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报 | 蔡国强著《词体韵律学实例研究——以秦巘〈词系〉为例》

文摘   2025-01-02 16:30   上海  

  《词体韵律学实例研究——以秦巘〈词系〉为例》

蔡国强  著

定价:108.00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ISBN:978-7-5475-2324-7



内容简介

“词体韵律学”是一个词学研究新的视点。国家重点社科成果《词体韵律学实例研究》以清代秦巘编著的《词系》一书为例,通过这一视点对词的用韵、格律、句法、结构等进行了详尽研究,提出了读破、意读、律读、韵段、添头、剪尾等自创概念,并利用相关原理分析了不少实例,解决了不少词体韵律方面的问题。这些概念和观念的提出,对于词体研究、词谱修订有着重要价值,从中可见作者在词的创作上浸润颇深,对词的体式分析深有心得。全书不拘泥于词学研究中已有的观点,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可启迪人们思考词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如词乐、词律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该书由于对词体韵律的分析中肯、详细,作者更有长期的创作经验,因此对今人填词创作尤具指导意义,写手一册在手,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蔡国强,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韵律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中国词文学中的词谱学、词体韵律学以及诗词写作实务等,在《词学》《中国韵文学刊》《中国诗学研究》《台大中文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诗词方面的论文20多篇,至今已承担各类国家及省级研究项目16个,已完成国家重点与普通社科项目7个,承担省级研究项目9个,出版有《钦定词谱考正》《词律考正》《唐宋词格律校正》《重订词律》《词系韵律诠疏》《蘋洲渔笛谱笺疏》等学术著作。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前言


弁章 《词系》与概念

  第一节 关于秦巘和《词系》

  第二节 词体韵律学基本概念举隅

    一、体和格

    二、读破和摊破

    三、意读和律读

    四、词乐时代和词律时代

    五、韵律

    六、单段和双段

    七、韵段

    八、添头和剪尾

    九、歇拍与结拍

    十、调有定格

    十一、平起式和仄起式

    十二、单起式和双起式

    十三、句法和句式

    十四、逗结构和托结构

    十五、主韵、辅韵和修饰韵

    十六、双曳头、添头式双曳头、双曳尾

    十七、律理

    十八、兼声

    十九、词调名、别名和词名、指代名

    二十、句本位和字本位

    二十一、拗句和律句

    二十二、对应句和对应韵


第一章 词的体式

  第一节 概论

    1. 词是字本位的一种文体

    2. 辨别体式异同不可局限于局部

    3. 词体的正格应该选择哪一种

    4. 词体的变化与句式无关

    5. 不同时代的纵向比较,更能发现词体变化的规律

    6. 从《临江仙》的大概衍化过程看正体的产生

    7. 从范仲淹《苏幕遮》的韵律,看令词体式的形成

  第二节 词体的分段

    8. 词为什么要分段,为什么有的小词不能分段

    9. 四十字体的《上行杯》作单段式还是双段式更恰

    10. 双段式唐词《望梅花》是个伪分段的单段式词体

    11. 《斗百花》的分段问题或可商榷

    12. 柳永“叹笑筵歌席”词分段臆说

    13. 《戚氏》的分段有可商榷处

    14. 《垂丝钓》的分段问题,可判断词当时是否可以演唱

  第三节 词谱中的“又一体”

    15. 从温庭筠《菩萨蛮》词说“又一体”问题

    16. 人为的句读差异,尤其不应该是“又一体”的依据

    17. 词是否“又一体”与句式无关

    18. 句子的叠与不叠,并非评判“又一体”的标志

    19. 文字的衍夺不得视为“又一体”

    20. 贺铸《小梅花》是真正意义上的“又一体”

    21. 平韵《满江红》属于“又一体”

