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一片牽動著所有國人情感的土地
它的歸途總是萬眾矚目
卻很少有人追問
台灣島,從哪裡來?
今天,我們將抛開人群紛擾
以地理視角
從一次次山呼海嘯中
尋找問題的答案
(請橫屏觀看,台灣電閃雷鳴的夜晚,攝影師@馮業輝)
▼
洪荒海島
如果全面了解台灣
你會發現它的地貌特徵
堪稱極簡
兩句話便能概括八成
島嶼東部高山林立
(落日將雪山染為橙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島嶼西部一馬平川
(台灣西部,井仔腳鹽田,攝影師@吳賢賓)
▼
而剩下未能被概括的兩成
正是我們解開謎題的關鍵所在
這部分特別的區域
靠近台灣島東緣
是一條在高山夾峙下
從北向南一掠而過的狹長谷地
它全長約180公里
北起花蓮、南抵台東
因而得名花東縱谷
(台灣區位與地貌示意,地圖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谷內良田遍布
民宅、道路排布井然有序
加之空氣清潤、風景秀美
如同遠離塵囂的桃花源
然而這份靜謐卻只是表象
(請橫屏觀看,高山腳下的花東縱谷,陽光穿透雲層灑向田野與民舍,攝影師@看看風光)
▼
縱谷一帶地震頻發
周圍的海岸與山地
還時常遭受著海嘯、山體崩塌等
眾多災害的突襲
這一切的根源
需要追溯到地下萬米深處
在那裡
兩大板塊正在激烈較量
一邊是菲律賓海板塊
潛伏水下向西挺進
另一邊的南海洋殼
作為歐亞板塊的代表正面迎擊
(台灣周邊板塊交錯格局,地圖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南海洋殼下沉彎折
俯衝至菲律賓海板塊以下
而菲律賓海板塊如同一把堅韌的鋼刀
將歐亞板塊上的一部分岩石生生刮下
並堆積在板塊的交界處
形如三角形的楔子
我們將其稱作增積楔
今日台灣的主體
便由增積楔所構成
(增積楔產生原理示意,製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
但另一些不屬於增積楔的部分
也在台灣島的誕生之路上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今在台灣本島之外
還散落著許多較小的島嶼
其中綠島以精致的海島風光
吸引著眾多遊客
但它卻不是增積楔的產物
而是一座海上火山
並且像綠島這樣的火山
不是一座
也正是這些火山的存在
才讓台灣有了今天的模樣
(俯拍綠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在增積楔形成的同時
不斷向地下俯衝的歐亞板塊
受熱熔化成為岩漿
並拉伸著上部的菲律賓海板塊
使其出現薄弱地帶
隨後地下岩漿上湧噴發
呂宋火山島弧就此誕生
(火山島弧成因示意,製圖@劉志鵬&謝統凱/星球研究所)
▼
接著
這條火山島弧
又與菲律賓海板塊一起向西漂移
最終在650萬年前
以傾斜的角度與增積楔相撞
海底的增積楔受到劇烈壓縮
加速隆升透出海面
最初的台灣島由此誕生
(星空下的中央山脈,億萬星辰在漫長的時光裡見證著台灣成長的每一步,攝影師@馮業輝)
▼
而呂宋火山島弧北段上
月眉、奇美、成廣澳、都籣山
四座古火山也與增積楔拼接在一起
成為台灣島最東部的海岸山脈
(海岸山脈一角,攝影師@胡添龍)
▼
但到這裡
台灣島的誕生之路
才算剛剛鋪開
它還將繼續在這場硬核碰撞中
從一座小島蛻變成為真正的寶島
高山之島
在板塊推進的巨大壓力下
增積楔隆升成為高山
同時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斷層
這些斷開的山體
上升的速度與程度不再統一
於是逐漸形成了四列
幾乎平行排布的南北向山脈
它們與身為火山的海岸山脈一起
占據了台灣近2/3的面積
(台灣島五大山脈分布,地圖制圖@陳志浩/星球探究所)
▼
最東邊
雄偉、寬厚的中央山脈縱貫全島
位列台灣五大山脈之首
