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基于快速异源配准的高分辨率SAR影像海岛区域正射校正(视频)

学术   2024-06-26 10:01   北京  

点击蓝色“雷达学报”关注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  遥感影像配准 /  正射校正 /  光学SAR配准 /  海岛区域 /  海岸线矢量  



电脑端视频播放地址(雷达学报b站学习平台):

论文短视频 | 基于快速异源配准的高分辨率SAR影像海岛区域正射校正



背景介绍




海岛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性,已成为生态保护、灾害预警、资源调查等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且部分区域位于敏感地带,因此,不受地域限制的遥感观测技术成为研究海岛区域的主要手段。光学遥感卫星由于云层和天气的影响,难以及时获取所需的高分辨率影像。相比之下,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由于其主动发射脉冲信号并利用物体反射的雷达波信号生成图像,具有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图像的能力。近年来,由自然资源部主持建造的高分三号及其02/03星作为海洋业务卫星,能够获取高分辨率、多极化、大幅宽的海陆观测数据。通过卫星组网运行,这些卫星提高了重访频率,满足了海岛区域快速变化情况的监测需求。

正射校正是遥感观测应用中的重要基础步骤,它通过消除定位误差,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将斜距影像映射到地理参考系统中。传统的SAR正射校正依赖于角反射器作为控制点,但这种方法在海岛区域的布设上存在困难。随着异源配准技术的发展,基于光学底图的SAR影像正射校正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异源配准技术主要关注陆地场景,对海岛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海岛区域的SAR影像因其特殊性,为异源配准和正射校正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海岸线受运动海浪的影响,难以进行精确的海陆分割;同时,如果卫星MGC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影像出现过饱和或欠饱和现象,这将显著增加与光学影像之间的辐射差异。下图展示了这些挑战。

图1 海岛区域SAR影像特点给异源影像配准带来了新的困难



团队工作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向俞明副研究员、尤红建研究员团队对结合遥感成像机理的异源影像配准及正射校正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向俞明副研究员、尤红建研究员团队
在结合遥感成像机理的异源影像配准领域,课题组提出了基于成像机理的一致性稳定特征提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光学与SAR影像的稀疏特征匹配、密集匹配、模板匹配以及大幅宽影像配准任务中。此外,课题组还构建了相应的异源匹配数据集及高精度验证集,同时将相关的配准算法和构建的数据集进行了开源,以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基于异源影像精确配准方法,课题组同时也对后续的正射校正、区域镶嵌、联合变化检测等遥感应用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针对海岛区域SAR影像正射校正需求,课题组进一步对海岛SAR影像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设计了一种光学与SAR异源影像的快速配准算法,然后利用光学参考底图自动提取控制点,实现了海岛区域SAR影像的正射校正。

图3 课题组在结合遥感成像机理的异源影像配准及正射校正方向的相关研究成果

该工作已发表在《雷达学报》网络优先出版的论文“基于快速异源配准的高分辨率SAR影像海岛区域正射校正(向俞明,滕飞,王林徽,焦念刚,王峰,尤红建)




论文介绍




本文提出的算法流程如下图所示。首先,在SAR地理编码影像与参考底图的三维特征立方体上执行逐像素匹配,以获取全局匹配点。随后,结合海岸线均匀采样点,对匹配点进行精细化处理,以获得均匀分布的控制点,进而用于校正SAR影像。

图4 本文算法流程图

在全局匹配阶段,首先构建跨域一致性强的全局结构特征作为匹配对象,然后设计基于海陆分割掩膜的逐像素匹配来解决初始几何误差较大的情况,并将搜索范围限定在岛屿区域,排除了海杂波引入的干扰。在局部匹配阶段,首先构建区分性强的局部结构特征,然后利用GPU加速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的局部模板匹配,在全局匹配点的基础上海岸线均匀采样点以增强匹配点的均匀分布特性。

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四个不同海岛区域的高分三号和海丝一号SAR影像上进行了验证,在所有测试区域的匹配点数量均达到了1000个以上,且点位分布均匀,有效覆盖了海岛的各个方位,利用这些匹配点能够精确纠正整个海岛的定位误差。最终生成的正射影像定位精度优于10米,整景处理时间优于20秒,在高性能服务器上,本算法的处理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显示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图5 论文方法性能对比实验
图6 四个海岛区域的校正结果与光学底图叠加显示图



作者简介




向俞明,博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SAR影像配准、异源遥感影像配准、遥感影像三维重建。

滕飞,博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SAR成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王峰,博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多源遥感影像精细化处理。

尤红建,博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SAR影像配准、遥感影像几何精准处理。

了解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

相关阅读

重磅 | 首届雷达学术前沿大会(RAFC 2024)第一轮通知
【成果】多策略ATLAS数据优选与影像匹配相结合的SAR高程控制点提取(视频)
【成果】阵列激光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视频)
【成果】基于地形辅助的无人机载InSAR图像分区配准方法(视频)
【成果】多波段FMCW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FMCWR-1.0)及高分辨微动特征提取方法(视频)
学术报告 |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海洋风场波浪场(视频)
学术报告 | 雷达遥感预训练大模型(视频)
未来之星 |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配准研究(视频)
未来之星 | SAR影像配准及应用(视频)
博士论坛 | 融合光学和SAR影像的城市不透水面提取(视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发布!《雷达学报》位列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类第一位

编辑:袁家雯

审核:胡兴旺 高山流水
指导:贾守新
声明
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雷达学报》。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雷达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


雷达学报
一流雷达学术平台! 雷达人—— 前进路上的伙伴, 才华展示的舞台, 思想碰撞的圣殿, 沟通交流的纽带, 共同书写雷达未来的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