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少年追梦,格竹寻道。中年迷茫,龙场悟道。暮年坚守,天泉证道

文化   2024-09-08 21:35   北京  

王阳明是圣人,我们该怎么去了解他?
初品《传习录》,再结合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关于阳明生平再现,其一生大体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少年追梦——格竹寻道
年轻的王阳明对朱熹的理论极为崇拜,但也只是一知半解,拉了朋友去后院“格竹子”,希望能悟出什么来。两人一直盯着竹子看,朋友看了三天病倒了。王阳明自己坚持了七天,最后也倒下了。
这次失败对王阳明打击很大。他对朱熹的理学失望了,觉得不是理想之道。
青年的王阳明尤其迷乱。他翻开佛经,看看能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他新婚之夜撇下新娘,跟一个道士探讨养生之道。佛老之学,这些他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成了他青春期排解迷茫的思想试剂。
他的好友湛甘泉评价年轻的王阳明是“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青春,不也都是有许多茫然无序吗?

中年迷茫——龙场悟道
人到中年的王阳明,学养认知虽已积累很多,但从表面上看还是泯然众人的——官职不大不小,六品主事;学问不深不浅,还没有自己的学说;门徒不多不少,“铁杆”的也就三四个。无论怎么看,也没成为圣贤的一点迹象。
那他是如何突然开挂,突破中年的平庸,踢好了人生的下半场球呢?所谓福祸相依,王阳明仗义执言,被一手遮天的太监头子刘瑾打了个半死,然后扔到了贵州龙场。
那时的龙场完全是化外之地,野兽出没、瘴气肆虐。一个京官空降贵州,结果两日之内,官员、儿子、仆从全部水土不服暴毙,三具尸体都躺在王阳明面前。这就是他当时的生活环境。
王阳明在龙场三年之所以能活下来,就在于内心安宁从不忧伤。他克服了病痛、忍受了煎熬、超越了荣辱,但还未参透生死,没有突破生命中最大的困惑。他整日“端居澄默,以求静一”。直至有日半夜,他大呼大叫,高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他终于明白了,唯有打开自己,回到内心,才能追寻到圣人之道。自宋元以来,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理学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修炼上,得按着“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一步步格物致知,宛如打怪升级,这路径有点高不可攀。而到了王阳明这里,变成了向内求理,追寻自己内心的深处,就能达到圣贤之道,这明显便捷多了。
这一夜,影响中国思想历程数百年之久的阳明心学正式诞生了。

暮年坚守——天泉证道
他开始传播“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
因为朱熹讲的是“先知后行”——唯有认清了,才能去实践,是当时绝对的真理。而王阳明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但“知”和“行”如何合一?
晚年,王阳明终于在《孟子》里找到了“良知”这座桥,认为“良知”就是“知”和“行”的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只要人人抹去了遮蔽在良知上的那层壁障,就能致良知了。他建立了“以良知为本体,致良知为功夫”的路径,贯通了格物、致知与正心、诚意,使心学体系愈加完善。
王阳明的后半生较为顺风顺水。仕途上,他迅速升迁,从小站长成为朝廷的一方大员;功业上,他屡立奇功,多次剿灭叛乱,几乎战无不胜,成了兵神;学术上,他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儒,在军旅中或书院里不停讲学,南来北往的门徒越聚越多。
王阳明虽是圣人,但唯有将其看成和我们一样,年轻时有梦想、中年时会迷茫、老年时会坚守,那么他才能真正地走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因为你我在这纷杂世界里,懂了心学,更容易守住本心,懂得宁静,解除困惑,破除心中贼。少年读,能解青春无序的迷茫;中年读,能解人生半场的困惑;老年读,能解暮气沉沉的懈怠。
或许,我们还要记得,他曾经和我们一样普通,到五岁才开始说话,进士两次落榜,最后却活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这既是其心学实战成功的最佳例证,也是给我们人生之路的最好启迪。

文字转载来源 | 娄底政协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弘扬王阳明心学思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个人学习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