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的厨房,是“食物人类学”的田野 | 伦敦周记2

文摘   生活   2022-09-08 19:59   英国  


“和一个地方开始建立关系,大概是如何应付自己的一日三餐运转吧。”
我对安小安这样说。她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做奶茶经济的博士研究,刚好来英国开学术会议,我们喝了个咖啡。
“食物人类学”近年都成了显学。食物是我们人类耗费人生大量时间在上面的生活方式,有时大快朵颐,有时为之烦恼。
我在伦敦的头两个星期也是和食物的深度纠缠开始的。在一个基本上只有超市卖菜的国度,如何建立一日三餐的食物体系?
当我站在熟悉的 M&S 或者Waitrose超市,两年前英国的“买菜线路图”又重新回到我的脑中,提醒着我的身体去执行程序。但是两年过去,超市里并没有太多新意。
肉类常规选择有羊、牛、猪、鸡。这四者是按价格贵贱排列。在中国,价格谱系也差不多,但是羊肉在菜市场并不常见。这里的羊排或切好成片,或呈匙状,价格傲视其他肉类。通常4-5块肉一包,约500克,价格在10镑上下。同样规格的普通牛肉则为5-8镑。猪肉则为3-6镑。当然,猪肉往往只提供肉排、肉片、肉糜几种。猪内脏、猪脚、猪耳朵等等都是欠奉的。
(羊肉约400克,8.62镑,汇率1:8)
(猪肉比羊肉便宜一半吧)
一只整鸡在4镑左右,但肯定不是什么走地鸡了。鸡肉的其他形态也就是鸡胸肉和鸡翅了。鸡爪是没有的,不过在Waitrose可以看见鸡肝,价格很便宜,但我却有点不敢尝试。
水产最常见的只有虾仁,一般3镑多一小包。鱼只有片好的鱼排,整条鱼只有在waitrose才有,通常也只有Sea Bass(海鲈鱼)。但是那天我买到了一条Plaice,比目鱼的一种,“和多宝鱼(Turbot)是不同的。”售货员说。
当然最常见的鱼肉还是三文鱼,以各种形状切块,橙红橙红地在超市里摆上一片。
吃蔬菜则比中国选择少很多,最常见的绿叶菜是菠菜,基本上只剩叶子,斩草除根,一包300克左右的叶子,价格在1镑出头,约合10元人民币。然后就是我不爱吃的生菜(lettuce) 。此外还有白菜,一颗约20元人民币。然后就没有其他叶菜啦。
其他常见蔬菜类有西蓝花、土豆、花椰菜(比西蓝花贵一倍)、西红柿,好像也就这几种了,价格没有比国内更高。这里没有中式的萝卜,只有英国的芜菁(turnip),这两者外貌很像,味道却完全不是同一种物事。
过去这两周买菜,我们采用从2020年封城期间留下的传统艺能——带着行李箱去买菜。传统的小手拉车难以承担一家四口一周的消耗。实际上,我们每次也很难买够一周的量,一般三四天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一个26寸的行李箱就满了,还很重,需要步行10-15分钟从超市回来。
网上买菜探索我们才刚起步,这大概是源自于2020的伦敦封城记忆,Ocado等送菜时间段很难抢。抢不到时间就不能下单。中国人的送菜群,一般要80镑起送,买得太多一时也消化不了。
楼下开了一家Amazon Fresh超市,缓解了我们拉行李箱去买菜的频率。一些随手日用消耗可以就地解决。这家超市是我这次来了伦敦第一个最新鲜的冲击。只需要在App里亮出个人二维码,入门时扫一下,进入超市后拿到自己想买的物品,无需结账就可以直接walk out出门。据说采用的是摄像跟随技术,能够探测你进入超市之后的每个行为,从货架上拿下什么商品,即使放回去也没有关系。


(来自即刻的朋友找到的图片)


