此山名县。";

 ⑥(清)顾祖禹著《方舆纪要》“漏头山……又黄梅山,在县西十里,山多黄梅,隋以此名县。”

      除以上几条还有更多地方文献史料如:(唐)《通典》、(宋元丰)新定九域志、(明弘治)《黄州府志》、(明)《三才广志》、(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明万历)《湖广总志》、(明)大明一统名勝志、清(康熙)(乾隆)和(嘉庆)《大清一统志》、(清乾隆)《黄梅县志》、(清光绪)《黄州府志》等等以及其他地方志文献均记载“黄梅县黄梅山”。

      而安庆怀宁县的黄梅山无第三方权威记载,只是本地的县志府志里有记载。一对比,谁更权威?而且安庆府志比隋书晚了800年。

   同时,热心网民发现几处地图集里明确记载黄梅山位于黄梅县境内。

    ①(明)罗洪先《广舆图》。它是我国明代出现的一部传统刻本地图集,其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上图清楚标注了黄梅县的五祖山、黄梅山,浠水县的三角山,黄石市的西塞山等名山。

    

   ②(清)流失海外的《清代青绿彩绘地图》,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作者不详,但是极其珍贵。



上图是四十多册里的两幅截图,清楚标记了黄梅山在黄梅县。

     

    怀宁县的黄梅山在地图集上也是无记载。没对比没伤害,一对比一目了然,谁在臆想?


(题外,黄梅县应该重塑、打造黄梅山风景名胜区,你看现在的三角山、西塞山都打造成了当地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作者:黄河浪

往期推荐

1. 陈慧萍对黄梅戏艺术的追寻

2. 90年代安庆市志和各县志均载:黄梅戏(黄梅采茶调)由湖北黄梅传入

3. 江西南昌、赣东、九江、武宁、景德镇采茶戏(受湖北黄梅戏发育)

4. 民族学考研:黄梅戏作为我国比较典型的民间艺术,经历多年发展逐渐奠定基调,也成为我国最具艺术个性、审美特色的传统文化

投稿须知

《黄梅雨竹轩》面向全社会常年征集散文、诗歌、小说、摄影、美术等各类原创作品。文责自负,切忌一稿多投。鉴于本刊创办无经费来源,凡来自读者的赞赏款,五十元以内的部分用于平台维护与采编费用开支,五十元以上的部分与作者分享,分享比例是70%归作者,30%留作平台,特定对象点名赞赏除外。

书讯:《黄梅雨竹轩》编辑部还有少量作品集,价格48元,欢迎各位朋友订阅收藏。联系电话13907255060江主编。

扫码关注《黄梅雨竹轩》

微信及电话 : 13907255060

顾      问:江沈红

主      编:江尊华

执行主编:王石磊

责任编辑:汪洋大海  


黄梅雨竹轩
关注民情民意,记住乡音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