(日出時分,雲霧縈繞的合歡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與中央山脈南段緊緊相連的玉山山脈
雖為台灣最短山脈
但它的主峰卻以3952米的高度
成為台灣制高點
因此台灣雖地處溫暖的北回歸線附近
卻也因為山勢夠高
而讓歌詞中所描繪的
“玉山,白雪飄零”
照進現實
(積雪的玉山主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此外
還有最北端的雪山山脈
(在武陵農場望雪山山脈,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最西端的阿里山山脈
(阿里山中勞作的人們,攝影師@陳碧信)
▼
一座高過一座的山峰
也一再刷新著華東最高峰的紀錄
在大陸一側
海拔2160米的黃岡山已傲視群峰
但在台灣一側
超過200座3000米級山峰
超過50座3500米級山峰
不僅打破了中國東部高山罕見的局面
也讓台灣成為了世界上
高山最密集的島嶼之一
(高樓林立的台北市背後群山躍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高山的長成
讓台灣無須再畏懼
漲落不定的海潮會將它淹沒
島嶼四周
水何澹澹
但即便是再大的海浪
於山島竦峙的台灣而言
也只猶如一點浪花
(新北市海岸邊的浪花,攝影師@老J)
▼
而高山帶給台灣的
不止是這份孤懸海上的底氣
如果我們將台灣看做一個平面
它南北最大跨度約400公里
僅相當於海南至澳門的直線距離
單調的亞熱帶氣候足以覆蓋全島
但高山拉升的縱向空間
卻讓台灣將熱、溫、寒三種氣候
一並攬入懷中
這相當於把海南至黑龍江
近5000多公里上的變化
10倍濃縮後塞進台灣
因此更多樣的生命
也將有更多的機會
在這裡找到最恰好的包容
(請左右滑動觀看,台灣多彩生靈,攝影師&圖片來源@张程皓&鄭聲&吕子昊&视觉中国)
在海拔最低的海岸邊
土壤貧瘠
肆虐的海風終年不斷
但台灣沙樸、黃槿等樹種
以極強的耐鹽堿與抗風能力
在海岸邊鋪滿翠綠
形成獨特的海岸林
(在礁石上生長的海岸林,攝影師@蔡弘浩)
▼
在海拔200米之下
年均氣溫可以維持在25℃以上
生命的活力在溫暖的環境中
被極大限度地激發著
白榕、桑樹、瓊崖海棠等闊葉植被遮天蔽日
大樹之下陰郁昏暗
一些耐陰的草本與灌木見縫插針
共同建構出繁茂的熱帶季雨林
(低海拔處的植被極具熱帶風貌,攝影師@邵一展)
▼
海拔繼續往上
在不同的氣候下
闊葉林、針闊混交林
針葉林、高山寒原依次出現
極富秩序地完成了這場“登山接力”
(台灣植被帶分佈示意,制圖@張琪/星球研究所)
▼
其中在海拔3500米之上的高山寒原帶
不僅年均氣溫低於8℃
還有大風、強日照讓環境更加惡劣
因此植被最為堅韌
玉山杜鵑等低矮灌木艱難紮根
等待開花的季節到來時
用儘全力在雲層之上怒放
(在山頂盛放的玉山杜鵑,花朵與蒼勁的山峰組合出了剛柔並濟的美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與此同時
高山之下
一切也正繁盛
煙火原野
事實上
存在於山海中的台灣島
對於多數人而言的確陌生
反而是
日新月異的行政中心台北
(台北鱗次櫛比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輛、往來不停的班機,攝影師@王健宇)
▼
港口都市高雄
(城市之外的海面上,幾艘貨船正等待進港,攝影師@陳碧信)
▼
台灣第一個城市
底藴深厚的台南
(鹿耳門聖母廟上空綻放的煙花,攝影師@馮業輝)
▼
松弛浪漫的墾丁
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台灣
才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台灣
(墾丁海岸邊的彩色房子在晴朗天氣中顯得更加燦爛,攝影師@吳賢賓)
▼
儘管它們大多分布在低矮開闊的區域
卻依舊脫離不了高山的惠澤
台灣四面環海
夏季的西南季風
冬季的東北季風
以及頻發的颱風