  第四节 用韵理念混乱导致体式分析错误

    22. 换韵体是否换韵,只是作法上的选择,无关律法

    23. 程垓《一剪梅》并非新词体体式

    24. 辅韵的增减,不构成体式的变化

    25. 用韵上的异同,是律法中的重要要素

    26. 平仄通叶亦即换韵,是一种特殊换叶

  第五节 特殊体式

    27. 李晏《菩萨蛮》词非单段体式的词

    28. 《梦还京》是体式最特殊的词调之一

    29. 《于飞乐》有两种不同的体式

    30. 从《折花令》说谱家对词体的改造

    31. 词的体式有时代印记

  第六节 双曳头

    32. “双曳头”的字句以对称为正

    33. 《白苎》并不是一个双段式词,而是双曳头

    34. 周邦彦的《双头莲》是一个双曳头词体

    35. 双曳头除了齐头式,也有添头式结构

    36. 《塞翁吟》是一个添头式的双曳头结构

    37. 提供《引驾行》的一种分段思路

    38. 《卓牌子慢》是一个双曳头结构的词体

  第七节 令词、引词和慢词

    39. “令引近慢”的真正作用

    40. 五句式词体,近词的雏形

    41. 《甘州曲》也是个五句式结构,王衍词非正体

    42. 五句式《浪淘沙近》是不完全近词

    43. 《好事近》的“近”与词体无关

    44. “近拍”之义,就是“近词之拍”

    45. 《红林檎》并非“近”词而是“慢”词

    46. 何谓“慢”词

    47. 慢词从唐代始

  第八节 词是否有衬字

    48. 秦巘《杏花天》有衬字说解析

    49. 如果词有衬字,必须遵循“三个自由性”

    50. 是衬字,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具体的词作

    51. 缺乏鉴别依据,是“产生”衬字的主要原因

    52. 从宋祁《锦缠道》词后结的韵律,看误断“衬字”的一种原因

    53. 《纱窗恨》结拍的正格形式不是七字句

    54. 再辨“衬字”


第二章 宫调、词乐、律理与非词

  第一节 文词的谱书中无须谈词乐与宫调

    55. 词谱中词的宫调名是个伪概念

    56. 句式与词乐并没有什么对应的关系

    57. 宫调,在词律时代与词的韵律无关

    58. 词乐与平仄无关的一个反面例子

    59. 宫调不同,不是鉴别异体的标准

  第二节 律理

    60. “叙列时代”也要以律理为基本依据

    61. 字音的改变,要有律理依据66

    62. 指出谱式上的正和误,一定要有律理依据

    63. 词体韵律学中现象的揭示,须有律理依托

    64. 可平可仄的拟定要有律理依据

  第三节 词与非词

    65. 《竹枝》诗与《竹枝》词

    66. 刘禹锡的《潇湘神》亦是乐府声诗

    67. 声诗与词的重要差异在是否有调名

    68. 《两头纤纤》非词,是乐府古诗

    69. 体式决定平仄律

    70. 声诗之间的差别在当时的旋律

    71. 《嵇康曲》是残诗,更无收录的必要

    72. 《抛球乐》是个由声诗成功转化为词的代表性词调


第三章 词调的调名

  第一节 调名及相关

    73. 孤调的调名未必就是创调名

    74. 因词句而拟调名,抑或将调名写入句中,须厘清

    75. 秦巘的调名符号起始观

    76. 《四犯剪梅花》调名解

    77. 词调名中“影”字的含义和意义

    78. 《玉楼春》与《木兰花》定名之陋见

  第二节 正调名和初始名

    79. 《如梦令》的正名可能是《宴桃源》

    80. 《江城子》的词调名始于何人

    81. 和凝的《长命女》词,调名作“薄命女”为是

    82. 六言式《河满子》,调名是以旧名题新声

    83. 《醉梅花》一名因谁而起

  第三节 “无中生有”的调名

    84. 大部分所谓的词调别名,其实只是“词名”