这样的黑科技让人有点细思恐极。因为有些货架看起来有点隐匿,而且摄像似乎多少也有死角吧。但到目前,我还没发生过结账时被多算还是少算的经历。倒是邻居在微信群里说的事情有点让人不安:他去买几瓶水,结果可能有人尾随他进去,专挑贵的酒拿,几个小时后账单发到手机上的时候,显示出了260多镑。
中国超市在伦敦的分布并不均匀。很多还是小型超市,买点麻油酱油调料可以,新鲜的肉类水产就不用想了。伦敦四五家大型中超,要么在唐人街,要么就在郊区。郊区那几家,实在是需要有车才能去买。但即使去市中心的唐人街,拉着箱子上地铁回家也够累的。
然而,英国超市的食材总会让人厌倦。空心菜、菜心、豆腐、甚至苦瓜和泰国大米都在向我招手。更不用说还有种种中国各地的米粉、粉皮、配料、零食等等。从2020年疫情开始,我就跋山涉水,地铁加公车跑到西北伦敦的大型中超去采购好几次,那里甚至可以买到龙虾等水产。如果你有怀旧情结,还可以买到中式的蒸笼、整套的福禄寿餐具等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物品。
中国超市也是“食物人类学”的田野。很多中国食物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带着不同的商号标签,经过不同的渠道,漂洋过海来到英国的超市里和我相遇。站在它们面前,你就会了解“食物人类学”这个学科的意义。
最让我有感觉的是家乡潮州的“粿汁皮”。这是一种用米制成的米皮,煮出白浆之后,配以猪肠、花生米、卤豆腐等食用,通常我要回潮州,坐在新安街的小店铺门口才能吃到。
红色的中文字样“粿汁”跳入我的视野。字体和颜色就可以看出潮州渊源,包装的背后写的是泰国生产。这一食物制作技艺早年由潮汕地区流出,传到了东南亚。我的乡愁也就这样经由海外潮人的生产,得到缓解。

我在伦敦的厨房里,用葱切成碎粒,自制煮粿汁必要的配料“葱珠朥”。英国超市的葱不是小葱,也不是大葱,这种中葱气味较淡,煎出来却还差强人意。
又一天,我在另一家中国超市里看到了“牛筋丸”的包装,原来是越南生产的。10几个卖4镑多,虽然是冰冻的,价格也算合理。买回来,配上马来西亚的炸蒜粒,以及终于买到的白萝卜,做了一碗汤。口感虽然一般,但是这样的食物景象在伦敦家中出现,瞬间也觉得世界变小了。
所谓settle,也是对食物价格消费体系的适应。在英国,餐厅的外食是最贵的,和“食”相比,这里的“衣”和化妆品会显得很便宜,甚至书籍都显得不那么贵。“行”方面,交通和能源则一直是很贵的。伦敦“住”的房价和租房,其实和上海差不多,但是宾馆价格贵不少。
四人在外饱餐一顿,基本上要100镑以上。如果选的是中餐,有时会担心踩雷,没有自己做的好吃。而如果是西餐,基本上也是意面牛排那几样,容易生厌。所以最值得外食的便是小众菜系和创意菜了,这种一般需要提前订位。

(昨天在斯坦福桥对面吃到一家”川婆婆“的肥肠面,味道不错,这碗含税要14镑)
研究和收藏了不少餐厅,发现东伦敦新的有趣的餐厅比西伦敦多很多,这就说明我们全家要浩浩荡荡地为吃饭跨越半个城市。这是我们接下来准备偶尔实践的食物探索了。





P.s. 这是一篇晚了一两周发的“周记”, 起先是我们去了格拉斯哥看朋友,回来后又忙着小朋友开学。他们开学后,我第一次有时间在伦敦街头闲逛书店。
9点钟荷兰公园的Daunt Books刚开门,我就是第一批顾客。手机里还有几十条来自国内的工作信息没回,我想处理,却又不想完全被占据。书店里有一把坐上去就吱吱呀呀的木头椅子。我找来几本封面看上去有意思的书看看,但是看英文书几页就很容易困。非虚构类还好,可以有理解的背景,看小说就有点“架空”,人物的对话不是很容易读得进去,觉得很口语。
这大概就是一种“三明治”式的“in-between"吧,内心的血脉还是中文的,但是中文世界的内容产出太受限制了。在国外,产出是自由的,但是语言上和我们没有亲近感。
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先从浮光掠影中,吸收一些养分,开拓一些中文世界没有的视野,最终还是要用中文在更广阔的语境做点什么,无论内容还是活动。就像这个非虚构工作坊,也是在伦敦的第一次。



固定推广我的播客,希望能尽快从伦敦更新节目



ThinkAge新气集
新气集 ThinkAge播客,荣获2020年度苹果播客编辑推荐。也是李梓新的写作自留地,创意写作Newsletter: xinwrit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