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枚奥数老师,在北京海淀,从事奥数培训11年,专注孩子数学思维的提升,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让更多孩子学习更轻松,改善孩子与父母一提到学习就关系紧张的局面。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儿童和青少年难免会遇到负面情绪。有些孩子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恢复,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心理弹性,可能会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难以摆脱困境,甚至可能发展成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
那么,哪些因素是心理弹性的关键?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呢?
心理韧性,也被称为“心理弹性”或“抗逆力”,是指一个人在遭遇逆境、伤害、威胁或重大压力时,能够积极地利用自身或周围的资源,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压力的损害,并具备恢复的能力。具有较高心理韧性的人往往对压力性事件的负面感受较少,他们在遇到挫折或创伤后,能够更快地从消极体验中恢复过来。这些人通常不会那么容易被困难和压力所击垮,他们甚至可能在逆境中发现机会,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心理韧性助孩子在逆境中前进和成长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南京师范大学的创伤与韧性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韧性现状与提升路径”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韧性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保护因素,具有较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往往更少受到慢性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困扰。
这一发现提醒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培养,而不是过度保护,使孩子成为经不起风雨的温室花朵。让孩子学会在面对伤害和挫折时能够恢复、成长和前进,这才是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真正保护。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个体的心理韧性包括良好的恢复力、强大的适应力、积极的学习力和不断的成长力。只有那些心理韧性强的孩子,才能在逆境、冲突和压力中发现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机会。
教师和家长需要了解关于心理韧性的常见误区,避免无意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有些人认为不哭泣就是心理韧性强的表现,但实际上,哭泣有时是孩子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方式,有助于他们释放情绪和压力。还有人误以为人为设置挫折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遭遇挫折,家长的任务是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而人为地制造挫折,使孩子无法体验成功,或者通过言语打击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不再愿意面对新的挑战。挫折本身并不能直接促进孩子的成长,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挫折,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教育是影响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
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为何现在的孩子似乎更加脆弱,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沮丧或陷入负面情绪。不同时代的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和挑战,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恒定的。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我们总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有效的解决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缪建东在介绍他们开展的中小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时提到,研究团队从观念、课程、能力、协同四个维度分析了导致学生心理韧性不足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心理韧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而教育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重视补救而忽视预防,心理问题的筛查难以发现潜在的脆弱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形式单一、缺乏持续性、内容单调等问题,心理韧性教育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科学指导。
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在讨论青少年心理韧性问题时,都强调了家校社育人观念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专家认为,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挑战,教育功利化思想容易导致教育的长期价值被忽视,教育权威被削弱,家长普遍陷入教育焦虑,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下一代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学校和家庭需要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精神滋养。除了学业成绩,还应重视培养孩子的非量化能力,如社会情感能力和心理素质。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吴重涵认为,孩子的心理韧性是在个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在生活上无限溺爱孩子,在学业上施加巨大压力,同时却忽视了对孩子独立精神、适应能力、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成长的孩子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内在力量,自然也就缺乏心理韧性。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康丽颖认为,学校和家庭应该及早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家庭教育应在关爱和约束之间找到平衡,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在实践中锻炼与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
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坎坷和挑战,拥有强大的心理韧性是从容应对的关键。心理韧性如同肌肉,可以通过锻炼得以增强,而且人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潜力是无限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第一,家长自己要成为心理韧性的典范。如果希望孩子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家长首先要展现出乐观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遇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时,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或抱怨。家长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避免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沮丧或愤怒。家长在面对压力时的态度和行为,会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二,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教会他们积极归因。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并接受失败的存在。南京师范大学创伤与韧性实验室通过课程和团体辅导来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他们强调“认识到挫折无处不在”。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想法,学会情绪调整和积极归因。积极归因的原则包括:从内部寻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挖掘和重视可以改变的因素和资源;培养积极思考的模式,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第三,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提高心理韧性的有效途径。自信的孩子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认可自己的价值,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既不过分苛求也不放纵自己。家长应该不断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给予他们认可和赞赏,避免单一维度的评价。父母的认可和信任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心理韧性的内在动力。
第四,培养儿童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性至关重要。坚韧与独立是相互促进的两种品质,一个人只有真正独立,才能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困难。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尤其需要注意,避免在家庭中过度溺爱孩子或代替他们做决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意志力。
第五,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同样重要。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源于与人的互动。具备较强社会情感能力的孩子通常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即使在人际冲突中,他们也能更快地调整自己,积极地解决问题或重建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寻求并得到帮助。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如何处理关系,面对和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他们的心理韧性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