    85. 词中另有很多所谓“别名”,只是指代名

    86. “渔父家风”也是指代名

    87. “忆余杭”原非调名

    88. “渔父”的调名已误了千年

    89. 顾况《渔父》调名无“引”字

    90. “歌头”是词调的名称吗

  第四节 多调误合为一

    91. 《蝴蝶儿》与《玉蝴蝶》并非一调

    92. 张元幹的《喜迁莺》是别调,充其量是同名而已

    93. 黄庭坚的《留春令》是同名异调

    94. 曹豳与周邦彦的《红窗迥》是同名异调

    95. 《春光好》应与《愁倚阑》分列为两调

    96. 《恋芳春慢》与《万年欢》是否同一词调

    97. 黄同武《虞美人》词近似《临江仙》的原因

    98. 《洞中仙》未必就是《洞仙歌》

    99. 《怨王孙》邪,《河传》邪

  第五节 一调误分多调

    100. 《乌夜啼》《圣无忧》《锦堂春》三者本为一体

    101. 《思归乐》《步蟾宫》乃至《柳摇金》《惜芳时》都是同调异名

    102. 《惜余妍》就是《惜秋华》

    103. 《厅前柳》和《亭前柳》应该是同一词调

    104. 《醉高春》就是《最高楼》,并非异调

    105. 《玉楼春》与《木兰花》是同调双名还是异调异名

    106. 《甘州子》就是《甘州曲》

    107. 《芳草渡》就是《系裙腰》

    108. 《小阑干》《少年游》《眼儿媚》本为同一词调

    109. 《夜行船》与《雨中花》应属同调异名

    110. 《苏武慢》《惜余春慢》《选冠子》之辨

  第六节 误植调名

    111. 正例无名氏“白露点”词并非《贺圣朝》

    112. 毛文锡的《醉花间》是调名李戴

    113. 张先的《感皇恩》实际上是《小重山》

    114. 赵以夫的《双瑞莲》就是《玉漏迟》

    115. 扬无咎的“水寒江静”是《品令》吗


第四章 词体结构

  第一节 残词不得入谱

    116. 施岳《清平乐》词为残词

    117. 《锦园春》是一首残词

    118. 《八拍蛮》是一个残篇

    119. 作品有衍夺,不宜作为“又一体”供后人摹拟

    120. 《卜算子慢》的正格应有两个二字句

    121. 周邦彦《一斛珠·夜阑人静》词下有二字脱落

    122. 以前后段对校为手段,判断文字的脱落

  第二节 两词误合

    123. 冯延巳“细雨泣秋风”词非双段体

    124. 《转应曲》中所谓苏轼双段体实为两首误合

    125. 韦庄的《望远行》是一首拼合词

    126. 《后庭宴》体式或是一个“拼盘”

