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画,乍看之下,一个瓦罐,一枝梅花,一个百合,不过信手拈来,好似随心摆放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一句“插了梅花便过年”,区区七个字却道出了这幅画的真正寓意,这是一幅“岁朝清供图”。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哪怕一间很小的居室,挂着一幅这样的清供,让整个居室顿有了一种清雅高洁的格调,这就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趣。
“岁朝”一词起源于东汉,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周磐传》中,提及“岁朝(zhao)会集诸生,讲论终日”。在《汉书·孔光传》也有记载:“岁之朝曰三朝”。唐代颜师古又做了注释:“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所以,这个“岁之朝”,就是一年的开头,也就是指大年初一。
在古代,每到过年,老百姓都会在门上、户上、墙上贴年画,而文人士大夫则在书室、厅堂挂年画。不过,他们挂的年画不是刻版印出来的,而是画的。所以说《岁朝图》的本质就是高级年画。
“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最早的清供是三牲:猪、牛、羊,这个做供品有点太荤了,所以后来人们就以香花蔬果替代了猪牛羊,这样就素雅多了。
清供始于秦汉,盛于明清。在那个朝代,数九寒天哪里来的新鲜的瓜果蔬菜啊,所以画家们就用画笔画出来,《清供图》就这样诞生了。
《清供图》是文人画的固定题材,画家们通过花卉蔬果的搭配传递吉祥美好的寓意。
再后来发展成为包括金石、古器、书画、盆景在内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的统称。
所以,清供的趣味,来自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事物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成了文人墨客畅情抒怀的精神寄托。
陈洪绶《清供图》
陈洪绶曾画过多幅清供图,此图两个造型古朴的花瓶里面插着牡丹、菊花,构图简单,敷彩浓丽,勾勒精劲。
整幅画面构图简洁舒朗,清新俊逸,富贵吉祥。
溥儒《清供图》
这是溥儒的一幅《清供图》,他供的是白梅、松枝和青竹。到底是一代王孙,溥儒的清供里富含着一股贵气,儒雅的君子之风,清雅脱俗。
“竹君子,松大夫,
梅花处士清且腴,
姑射仙人美且都,
一堂相聚乐舒舒,
岁朝清供福有余。”
——张大千《题画诗》
张大千《岁朝清供图》
张大千的这幅清供图,一株山茶,一枝白梅,两者斜着交叉成三角形状,更加艺术化的是,一株摇曳生姿的水仙亭亭玉立,与山茶和白梅形成呼应,清雅之余更显别致。
丁辅之《岁朝清供》
这是金石画家丁辅之的清供图,与其他画家的风格略有不同。他的清供都是水果,题识用的是甲骨文,很有篆刻家的本色。
齐白石《岁朝图》
相比之下,齐白石老爷子的这幅《岁朝图》最生活化。有大红灯笼、佛手、鸭梨和爆竹,爆竹还有好几个品种,有大、有小,还有二踢脚,这老爷子童心未泯,真是服了。
他的岁朝图是最通俗、年味儿最浓的,也是趣味最足的,真是个老顽童。
今天除夕,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新岁之初,视点君为大家分享一组历代名家的《岁朝清供图》,供大家欣赏。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巳巳如意,蛇年吉祥!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真伪自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作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视点君删除。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