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漫游指南

旅行   2024-08-29 06:58   天津  


绍兴丨乌篷船里摇啊摇

走,去绍兴东湖景区

走,去绍兴鲁迅故里

走,去绍兴柯岩风景区

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绍兴,在历史上称会稽、山阴,南宋改为绍兴府沿用至今,自春秋建城已2500多年,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

上古大禹治理水患,地平天成,会诸侯于茅山(今会稽山);春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越大夫范蠡督建城郭;汉代会稽太守马臻以血肉之躯筑就800里鉴湖,又经过历代越人开石铺路,疏理河道,逐渐形成了“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迤逦自然山水和“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于街水纵横”的城市格局。


绍兴古城古朴、宁静、人文、热血、浪漫,以城内耸立的三座翠山为证;以《兰亭集序》《钗头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证;以古轩亭口秋瑾烈士纪念碑为证;以一座座名人故居为证;以凭栏怀古的水城门为证;以默默屹立的古桥为证;以禅意佛境的寺庙为证;以渔船晚歌的鉴湖为证……

环城河、水巷萦绕着古城,乌篷欸乃轻盈如墨色精灵,长满青苔瓦松的老台门粉墙黛瓦,屋檐下油亮的酱肉鱼干,恬静古朴的老街、老屋、石桥、河沿,还有委婉的越剧、甘醇的老酒……这就是绍兴,带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和水乡风情,一砖一瓦都凝结着水乡古城悠悠的发月和沧桑。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空气和气息,要体味绍兴古城铅华洗尽之美的细节,漫游是寻访它的最好方式。

旅游景点

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为一历史街区,1881年鲁迅光生诞生在街区都昌坊口周家台门,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景区主要包含鲁迅故居、鲁迅祖居、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百草园、长庆寺、土谷祠、恒济当铺等历史人文景点。


兰亭



 兰亭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于此,并乘兴挥就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从此被世人尊为“书圣”,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

它由鹅池、小兰亭、流觞亭、曲水流觞、御碑亭、右军祠、兰亭江等组成。景区右军祠内有历代文人习书《兰亭集序》拓本,传说《兰亭集序》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陵墓,成为千古之谜。



大禹陵



大禹陵是我国上古治水英雄、夏朝缔造者大禹的归葬地,位于绍兴东南郊南镇会稽山内,景区由禹陵、禹祠、禹庙等组成,气势宏伟,历代皇帝每年均派使臣官祭大禹。

宛委山位于大禹陵东面的阳明路上,此处青山翠谷,溪湍鸟鸣,如世外桃源,传说是大禹授金简玉书之地,每年3月的樱花节在此举行。香炉峰自然生态优美,位于大离陵南侧,炉峰禅寺为其主景,该寺佛教历史悠久,始于南朝。


东湖



东湖原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从汉代起,石工相继在此凿山采石,逐渐形成险峻的悬崖峭壁和沉幽深潭。后经陶渊明第四十五代孙清本会稽名士陶浚宣的营建,终使东湖成为融秀、险、雄、奇于一体的江南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


沈园



沈园又名沈氏园,为宋代私家花园。南宗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曾在此邂逅,陆游威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园壁间,后唐琬和《钗头风·世情薄》词一厥,情意凄绝,不久悒郁而逝,沈园也因这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被载入典籍。

每晚“沈园之夜”堂会演出在园内双桂堂进行,剧目以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钗头凤》为主线,用地方戏曲的形式演绎那段凄婉的爱情。



青藤书屋



青藤书屋是我国明代著名艺术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地,青藤画派的发源地。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称其为“光芒夜半惊鬼神”的旷世奇才。景区内有天池、青藤、书屋、自在岩等旧物。


八字桥



八字桥,始建于南宋,桥阶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身石材构建粗犷,结构奇妙,雕刻精美,被誉为古代的立交桥。八字桥及八字桥历史街区为浙东古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府山



府山是2500年前越国大臣范蠡督建的勾践小城所在,为当时越国的王城,也是宋代临时皇宫驻地。

府山又名种山、卧龙山,旧时府治据东麓,俗称府山,内有越王台、越王殿、飞翼楼、文种墓、风雨亭、雷公殿、清白泉、摩崖石刻、千年古柏万年松化石等景点,府山文化历史悠久,是闲步休憩的好去处。府山公园西南还建有范大夫祠。


仓桥直街历史街区



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为绍兴城内八大历史街区之一,毗邻府山,北起宝珠桥,西至凤仪桥,全长约1.5公里,为城内最长历史街区。其间穿插古桥5座、各色台门43座,纪念馆、庵堂、老字号等多处。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马太守庙


马臻,字叔荐,东汉年间任会稽郡太守,主持兴建了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鉴湖,因得罪了豪门权贵被朝廷处以极刑,老百姓在鉴湖旁边修建了太守庙和墓,祭祀永怀,马臻也被誉为“鉴湖之父”。


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全称大通师范学堂),由民主革命先驱徐锡麟、陶成章于1905年在此创办学堂,这里成为光复会在浙江地区的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当时培养革命志士的军事学校。