    127. 顾敻《虞美人·少年艳质》词应是两首残词误合

  第三节 双段词的对应关系

    128. 《戚氏》的分句准确是梳理本调的基础

    129. 徐伸《转调二郎神》词前段第三韵段必有舛误

    130. 小词以前后段字句对称为正格

    131. 《雪明鳷鹊夜》后段的两个韵律问题

    132. 试探《帝台春》的原貌

    133. 《阳台路》的字句原貌探索

    134. 柳词两首《祭天神》,大致还是有对应关系的,未必迥异

  第四节 起结过变中的韵律结构

    135. 词的起结过变中,常常有一修饰韵

    136. 过片的句中短韵,也属于修饰韵

    137. 词体过片的几种模式

    138. 剪尾,一种常用的词体变化方式

    139. 《玉漏迟》中起调毕曲的韵律差异是主要变化

    140. 添头可以帮助佐证版本的正伪


第五章 词体结构的解析

  第一节 结构划分

    141. 李存勖《歌头》的文句或句读必有一误

    142. 从一个错误探析秦巘分析词谱的思路历程

    143. 一字逗领三三式的实例

    144. 两种《六州歌头》的过片,必有一误

    145. 张先的《雨中花令》该如何分段

    146. 柳永《浪淘沙慢》也是一个三段式慢词

  第二节 词的韵段

    147. 杨缵《八六子》词的后段末一韵段分析

    148. 苏轼“赤壁怀古”词的第一韵段原貌探

    149. 张先《劝金船》词第三韵段的准确读法

    150. 周密《忆旧游》的末一韵段添字,是基于韵律的变化

    151. 晁补之《斗百花》后段第一韵段必夺一字

    152. 柳永《轮台子·雾潋澄江》词前段末一韵段应据补一字

    153. 《倒犯》前段第三韵段韵律研究

  第三节 句法读破

    154. 最简单理解什么是读破

    155. 一个韵段可以有多重读破

    156. 读破是一种韵律变化,必定涉及韵律调整

    157. 词句的读破,属于微调

    158. 因读破而引起的不律句式,应据“循律”原则更正

    159. 最小语意单位应以不读破为是

  第四节 句式微调

    160. 词句异读后,需要根据韵律微调句式

    161. 掌握特殊的句式结构是微调句式的基础

    162. 《满江红》有一种结法至今不为人识

    163. 《剔银灯》两结的一种填法

    164. 不恰当的“微调”本质上是一种误填

    165. 《青玉案》的体式微调概说

    166. 了解古词的变化规则,对今天自度词有发蒙意义


第六章 词句的句读

  第一节 词句的句读

    167. 词句句读的上中下三种标准

    168. 词例的句读,以统一为佳

    169. 前后段对校是一个有效且合理的词谱句读方法

    170. 《小镇西》词两种句读的优劣分析

    171. 尹鹗《河满子》“云雨常陪”词的句读有误

    172. 同调词相校,是词句句读校勘最传统的手法

  第二节 律读与意读

    173. 谱书的句读,应以韵律为准,不应以句意为准

    174. “循律”在词的句读中的重要意义

    175. 在循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完美地循意

    176. 循律和循意并不矛盾,可以相互促进

    177. 周邦彦《玲珑四犯》循律为上的改读

    178. 文意不符合韵律一例

  第三节 词的句法可左右句读

    179. 柳永《黄莺儿》词前段歇拍的正确读法

    180. 王沂孙《八六子》前段第一韵段的正确读法

    181. 《归自谣》中的一个重要句读错误

    182.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如何读

    183. 《贺熙朝》前段的一处误读

  第四节 词的旋律回环可左右句读

    184. 韦庄《怨王孙》“锦里蚕市”词前段的句读问题

    185. 《越江吟》中句读错误一例

    186. 欧词中一个传统的句读错误

    187. 柳永《轮台子·雾潋澄江》词的句读可以商榷

    188. 《紫萸香慢》前后段末一韵段的正确读法

    189. 《平湖乐》前段第二韵段的正确读法


第七章 句式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概论

    190. 句式的确定应有“首见先校”原则

    191. 词句的句式衍化是研究一个句式的重要参数

    192. 以讹传讹是不律现象的根本原因

    193. 词创作中,句法变异是被允许的

    194. 词乐时代句式与韵律无关一例

  第二节 句法变化

    195. 《少年游》句法的变化,是一个常见的模式

    196. 五字句的衍化特点和一个填词要点

    197. 晁补之《少年游》详析

    198. 填词之道,句式平仄可以权变

    199. 对词中句式平仄不同的正确认识

    200. 音顿连平或连仄,是需要变句式的韵律瑕疵

    201. 姜夔《凄凉犯》后结的读法

  第三节 单起式与双起式

    202. 单起式句式与双起式句式的区别和应用

    203. 单起式和双起式的类别

    204. 单起式句子确定词意后,以读断为佳

    205. 单起式与双起式概念在辨析词句中的作用

    206. 柳永《西施》后起中单起式和双起式的差异

    207. 单起式双起式帮助判断文字的衍夺

    208. 折腰句中单起双起有时候也不可混淆

  第四节 逗结构与短句句式

    209. 句中韵属于伪短句

    210. 韵律上与文意上的“逗”不是一个概念,但又相互影响

    211. 二字逗在理解词意、厘清韵律上的重要性

    212. 三字逗有两种类型,点读不同

    213. 曹豳《红窗迥》词最后一韵段的三字逗读法

    214. “忆忆”还是“忆。忆。”