為它輸送著源源不竭的水汽
(連綿不斷的雨和在雨中撐傘前行的路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幾列如屏障一般的大山
不僅能砍走颱風的部分威力
也順勢攔截了大量隨風而過的水汽
化作年平均超過2500mm的降雨
在部分地區
年降水量甚至超過4000mm
約等於福建年平均降水量的兩倍
(墾丁貓鼻頭颱風,雨點密集,海浪洶湧,攝影師@胡添龍)
▼
密集的降水
不約而同向低窪處匯集
發育出規模不等的150多條
總長度高達4200公里的水系
儘管它們大多以溪為名
但卻是如假包換的江河
(山間流淌的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這些河流多以中央山脈為分水嶺
自山巔向東西兩側奔流
其中西部河流普遍更長
流域也更廣
縱橫密布的河網
如同血管遍及台灣全島
一面滋養著沿途的生命
一面又為生命的延續
開拓出新的疆土
(台灣全島水系示意,地圖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當河流匯入大海
其中所攜帶著的大量營養物質
如同海洋生物的補給倉
滋養著另一個生機勃勃的水下世界
(天氣晴好,海豚在花蓮附近海域躍出水面,攝影師@老J)
▼
發源於中央山脈的濁水溪
不斷壯大成為台灣最長河流
它聯結著大肚溪、北港溪等眾多河流
浩浩蕩蕩湧向西部
(濁水溪與其岸邊淤積的大量泥沙,攝影師@餘愛珠)
▼
並用沿途帶來的礫石、泥沙等物質
沖積出了台灣最大的平原
嘉南平原
讓平原上不僅能夠建成
台南、高雄等眾多城市
並且還擁有了全台灣35%的耕地
當堪稱完美的地理條件
遇上勤勞的台灣人時
嘉南平原既可化身稻香四溢的“台灣谷倉”
也可化身制造甜蜜的“東方糖庫”
(鳳梨大豐收,攝影師@柯羿丞)
▼
與此同時
河流也並未止步平原之內
它們勢不可擋奔流入海
沖積作用讓灘塗不斷升高
使嘉南平原的面積
也在持續向西擴張
(從飛機上能清楚看到,河流攜帶著大量泥沙匯入海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而港闊水深的地理優勢
加之獨特的位置優勢
也讓這裡成為了建港良址
無數船舶在這裡啓航
通達四方
(夜晚駛出港口的船在海上與火流星相遇,攝影師@邵曙光)
▼
在嘉南平原以南
高屏溪、荖濃溪以及東港溪等河流
也沖積出了台灣第二大平原
屏東平原
它向南跨越了北回歸線
接受著台灣島上最長的日照時間
平原內可大量種植著
椰子、蓮霧、鳳梨、芭樂等農作物
堪稱熱帶果蔬愛好者的天堂
(蔥郁又富饒的屏東平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在中部與北部
台中、台北等盆地
同樣接受著河流的沖積
這些區域遠不及南部平原遼闊
但建造城市卻綽綽有余
台北、新北、台中、桃園
等等重要縣市均分布於此
(請橫屏觀看,台北全景,攝影師@王健宇)
▼
城市裡熙攘的人群
穿梭在五光十色的霓虹下
聊著最熱門的網絡話題
流連於商戶制造的噱頭與誘惑中
拼出另一個多元新潮的台灣
(新年,張燈結彩的夜市熱鬧不已,攝影師@嚴宇騰)
▼
台灣西部
以有限的土地
容納著無限的人間煙火
與此相比
蜷縮在東北角的宜蘭平原
則略顯寂寥
它既沒有大片可以種植的耕地
也沒有建造繁華都市的潛質
然而
它卻有能力
預示台灣的未來
(平坦開闊的宜蘭平原上,田地與農舍交織,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常新之島
在台灣島北部之下
菲律賓海板塊反轉俯衝到歐亞板塊之下
它被拖拽到大地深處的部分
熔為岩漿後上升噴發
形成琉球火山島弧
(請橫屏觀看,板塊接觸關系整體,制圖@劉志鵬&李江飛/星球研究所)
▼
而火山活動也一直向西延伸
直達台灣島東北部
噴發形成的
包括大屯火山、基隆火山
等20多座火山
緊密聚集在約20公里見方的空間內
(小油坑不斷冒出的氣體,暗示著火山活動仍未停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本島之外的
