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和组学技术的发展,构建 AI 虚拟细胞(AIVC)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模态、大神经网络的模型,能够模拟分子、细胞和组织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为生物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这篇发表于《Cell》的论文主要讨论了构建 AIVC 的相关问题,包括其定义、功能、构建方法、数据需求、模型评估、可解释性以及开放合作的重要性等。
AIVC 的定义与功能
通用表示(UR):AIVC 能够整合跨物种、模态、数据集和上下文的生物数据,形成通用表示空间,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状态,预测新状态,为细胞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提供支持。
预测细胞行为与理解机制:通过训练多源数据集,AIVC 可模拟细胞对各种信号的响应,预测细胞状态变化,揭示分子机制,减少假设空间,辅助实验验证。
虚拟实验与数据引导:AIVC 可进行虚拟实验,模拟难以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筛选扰动因素,指导数据生成,优化实验设计,加速对生物学的理解。
构建 AIVC 的方法
多尺度基础模型:AIVC 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基础模型组成,包括分子、细胞和多细胞尺度的表示,通过虚拟仪器(VIs)操作这些表示,实现对细胞生物学的模拟。
数据整合与表示学习:整合不同模态的数据,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成像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嵌入表示,保留生物实体间的关系。
模型架构与技术应用:运用多种 AI 技术,如 Transformer、CNN、扩散模型和 GNN 等,构建不同尺度的模型,捕捉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实现细胞行为的预测和模拟。
数据需求与模型评估
数据需求:构建 AIVC 需要广泛的数据,包括不同物种、领域和模态的数据,同时兼顾数据的多样性、质量和时空尺度,以捕捉生物系统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
模型评估:建立全面的基准测试框架,评估 AIVC 的泛化能力、新生物学发现能力,考虑模型在不同环境和任务中的表现,以及对分布外数据的处理能力。
可解释性与交互性
可解释性:尽管 AIVC 可能无法构建完全机制性的模型,但应努力提高其可解释性,通过揭示多尺度相互作用,为治疗干预提供依据,生成机制性假设,推动对模型预测的理解和验证。
交互性:构建交互式层,利用 AI 代理(如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虚拟研究助手),为不同专业水平的研究人员提供直观的界面,帮助他们有效理解和利用 AIVC 的预测结果。
开放合作的重要性
数据资源与标准:开放数据资源和制定数据标准是关键,确保数据的多样性和质量,反映人类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为 AIVC 的训练和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协作平台与验证策略:建立协作平台,促进细胞建模的合作与共享,共同开发和改进 AIVC 模型;制定统一的验证策略,确保模型的生物学准确性和实用性,加速研究进展,连接全球科研力量。
前景与展望
科学过程变革:AIVC 有望彻底改变科学研究过程,通过虚拟模拟为生物医学研究、个性化医疗、药物发现、细胞工程和可编程生物学带来突破,促进对生物过程的统一理解。
跨领域融合与创新:AIVC 将计算机科学、AI 技术与生物学相结合,使科学家能够将细胞视为信息处理系统,推动对细胞和分子系统的编程与设计,加速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开放科学推动进步:倡导开放科学理念,鼓励数据、模型和基准的共享,营造持续改进的科研环境,促进跨领域合作,开启科学探索与理解的新时代,有望解开细胞的诸多奥秘。
以上,同时附上原文论文,请阅读原文。
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人工智能驱动的合成生物途径设计工具:
人工智能驱动的酶挖掘和优化设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