    215. 短结构的句式有时候无法结合韵律表达

    216. 读词务必要站在宋人立场,可读准二字逗

  第五节 四字至七字句句式

    217. 四字句有特殊句式,本质上是一领三句式

    218. 王建《转应曲》的“弦管弦管”是一个四字句

    219. 《清平乐》前段第三句的韵律

    220. 《竹枝》的韵律特征

    221. 《河传》结拍为七字时,例以用句中韵为正

    222. 平起仄收式六言律句,第五字不得为仄

  第六节 长句句式问题

    223. 九字一句还是两句,是由内在的韵律所决定的

    224. 《南歌子》的结拍为九字一句

    225. 《虞美人》的两个尾句不能读为两个短句

    226. 连续三个三字结构,创作时要注意其间的内在韵律

    227. 孟昶《洞仙歌》词第四句是九字句,有句中韵

    228. 晏殊《凤衔杯》中的前后两个九字句

    229. 八字一气的句子,未必都可以读断


第八章 句式的变异

  第一节 拗句

    230. 拗句并非是拗口的句子

    231. 拗句也有的是误填,所以会被人修正

    232. 词中大拗句多因舛误而形成

    233. 蔡伸“人面桃花似依旧”律拗句辨正

    234. 六字律拗句式中的第二第四字须同一平仄

    235. 拗句是权,不可视之为常

  第二节 折腰句

    236. 清代词谱家对六字折腰句式基本没有清晰的认识

    237. 折腰式句子的折腰选择,应顾及词意

    238. 单起双起意识可帮助确定是否折腰句

    239. 从六字折腰句的一领五,说“谱”与“律”的关系

    240. 六字折腰句,也有于第二字折腰的

    241. 折腰式句法,拿捏不定的以一字领为胜

    242. 折腰式七字句和六字句之间的转化,是常见形式

  第三节 托结构

    243. 典型的“三字托”结构,目前尚未被人注意

    244. 《绛都春》中的“三字托”

    245. 《扁舟寻旧约》的后段末一韵段是一个三字托结构

    246. “三字托”也可以托一个单句

    247. “三字托”自唐五代就已经存在

    248. 不识“三字托”而误读宋词一例

  第四节 添字与减字

    249. 增减还是衍夺,未必都能厘清

    250. 添字后的词句,要遵循律理规则

    251. 从黄庭坚《少年心》认识“添字”的两种类型

    252. 《酒泉子》词调的减字概说

    253. 《洞仙歌》后段第二韵段的填法和变化

    254. 杜安世《合欢带》后段结拍七字还是六字

  第五节 夺字

    255. 判断是减字还是残缺,对词体研究很重要

    256. 根据词体韵律的分析,校正词中大量文字脱落

    257. 校勘个别文字是否脱落,也需要从韵律入手

    258. 前后整齐,中间参差,是文字有衍夺的标志

    259. 校正词句的时候,突破韵律的迷惑很重要

    260. 从文字脱落的角度思考,可解决长期的疑难

    261. 前人词有误,后人词无误一例

    262. 《凤楼春》疑有较多文字脱落

  第六节 衍字

    263. 冯延巳《临江仙》词结句有衍夺

    264. 是否衍文,最终还是要从韵律出发考量

    265. 罕见的文字多或少,基本可以判定有衍夺

    266. 《夜半乐》前段第一韵段或衍一字

    267. 柳永《凤归云》词的“一岁风光”未必是衍文

    268. 张枢《瑞鹤仙》后段衍文之争

    269. 衍字词举例五则


第九章 声与韵的表达和定位

  第一节 过度强调“必用”是认知错误

    270. “必用去声”的问题,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271. 只关注“必用去声”,何如详解句子的韵律