1906年徐锡麟赴安徽从事革命活动,大通学堂由秋瑾接办。1907年徐锡麟在安徽起义失败,惨遭杀害,清军包围学堂,秋瑾被捕,秋瑾在对堂时慷然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并在两天后慷慨就义于城内轩亭口,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幕。


徐锡麟故居



故居位于东浦镇孙家溇,是一处清代台门建筑,里面展示了徐锡麟革命历程及故居当年生活的场景。故居所在的东浦镇是一个美丽的水乡小镇,有诗曰:“连宵春雨长鱼虾,丝柳红窗卖酒家。几曲栏杆多枕水,画船间系夕阳斜。”小镇处处给人恬静和秀气之美。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共五进的台门式建筑。少年时代的秋瑾曾在此读书习文,练拳舞剑。1906年自日本回国直到牺牲前夕,这里又是她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物和遗迹。


周恩来祖居



周恩来祖居是周恩来总理先辈们的世周恩来租居居之地,为一处明清风格的台门建筑,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周恩来总理祖上周懋章妻王氏寿至百岁,浙江巡抚特送“百岁寿母之门”匾额一方,故旧称“百岁堂”。周恩来祖居集祖居、故居、纪念馆(风范园)于一体。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伟大教育家。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就诞生于此。故居是一座富有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院落,蔡之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均在这里度过。


安昌古镇



千年古镇安昌,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水乡古镇,安昌老街有三里长,店铺毗连,楼廊相接,各式样石桥横跨小河,乌篷欸乃,行人熙攘,江南水镇风貌风情原汁原味,每年安昌腊月风情节在这里举行。



漫游古城

嬉嬉老街



“一河一街”或“一河二街”是绍兴水街的特色。绍兴古城有八大历史街区,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主要历史街区有仓桥直街、八字桥直街、书圣故里、鲁迅故里等等。其中仓桥直街历史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斑驳的马头墙披着诗般的爬山虎、临河的河埠头荡着生活的涟漪、遗韵犹存的老台门粉墙黛瓦、小河流淌、轻盈的鸟篷船穿梭其上、石板路与石桥穿插其间………构成了老街唯美的江南生活画卷和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

古城多小巷,许多名人故居就隐于那窄窄的弄里,小巷是绍兴人生活的一部分,闲坐、晒太阳、纳凉,当地人亲切称之谓“弄堂”。

每条弄堂又各有特色,最狭窄的弄叫庙弄,位于西小路,仅容一人通过;最有诗意的弄是洋河弄,位于沈园内,“满城春色宫墙柳”或许指的就是这里;最具有争议的弄是吕府的马弄,有说该处专作牵马用,有说空间分割用;名字最好听的弄叫香芬弄……


跄跄台门



 绍兴的台门犹如北京的四合院,是很有特色的地方传统建筑,“台门遗韵”是绍兴古城一景。

绍兴的台门,格调淡雅,自然古朴,造型独特,在江南宅地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建筑上,有过渡空间(台门斗),功能区用“进”来区分,中间用“天井”贯联。旧时根据富贵程度分三进、四进、七进不等,多为石库台门和竹丝台门。台门虽非雕梁画标却穿插了砖雕、木雕、石雕,极具艺术价值。

绍兴台门的名称,有以官衔命名,如探花台门;有以姓氏命名,如冯家台门;有以店名命名,如当铺台门;有以建筑方位命名,如朝北台门。

台门多有典故,或幽静、或雅致、或气派,别具一格。谣曰“绍兴城里五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可见绍兴台门之多。

台门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天井是小孩玩耍、左邻右舍聊天、做家务、纳凉的集中去处。或许是老台门里一棵石榴树或一口水井亦或是一把旧竹榻,伴随着深深的记忆和趣味留在了每个绍兴人的心中。


咪咪老酒



绍兴黄酒俗称老酒,又叫花雕酒,是世界三大古老酒种之一,在绍兴已有两千多年的酒文化史。黄酒“汲鉴湖水为酒中血”,经过漫长的发酵和陈化,其色如琥珀、其香浓郁、其味醇厚。

古城绍兴的生活就如老酒酝酿一样慢慢悠悠,咪着老酒,喊上几句高亢的地方戏曲就自然成了绍兴人生活的一部分。王羲之“曲水流觞”使黄酒氤氲了文雅之气;金庸小说的“女儿红”使黄酒凭添了几分侠气;越王勾践“以醪投河”使黄酒彰显豪壮之气;“红酥手,黄藤酒”使黄酒渲染了刻骨铭心的爱情……老酒已与绍兴浑成一体。

当地人喝黄酒也有讲究,下酒菜叫“过酒胚”,并用小口酌,冬天温酒要用爨筒,绍兴人用“走过三江六码头,吃过爨筒热老酒”形容一个人见过世面。在绍兴,开酿做酒要祭酒仙、小孩满月要喝“剃头酒”、婚庆娶嫁要喝“喜酒”、高堂做寿要喝“寿酒”、年关祝福拜祭要喝“散福酒”……一切都离不开浓郁的黄酒。



