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殿堂,本应秉持严谨、务实、开放的精神。
然而,《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一篇文章却揭露了高校中存在的不同程度官僚主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中纪委对此怒批,指出高校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官气十足衙门做派,门户林立近亲繁殖,不务正业攀附结交,好高骛远贪图虚名。
这些问题不仅侵蚀了高校的学术风气,更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科研的创新。
1.官气十足、衙门做派
高校行政机构效率低下,部分行政干部颐指气使,将校园变成了“衙门”。师生在办理业务时,常常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困境。
华北某高校的学生就曾抱怨,学校教务老师一周只有半天时间对学生办理业务,遇到急事只能干着急。
此外,高校办事流程繁杂,一些事务性工作需要职能部门盖好几个章,有学生为补办学生证不得不在不同部门来回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种衙门作风不仅浪费了师生的时间,更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行政权力掌握资源分配,导致一些教职人员追逐“官职”,甚至不惜放弃学术研究,转而投身行政事务。
在一些高校中,行政领导在经费划拨、项目申请、入选各类人才计划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不少教师为了获得更多资源,纷纷争抢行政职务,形成了“官学一体”的现象。
内蒙古某大学的一名教研室主任就曾为了竞聘校处级干部,向时任学校党委书记行贿。这种风气不仅败坏了学术道德,更使得高校的学术氛围变得功利和浮躁。
2.门户林立、近亲繁殖
有的学科“大佬”徒子徒孙遍地,以师生、同门为纽带互相提携,形成封闭的“圈子”。
这些“圈子”在科研基金、科技奖项、人才项目评审等方面呼风唤雨,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公平和公正。
某高校的一名研究生就介绍,自己所在学院人数不多,却存在好几个由不同教授为首的派系。派系之间为了争夺行政权力和项目利益,时常发生争斗,互不买账,对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学术权威在这些“圈子”中掌控着学术话语权,不允许有不同于“师傅”的见解,打压排挤不同学术观点的人。
个别人还把学生视为附属品、免费劳动力,不仅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帮导师做课题项目,还频繁让学生打杂、跑腿干一些与学术研究无关的事情。
更有甚者,以通过论文、顺利毕业等条件来要挟学生,搞学术霸凌。
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不仅破坏了学术生态,更使得高校的学术研究变得狭隘和保守。
3.不务正业、攀附结交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潜心治学应是本务,然而一些人却为争项目经费削尖脑袋。
他们跑项目、要经费的时间多了,潜心研究、教书育人的时间就少了。有的甚至在项目到手后立马分包给课题组的年轻老师或学生,自己动嘴不动手,出钱不出力,成为“学术包工头”。
这种“学术包工头”现象不仅败坏了学术风气,更使得师生间“授”与“学”的关系异化为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
一些教师忙于交际应酬,忽视教学和科研。
他们频繁外出授课、演讲、做兼职,只想把高额出场费“收入囊中”;
有的穿梭于各式会场,四处露脸捞“声名”、拓“圈子”,对学生无暇顾及;
有的成为领导干部后热衷觥筹交错、迎来送往,在交际场中长袖善舞,不把心思花在学校管理和建设上。
个别高校领导和老师还把社会上的商品交换原则带进“象牙塔”,把学术资源作为攀附权贵的手段。
这种不务正业、攀附结交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和声誉,更使得高校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变得功利和浮躁。
4.好高骛远、贪图虚名
一些高校领导干部习惯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师生和教研一线。
他们制定政策不征求意见,独断专行;做决策不调研,全靠“拍脑袋”;管理僵化,脱离实际。
有的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世界一流”,盲目提创建目标,热衷炒概念。
这些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定位、学科以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存在类同现象,只为“赶热门”一哄而上,或一门心思把规模做大好升格,学科专业盲目求全,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一些高校在“赶浪潮、抓热点、贴标签”的氛围中,学科建设急于求成。
内部各类研究机构成立了一家又一家,对外合作院所搞了一个又一个,但效果如何却无人过问。
这些高校对基础研究工作重视不够,只重视短期效应,忽视长远建设。
有的高校领导干部甚至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利益,盲目上马各种科研平台,贪大求全,将有限的科研资金撒胡椒面,最后收获甚微。
这种好高骛远、贪图虚名的现象不仅浪费了高校的科研资源,更使得高校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变得急功近利和浮躁。
长久以来,“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难以根治,自有其适宜生长的“土壤”。
官僚主义的表现各式各样,但背后都与权力二字息息相关。
行政权力很好使,是催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高校习惯以行政命令统领学术,少数人不学却有“术”,将社会上拉关系、搞钻营的不良风气带入高校并从中获利,不但掌握了大量学术资源,还能轻易获得学术地位和荣誉。
如此环境浸染下,一些高校教师逐渐产生了“教授不如处长”的想法,认为与其坐冷板凳搞科研,不如走出实验室搞关系,实现名利双收。
高校过度行政化,一方面使得高校管理人员以行政逻辑来处理学术问题,阻碍学术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教师处理行政事务挤占大量时间精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行政权力的诱惑让一些教师变得浮躁,侵扰校风学风,甚至让一些学生也有样学样,少数学生干部“官气”十足。
为了根治高校中的官僚主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方面,要精简行政管理机构,优化整合内设机构,核减行政干部数,严防滥设职位。
另一方面,要建立回避制度,培养多元化师资队伍,控制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建立追责制度,规范专家评审行为,严防感情票、利益票;建立信誉制度,健全专家选聘与退出机制,建立专家黑名单制度。
惟其如此,才能使得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殿堂。
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感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往期文章精选:
臭名昭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被撤销!武书连大学排行将走向何方
249名本科生想“掏大粪”!这个世界终究癫成了我想不到的样子
开眼了!高校改名叫公司!全国已有4所本科大学是“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全国优秀教师,《高校招生》特聘专家,专注高考20年,出版专著20余本。每年应邀到各地讲座,培训高考志愿规划师,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