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年”等3个项目被列入人类非遗!在陕西也能体验→

政务   2024-12-08 15:24   陕西  


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我国3个项目的转名录申请

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现场,中国代表上台领取证书。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摄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非遗项目自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以来,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委员会经评审,决定将上述3个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自2009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上述3个遗产项目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通过成立合作社和企业,带动当地黎族群众特别是妇女就业增收;“羌年”在羌族传统文化保护、带动当地文化生态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文化和自然生态协同保护的良好态势。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上述遗产项目成功转入代表作名录,既体现了中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也为各国开展非遗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长期实践中,黎族妇女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如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

羌年

2009年,“羌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羌语中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三至五天。在此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该遗产项目是集民间信俗、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也是承载着羌族民众社会实践、生活经验、传统知识和伦理规范的文化空间。羌族民众通过参与节庆活动表达对日月山川和自然万物的尊重,维系着自身与祖先和乡土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归属。

羌历年,在羌语中称为“日麦节”或“日美吉”,意思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是羌族同胞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中市略阳县、宝鸡市凤县等地,也有过羌年的风俗。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是以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这一技艺体系的实践活动在“主墨木匠”的主持下,由众多工匠密切配合完成。该遗产项目主要流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

木拱桥既有交通设施的基本功能,也具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是凝聚社区民众情感、维系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文化象征和纽带。木拱桥上的廊屋既是社区民众饮茶纳凉、聚会交流的地方,也是举行年节祭祀与祈福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场所,如每年端午、七夕等节日在木拱桥上举行祭祀祈福的“走桥”“祭桥”习俗。

截至目前,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44个项目中,有39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本文来源综合文旅之声、陕视新闻,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或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字或图片来源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秦四季 畅旅欢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