拜拜庙神



绍兴历来高僧辈出,名刹林立。“十庙百庵八桥亭”是对其形象的描述,每到农历二月十九等佛历日各大寺庙庵堂香火旺盛。绍兴人素有吃斋饭、宿山、拜佛求签、许愿心的宗教习俗。

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年间,英国、法国传教士,先后来绍兴传播天主教、基督教。市区八字桥直街及东街大坊口还留有天主教、基督教教堂各一所,每逢周日,教徒会在此做弥撒或礼拜。

道教,始于东汉末年。明、清时期,道教活动渐次衰微,民国初期,已呈颓势,道观几近废圮。在绍兴众多台门斗上悬挂照妖镜、剪刀、八卦图、符咒等或许就是往昔道教在绍兴的遗留吧。在会稽山区的宛委山留有道家十大洞天之一的“阳明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南的禹庙和城西的马太守庙。两位治水英雄的功德和精神为历代绍兴人传颂和效仿,以庙永祭,千古不绝。


坐坐乌篷



 水城门、护城河、水街、水中乌篷、水上石桥等构成了绍兴古城独特的城市景观。老街贴着水巷蜿蜒、古桥镶嵌于河面、叶叶乌篷漂于水中、老房子粉墙黛尾倒影其上、散发阵阵涟漪的河埠头、水巷缘缓地流淌着,述说她的悠闲。

水巷交通工具“乌篷船”亦称“脚划船”,一度是绍兴城内“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交通工具。乌蓬船通身漆黑,上置竹编瓦篷,且绍兴人“黑”念“乌”,故得名。

旧时乌蓬船船头雕刻有似虎头形象的动物“鹢”,以保行舟安全。传说越王勾践起兵伐吴,利用隐蔽性强的黑色小船快速进军吴国而大胜,之后乌篷船也在民间广泛使用。乌篷船船体小巧,划船的方式十分奇特,为“手划脚躅”,晃晃悠悠,穿梭于水巷之中,坐乌篷船是体验绍兴水乡风情必不可少的项目。



看看戏文



绍兴人看戏曲表演曰“看戏文”。绍兴的地方戏曲包括越剧、绍剧、莲花落、鹦哥戏、目连戏等,或委婉、或高亢、或乡土,表演形式有社戏、堂会、折子戏等,其中越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的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红楼梦》《碧玉簪》等;绍剧的代表作有著名绍剧猴戏表演艺术家六龄童主演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我国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旋律根据越剧原作改编,越剧《梁祝》也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闻名海外。在绍兴传统习俗中,某家有婚嫁、寿辰之类大事都会搭戏台请戏班子演出,左邻右舍都会过来凑热闹,场面颇为壮大。

社戏台在绍兴又被称为“河台”“万年台”,有一个《三江戏台题联》的民间故事,徐文长(徐渭)仅用两个字写成“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这副妙趣横生的对联,巧妙地利用方言谐音快读生动描述了演出时台上台下热闹场景。


靠靠石桥



“一大木桥,二凤仪桥,三三脚桥,四螺蛳桥,五鲤鱼桥,六福禄桥,七蕺望桥,八八字桥,九酒务桥,十日晖桥”,这是绍兴古城内久为流传的一首童谣,形象地描述了绍兴城内水道交错、石桥纵横的情景。

绍兴古桥众多,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有,姿态万千,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故绍兴又有桥梁博物馆之称。

其中八字桥为存世少有的宋代古桥梁之一,被古建专家陈从周先生称之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古城西北有座古纤桥,又称运道塘,始于春秋成于唐,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也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其间连有太平桥、荫毓桥、极桥等古桥,连绵数公里,堪称桥梁中的“长城”,为古代桥梁史上的孤品。


吃吃风味



(这一part是平平无奇的报菜名)

 西施豆腐;干菜毗肉;茶油鱼干;腊肉蒸笋;霉苋菜梗蒸豆腐;霉千张蒸肉;糟鸡;绍式小扣;扎肉;素烧鹅;绍三鲜;如油小攀;臭豆腐;茴香豆;候口小笼;生煎包子;干菜烧饼;绍兴香糕;胖米胖;面粑粑;萝卜丝饼;木莲豆腐;梅糕;甜酒酿;大饼油条。


访访故居



 绍兴名人众多,名人文学家袁宏道曾说:“绍兴士比鲫鱼多”。绍兴自唐代以来,共有文武进士两千多名,文武状元二十多名,大禹、越王勾践、马臻、王羲之、贺知章、陆游、徐渭、蔡元培、秋瑾、周恩来、鲁迅……他们都曾在绍兴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彰显了古城的人文气息。

在古城不大的地方,名人故居、名人遗迹之多,密度之大堪称奇迹,现存的故居故宅包括王羲之故居、贺知章行宫、徐渭故居、王阳明故居、明代宰相吕本故宅、哲学家刘宗周故居、史学家章学诚故居、金石学家杜春生故居、姚启圣故居、鲁迅故居、秋瑾故居、周恩来祖居、蔡元培故居、数学家陈建功故居、文史家范文澜故居……它们如星星点点,闪耀在古城的历史长空中,你可以在绍兴古城追寻他们的身影,感悟他们的思想、人生,感受古城的人文魅力。

英仔的旅行日记
走,一起去旅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