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幼课程故事】我和小鱼做朋友——洪塘中心幼儿园2022级中四班课程故事

文摘   2024-10-13 07:39   福建  

我和小鱼

做朋友

- 洪塘中心幼儿园-

2022级中四班

课程故事


    课程缘起:

     学期初,为了丰富班级自然角,我们决定在自然角里养点什么,那到底养什么呢?在和孩子们商议之后大家一致决定饲养小鱼,小鱼入驻后,孩子们对这群“新朋友”充满着好奇!每天来园他们都要迫不及待围在小鱼的身边看一看,和它们聊聊天。时不时地向我发问:“小鱼的家在哪里?”“小鱼在水里怎么呼吸呀?”“小鱼喜欢吃什么呀?”“平时应该怎样照顾小金鱼呢?”从热烈的讨论声中我听出孩子们对小鱼的喜爱。就这样带着疑问和好奇,我们和鱼儿的故事就此开启!



一、认识小鱼



关于“我见过的鱼”大讨论  

      在讨论小鱼的过程中,幼儿提到自己在水族馆、小河边等地方见过的各种各样的鱼。

      加榛:我在海洋馆里面见过鱼,那里有非常多的鱼。

      一泓:我在小河里见过黑黑的鱼。

      文奇:我家里面就有鱼是奶奶买的。

      小朋友讨论后发现我们养的小鱼好像有点不一样,那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们开展了认识《各种各样的鱼》的集中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鱼。


    有三角形的鱼,它身上还有条纹,叫热带鱼。

    我看到了菱形的鱼,它叫是魔鬼鱼,它长得有点可怕。

    还有方型的鱼!是蝴蝶鱼。

      通过学习,孩子们对不同形状、种类的小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此机会,教室里新增了许多关于小鱼的材料,班级内也由此掀起了画小鱼、折小鱼的热潮。

画小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折小鱼


鱼是怎么呼吸的?

      在观察、绘画小鱼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了小鱼有一张嘴巴、两只眼睛、有鱼鳍和尾巴,但是没有鼻子,于是提出了个问题:没有鼻子它要怎么在水里呼吸呢?为此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经过一番调查学习之后,孩子们发现。鱼不是用肚子,也不是用嘴巴呼吸,更不是用眼睛来呼吸,原来鱼是用鳃呼吸的,鱼侧面有个圆弧形像小贝壳的地方就是它的鳃。

      教师思考: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的直觉非常敏锐,而且观察入微,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鱼儿没有鼻子的秘密,继而引发了幼儿对“鱼儿是怎么呼吸的?”这一问题的讨论。幼儿提出的鱼儿怎么呼吸的疑问也体现出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鱼儿大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对于小鱼的相关认知以及想和小鱼一起做的事,我们发放了亲子调查表,让孩子与爸爸妈妈们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在调查单分享会上,孩子们分享着自己想要和小鱼一起做的事情。

    我要给小鱼喂食物,爸爸说小鱼还吃蚯蚓呢。

    我要给小鱼晒太阳、给它吃水草。

   我要把我的奥特曼放到水里分小鱼一起玩。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堆想要为小鱼做的事,经过最后讨论总结确定为要给小鱼喂食、换水、陪它玩三件事情,具体要怎么做呢?就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三、我为小鱼做件事——喂食


小鱼吃什么?

      小鱼到底会吃什么?就这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婉清说:鱼会吃鱼饲料。

     冠辰说:小鱼会吃水草。

     一泓说:虾,小鱼会吃虾。

     亦诚说:鱼会吃蚯蚓。

     孩子们说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为了验证大家的说法我们决定做一个小实验。

     根据孩子的讨论结果,我们选择了四种小鱼可能会吃的食物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孩子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猜测,并对猜测结果进行了记录。

实验开始啦!

一次喂多少呢?

     子宸说:“鱼不能每天都喂,需要隔几天喂一次!”

     子乐说:“我觉得每天都要喂它,小朋友都是每天吃饭呀。”

     俊杰说:“我们家的鱼爸爸都是好几天喂一次。”

    经过学习大家发现小鱼一天要喂两次鱼食,每次喂五粒是最合适的。

设计喂鱼记录表

      搞清楚了小鱼要吃什么、吃多少的问题之后,小朋友又提出来新的疑问,要是大家都去喂小鱼,小鱼吃太多吃死了可怎么办?