    272. 以温庭筠《荷叶杯》词再说去声病

    273. 令词中误说“必用去声”词例

    274. 慢词中不当的“必用”词例

    275. 孤调平仄“必用”的判断并无依据

    276. 《洞仙歌》中去声病一例

    277. 《凄凉犯》词的去声病一例

  第二节 字声的转化和异化

    278. 界定平仄无律理依据,是传统缺陷

    279. 词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小学知识

    280. 字声的平仄确定,也要考虑到韵律问题

    281. 古词错误是一种应予纠正的异化

    282. “某声作某声”只适用于平仄之间

    283. 宋词中偶有使用中原音而音变的情况

    284. “他”字、“人”字常有仄读

  第三节 兼声

    285. 兼声对韵句的韵律作用

    286. 以韵脚的韵律特征证明以入作平

    287. 《八归》中以入作平一例

    288. 从张先两首词,看上声是一种常用的兼词

    289. 从《清商怨》说“上声韵”的重要性

  第四节 主韵与辅韵

    290. 辅韵就是机动性韵脚,用与不用极为自由

    291. 《采桑子》前后段起句自相叶韵,也是一种填法

    292. 辅韵的增减,与词的格律无关

    293. 两词相校,校主韵是一个重要环节

    294. 《留客住》前段第一韵段阙一主韵

    295. 《凤来朝》一处瑕疵说明:辅韵易忽略

    296. 周密的《倚风娇近》落一主韵,必有舛误

  第五节 用韵的准确定位

    297. 宋人开口韵和闭口韵可以通叶

    298. 词的起结过变中的韵脚增减,是常见现象

    299. 古音入韵,是唐宋词中常见的押韵模式

    300. 判断是否叶韵,以“应收尽收”原则为好

    301. 词有前后段对应句相叶的作法

    302. 句中韵,词中独有的一种用韵模式

    303. 孤韵,只出现于《酒泉子》中的特殊韵法

    304. 贺铸《清平乐》词是换平,而非“换平叶”

    305. 《摸鱼子》的一种特殊体式,平仄混叶词

  第六节 落韵

    306. 张先《酒泉子》词,句读错误导致落韵

    307. 孤调的韵脚标注,应该“应收尽收”

    308. 要有主韵意识,就能不至于失记韵脚

    309. 要关注词体是否存在平仄混叶的情况,避免落韵

    310. 关注二字逗,避免失落句中韵

    311. 不同版本的考校,是补足落韵重要手段

    312. 周邦彦《西平乐》有多个主韵失落


第十章 词体韵律学与词谱编纂

  第一节 唐宋词与明清谱的韵律差异

    313. “拗涩不顺者,皆音律最妙处”之谬一例

    314. 平韵第六部和十三部清儒往往不通用

    315. 词句本来就是在不断演化的,且有迹可循

    316. 唐宋人的韵与明清人理念上的差异

    317. 韵的选择是创作问题,与律法无关

    318. 研究唐宋词,不可用明清的规矩

    319. 清词韵第三部与第四部互叶,是宋词常态

  第二节 作法与律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320. 叠句叠韵只是涉及作法,并不关乎律法

    321. 词中的对偶手法是一种修辞,也属于作法范畴

    322. 机巧体式无关律法,只是作法上逞技而已

    323. 作法在非修辞层面的时候,有转化为律法的可能

    324. 临时起意的用韵,有较浓的作法色彩,不必恪守

  第三节 拟谱要求取舍观

    325. 不是所有的词都可以拿来入谱规范的

    326. 词谱的例词应取韵律规范的词作拟谱

    327. 平仄规范要具有谱式意义,不能停留在词作层面

    328. 校对平仄应取“孤例不校”“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29. 词例的疏解不可有违例词本身

    330. 谱家的常识性观点不可有误

  第四节 以时代列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31. 以时代先后为序,不足以证明词体体式的先后

    332. “以时代为序”要基于“以规范为序”

    333. 词调内部“以时代先后为序”更有意义,也更难

    334. 《满庭芳》何人所创,见出“以时代为序”之不可靠

    335. “以时代为序”而失收创调词一例,兼说律理的重要性

    336. 欧阳修并不是《御带花》的创制者

  第五节 《词系》非词谱专著例证

    337. 从同调异名的收录说《词系》非词谱

    338. 从调名误植的收录说《词系》非词谱

    339. 收录有衍夺的词,是为研究而不是制谱

    340. 尹鹗《拨卓子》“风切切”词夺而不补,证明该书重点不在拟谱

    341. 《词系》的平仄标示,研究的目的高过拟谱

    342. 明词不可入谱,《词系》不是谱书

    343. 一个版本引起的字数问题和一个该书非词谱的证明


重要参考书目




实拍一览


购买链接

中西微店

抖音自营店


小红书官方自营店

↑扫码直接购买↑


更多资讯 点击关注

当当自营店


京东自营店


微店自营店


@中西书局

官微


供稿/照片 | 邓益明

题图/排版 李慧


融汇中西,学术立社


我知道你在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我社微店

中西书局
中西书局关注学术原创和中西文化交流,出版有价值的好书。公众号为您推送书讯、书评,提供相关服务。敬请同时关注同名微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