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道,少年龙树和几个伙伴,依仗自己学到的术法,夜入宫闱,纵情淫欲,后被国王发觉,随行伴党皆惨死于侍卫乱刃之下,只有龙树一人侥幸逃脱。
受此严重教训后,少年龙树方才醒悟,想到了释迦牟尼佛所说:“贪欲是众苦与祸患的根本,一切败德丧命之事,皆由此引起。”于是他下了皈依佛门的决心。龙树寻访到一座山上的佛塔,向一位沙门虔诚请求出家受戒。他在佛塔待了九十多天,读遍了所有经论,心不满足,但已无其它经文可得。
他辞师下山,又访寻到北印度雪山的一座佛塔,向一位老比丘恳求,求得了大乘经典《摩诃衍》;于是,他用心研究,三个月后,他又统统理解并背熟了,仍感不满足,于是就周游列国,搜集沙门的各种经论。
一路上,他还和诸外道及部派佛学者辩论,都辩不过他。他逐渐产生了骄傲,认为佛经较诸外道,其理虽然高明深奥,但亦不难穷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于是,他就萌生非分之想,别出心裁,欲另自立一派,广收徒弟,宣扬他的学说。
正在这时,有一位叫大龙的比丘,长髯突眼,目光炯炯,特来找他。对龙树说:“年轻的比丘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见,你的学识再高能超过佛陀吗?你且跟我到一个地方,让你看看大乘经典,你再下结论吧。”
于是,这位大龙比丘就把龙树领到一个深山的石洞,入洞数步,豁然发现,这竟是另外一个世界,殿宇金碧辉煌,清静雅致。老比丘把他领入龙宫,打开一个个玉石宝库,里面藏着数不尽的稀世经典,宝库里发出阵阵幽香。大龙比丘说:“年轻人,这下够你读了吧?”龙树忙不迭地贪婪翻阅,说道:“长老,我太感谢你了!”
这下龙树是真的被深深折服了,这里的藏书比过去读到的多百倍千倍,甚至万亿之倍,义理也是更加的精妙深奥,他如饥似渴地昼夜阅读,不明之处随时就向大龙菩萨请教,视野顿时开阔,心量也开始谦虚了。
当时有一位婆罗门教的外道行者,精通咒术,因心生嫉妒,欲与龙树尊者比较个高下。他奏明国王,请王以观究竟。国王规劝他:“我看你虚心一点吧,龙树已是一位得道高僧,和多年前大不同了,神通智慧,广大无碍,你为什么不能容他呢?”婆罗门说:“陛下被他巧言迷惑了,我谅他没有什么真本事,如若不信,看我们比试吧。”国王见他固执,只得准奏。
两人对弈当天,国王与龙树尊者先后坐在宫中宝殿之上。婆罗门行者后到,他见国王如此尊重龙树尊者,心中更是不悦,便于殿前立即作法,只见现出一个广大洁净的黄金池子,水波粼粼,中央升起一株千叶莲花,那婆罗门高坐其上傲慢地说:“龙树,你看我坐在莲花之上,宛如天神,而你屈居地下,卑微可笑,你敢与我莲上的大德智人辩论吗?”
龙树尊者也不答言,从容地离开座位,用咒言化作一头庞大的六牙白象,自坐其上,绕黄金池子一周;然后举步池中用象鼻把那婆罗门高高举起,摔于地下,莲池与白象瞬间隐去,惟见那婆罗门腿折腰伤,一副可怜之相。
据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介绍:龙树菩萨在晚年曾无意间制作成了一种长寿之药,过百年后还不见衰老,于是,龙树把药赠与了国王,国王因此也得到与龙树菩萨一样的寿命。
不过,这可把具力太子给急坏了,对母亲说:“这样下去到哪一年,我才接位成国王啊?”母后说:“你父亲与龙树菩萨同命同岁,你去找龙树菩萨,就说佛教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可舍,连生命也可施舍。如今人们尊称您为菩萨,你就去求他施舍性命吧。”
具力太子听后,就来到龙树菩萨跟前,跪下求道:“龙树菩萨,我不幸得了一种疾病,非人脑不能医治,如今升平时代,到那里去觅人头啊,只有求菩萨施舍了。”龙树菩萨知道王子的来意,说道:“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只是你父王也不能长久了,你要负不孝之罪啊!”王子不吭一声,只是叩头。
于是,具力太子遵言而行,取了一根吉祥草,吹了口气,果然如愿割断了尊者的头颅。此时,只见殷红的鲜血化为了白色的乳汁,龙树菩萨的头颅吟出了振聋发聩的一段自白:“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
具力太子担心头颅会重新复原,便将其扔到了一由旬以外的地方。因为龙树菩萨已成就果位,所以其法体与头颅都化为了顽石。令人惊讶的是,法体与头颅不但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风化,而且因岁月的递增,二者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缩短。等到将来重新复合之时,复合后的新法体就会像龙树菩萨住于尘世一般,对众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利益。
龙树菩萨还培养了举不胜举、出类拔萃,对佛陀所宣说的了义不了义之八万四千法门,在以无垢理证善加辨析之后,能够受持与弘扬准确判别佛陀密意旨要的持法意子。其中公认的有四名意子与三名近意子,一共为七名主要弟子,其中名气最大的便是——“马鸣菩萨”。
龙树菩萨住于世间长达六百年之久,在住世期间,为佛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求法、弘法、破邪、显正,作风皆极为强势,折服无数外道,度脱他们到释迦牟尼佛的甚深了义的正法之中。在他一生中,层出不穷地栽培出了遍布四海的弟子,堪称——“第二释迦”。
2023.12.08
牧雲搁笔於弘法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