    我们可以去找保安叔叔查监控,看看是不是已经有小朋友喂过了。

    可以去问老师,老师一定知道有没有喂过。

   要拿一个本子记录下来,就不会忘记了。

      为了防止重复喂鱼,孩子们设计了一份喂鱼记录表,清楚记下每天喂鱼的数量和次数。

 教师思考:

     幼儿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要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给小鱼喂食这件事情上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不仅好奇小鱼的饮食习惯,更在探索中学会了如何科学喂养。面对如何记录喂鱼情况的难题,孩子们积极讨论、设计,展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中,对小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习。



 四、我为小鱼做件事——换水

怎么换水?

制作换水器

    一番讨论后我们决定制作换水器,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换水器的制作方法。并开始尝试使用教室内的工具在瓶盖上打孔。

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的尝试中孩子们都轻松地穿过了瓶盖。在用瓶盖连接水管时羽昆小朋友发现了问题,他说到:哎呀这个孔水管都穿不过去了,乐乐提议把所有小朋友的瓶盖都拿来试试看看有没有可以穿过去,最后竟然一个都没有,我问道:怎么会这样呢?云泽说:一定是孔太小了,把它弄大点就可以了,于是乎孩子们又把自己的瓶盖拿了回去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

第二次尝试

    二次尝试孩子们选择了旋转工具的方法,这一次的孔肉眼可见的比上一次大上许多。

瓶底上的洞

     解决了瓶盖上的孔,接下来就到了瓶底的孔。瓶盖上的孔好弄,到瓶底可就没那么好弄了。这一次孩子们尝试了剪刀、铅笔、树枝、彩泥工具等等材料都没能在瓶底上打出一个小孔来。

     羽昆说:瓶底太硬了,没办法打孔。

     毅阳说:我们班上的工具太少了,没有可以打孔的工具。

     进科说:有火的话就可以用火在瓶底直接烧一个洞出来。

     子宸:对,用打火机在下面弄一个洞。

     铭钰:在幼儿园里有谁会有打火机呀?

     钰洁说:保安叔叔!保安叔叔一定有!       

     于是小朋友们拿着我们的矿泉水瓶去找保安叔叔帮忙了。

      到了保安室,和保安叔叔说明来意后,保安叔叔热情的答应了孩子们的请求,但是叔叔并没有像孩子们预想的那样拿出打火机烧,而是拿出来大家伙——电钻,成功的在矿泉水瓶底打上了孔。

连接一下

换水进行时

教师思考:

     在这次制作换水器的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精神让我感动。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换水器,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探索的乐趣。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信他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五、我为小鱼做件事——陪玩

我要陪小鱼做什么?

     一段时间相处后,孩子们已经和小鱼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有好多好多想要和小鱼一起做的事情。

      一泓说:我想陪小鱼一起看电视。

     进科说:我也要陪小鱼看电视,我还要喂鱼。

     羽昆说:我要和小鱼一起玩荡秋千,还要一起玩跷跷板。

     铭铮说:我要带小鱼去散步,还要和它一起打水仗。

    子宸说:我要带小鱼出去晒太阳,陪它一起玩。

    钰洁说:我要给小鱼布置它的家,让它在家里也可以玩。

家园共育

      孩子们对陪伴小鱼玩耍这件事有着无限的畅想,由于班级场地、和小鱼数量的限制,我请孩子们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陪伴、观察小鱼。


教师思考:

    作为教师应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其认知能力。可爱的小鱼带给孩子们无限探索的机会,遇见金鱼,是孩子们与动物对话的开始。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变成了“小问号”,提出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乐于和同伴、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孩子们在探索和分享中不断成长,在爱与被爱中感受温暖。心怀童真的老师与奇思妙想的孩子们作伴,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家长朋友们的介入,我们关于小鱼的课程不会因此结束,可爱的小金鱼将一直伴随我们,当然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一起去挖掘、去探索……


编辑 | 吴颖楠

初审 苏婧怡

复审|陈美金

终审|副园长室



厦门市同安区洪塘中心幼儿园
这是一个与幼儿及家长沟通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