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
基隆嶼、龜山島等諸多島嶼
也皆在火山噴發中誕生
(基隆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板塊運動的推進
不但讓火山活動變得頻繁
也造成了部分山地的塌陷
菲律賓海板塊
以每年十毫米左右的速度
向歐亞板塊方向推進
而兩大板塊的碰撞點
也不斷向西南方向遷移
板塊之間的碰撞
讓局部區域受到拉伸
從而失去支撐
並紛紛開始垮塌
留下高山沉落後的平原殘影
(秋季宜蘭平原的水稻變為金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直至今天
台灣北部地區的下陷
仍未停歇
且一直持續往南邊擴張
但台灣島卻不會因此而消失
日夜兼程的呂宋火山島弧
不斷靠向台灣
將海底的增積楔推擠出海面
成為台灣島全新的組成部分
恆春半島便是台灣最新的陸地
(墾丁海岸,攝影師@吳賢賓)
▼
在未來
漂浮在本島周圍的綠島、蘭嶼
也終會在板塊運動下
與台灣島匯合
成為台灣本島新的軀體
(獨自漂浮的綠島,正在向台灣本島靠攏,攝影師@阿怪Zax)
▼
這便是台灣的誕生之路
一邊與舊日山河揮手作別
一邊迎接著嶄新的陸地從海下升起
它也因此造就了一個
風光多元而又極致的海島
當我們環繞它1200公里的海岸線時
將會看到
北部海岸在火山與海水的衝擊下
成為了曲折的岬灣海岸
(岬灣海岸中岬角與海灣交互出現,圖為野柳海岬,因岩石受到不同作用的長期侵蝕而形成了特殊形態,攝影師@孫志軍)
▼
西部河流入海
沖積出綿軟、溫柔的沙積海岸
(黃昏中的高美濕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南部溫暖
珊瑚肆意生長
構成了奇特的珊瑚礁海岸
(恆春半島,綠的海岸、灰黃的珊瑚礁海岸與湛藍的海水融為一幅畫,攝影師@焦瀟翔)
▼
到了東部
巨大的斷層海岸
直面著西太平洋的深淵
更能感受到星球力量的不可顛覆
(清水斷崖與太平洋相接,攝影師@小虎牙(趙熠))
▼
在山呼海嘯中
寶島來之不易
而在台灣海峽之下
它的來路還會更加清楚
海峽中跨度150公里的陸架
如同堅實的臍帶
將中國台灣與中國大陸緊緊連接
任憑海潮洶湧
血脈相連的華夏山河將會永遠相擁
(在福建遠眺台灣,攝影師@種子哥)
▼
[1] 黄奇瑜. 台湾岛的年龄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4): 394-405.
[2] 耿威, 张训华, 黄龙 等. 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区域地质特征与新构造运动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 2014, 34(6): 74-82.
[3] 王静爱 等. 台湾地理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8.
[4] 于革, 刘平妹, 薛滨 等.台湾中部和北部山地植被垂直带表土花粉和植被重建 [J]. 科学通报, 2002, 47(21):1663-1666.
[5] 王红丽, 赵强, 黄金莲 等.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增生楔形态结构及演化过程 [J]. 研究论文, 2019, 43(8): 1- 16.
[6] 黄博宏, 魏春景, 季建清. 再论台湾造山带构造格架与演化过程 [J]. 2022, 038(04): 0963-0979.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主笔、地图设计师、视频剪辑、三维动画师、图片编辑、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