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遗存透视古代埃及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

文摘   2025-01-08 17:04   上海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法律始终是维持一个国家稳定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古代埃及是一个孕育了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国度,其法律体系虽未以成文法典的形式广为人知,却通过丰富的文献遗存展现出独特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在古埃及早期历史中,统治者和官员主要通过口头命令来传达和执行法律。到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50—前1069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古埃及的法律管理体系也日臻成熟,由此出现了类型庞杂、数量众多的法律文献。但由于文献的散佚和翻译的困难,学者们对于古埃及法律的研究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一状况不仅制约了古埃及法律体系研究的深入,也阻碍了我们对这一古老文明全面而系统的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上海大学郭丹彤教授主编,郭丹彤、王亮和郭小瑞共同译注的《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法律文献译注》(上、下卷)(以下简称《译注》)一书的出版,无疑为学术界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它不仅填补了国内学界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律文献系统研究上的空白,还为世界古代史和法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法律文献译注》(上、下卷),郭丹彤主编,郭丹彤、王亮、郭小瑞译注,中西书局,2024年
《译注》分为上、下两卷,精心筛选129篇具有代表性的新王国时期法律文献,每篇文献都有相应的文献原图、铭刻体象形文字转录、拉丁化转写和汉语译注。全书按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律条文”,收录了新王国时期的7篇王室敕令和2篇与法律有关的自传体铭文;第二部分是“刑事”,其中包含34篇文献,涉及盗掘古墓葬、盗窃、故意伤害、诽谤等多个犯罪主题;第三部分是“民事”,共收录了50篇文献,涉及物权、买卖、租赁和债务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是“神谕”,共15篇文献,神谕是古代埃及司法审判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五部分为“国际条约”,本部分只有1篇文献即《银板条约》,记录了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国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前1290—前1213年在位)与赫梯国王哈图什里三世(Hattusili III,前1275—前1245年在位)签订的互助结盟的和约;第六部分是“其他法律文献”,该类文献多为含有一定法律信息的陶石片,共计20篇。
纵观全书,该书在内容上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该书在文献翻译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们采用了象形文字转录、拉丁化转写和汉语转译的“三步走”策略。首先,使用现代技术将原始文献上的象形文字全部转录为轮廓清晰、规格统一的铭刻体埃及语文字,并严格遵循了原始文献的排版。例如书中收录的纸草、陶石片上的铭文,书写方向有的从右往左,有的从左往右,这些在转录时都予以保留。这一步骤确保了文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作者们依照国际学界现有的通行规范逐一对每篇文献进行了拉丁化转写。现有的古埃及文献整理类著作大多只有象形文字原文和翻译,缺少拉丁化转写,该书附上拉丁化转写更便于国际埃及学界的交流与对比,从而推进埃及学的深入研究。最后,在汉语转译过程中,作者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古代埃及语言的特点和语境,力求准确传达文献的原意,还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译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得译文更加流畅易读。这种科学的整理与翻译方法,使得这部著作在学术上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第二,全面而深入的注释。除了高质量的翻译外,《译注》还包含了大量的注释和学界现有研究成果。这些注释不仅解释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和难点问题,还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解读。以第8篇文献《维吉尔莱克米尔(节选)》(Rekhmire, The Vizier)为例,这篇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称代词“他”,甚至在同一段落中也有好几个“他”,而这些“他”所指代的人有所不同,包括诉讼当事人、维吉尔克莱米尔、国库总管、高级官员、罪犯、信使、请愿人等各种角色。若没有注释,读者们在阅读本篇文献时必定会被这些“他”所困扰,而该书作者经过仔细研究后给出的不同的“他”的注释,则为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提供了极大帮助。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扩展性注释也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和学术性。
第三,文献整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古代埃及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司法体系,其法律信息多散见于王室敕令、神庙铭文、墓碑文献、陶石片等各类文献之中。这使得国外学术界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往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国内学界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该书团队首次对新王国时期古埃及的法律文献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理,书中收录的129篇法律文献覆盖了法律条文、刑事、民事、神谕、国际条约以及其他法律文献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新王国时期法律体系框架。
第四,深刻的社会历史透视。该书所呈现的法律文献不仅揭示了古埃及的法律制度,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窥见古埃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个方面的面貌。例如,刑事和民事案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神谕文献则揭示了古埃及人对于神灵和宇宙秩序的理解;国际条约则展示了古埃及与周边地区的交往和互动。
第五,该书在装帧和排版方面也体现了高水准的制作工艺。全书采用精装版式,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富有学术气息。内页采用优质胶版纸印刷,字迹清晰,排版合理,既便于读者阅读,又能够保护文献免受损坏。此外,书中还配备了珍贵的原始文献插图,不仅丰富了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译注》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尽管该书已经收录了129篇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浩如烟海,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复杂,远非一本译注所能涵盖。因此,未来仍有大量的文献挖掘与整理工作需要完成,这部著作的出版仅仅是研究的开始,而非终结。


*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专栏。


-推荐阅读-



融汇中西,学术立社


我知道你在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我社微店

中西书局
中西书局关注学术原创和中西文化交流,出版有价值的好书。公众号为您推送书讯、书评,提供相关服务。敬请同时关注同名微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