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适宜品种筛选
发展再生稻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
20 世纪70—80 年代筛选再生稻品种主要从已育常规品种和杂交稻品种中筛选高产抗病虫害品种。
90年代开始重视产量、抗逆性、稻米品质等综合性状较优的再生稻品种选育,因此,在这一时期再生稻的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据统计,1979—2018年,我国省级以上共审定水稻品种 9563个(籼稻 6492 个,粳稻 3024个,籼粳交杂交稻47 个),其中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品种有 4159 个。若从众多的品种中筛选出强再生力品种,工作量过大,且因各地的生态环境不同,相同品种很难在不同区域都实现稳定丰产。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筛选指标就显得特别重要。在确保再生季稻安全齐穗的前提下,有必要因地制宜研究头季或者再生季稻的一些农艺性状,如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能力、根系强度和茎秆强度等与再生力密切相关的指标,用于构建能准确预测水稻再生力强弱的鉴定标准,进而使再生稻品种的筛选工作更快捷高效。
为此,林文雄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再生稻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发现,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导因素,两者的合计贡献率高达88.3%,并从头季成熟期水稻性状中选取 9个与再生季稻产量和再生力显著相关的指标,将之与再生稻产量和再生力之间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再生力分级鉴定指标体系,用于强再生力品种的预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倒 4 叶SPAD衰减指数、根系伤流强度和基部第2 节茎粗这 3个指标筛选精度和可靠率最高,可作为高产再生稻品种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指标体系进行高产优质再生稻品种的筛选便捷有效、准确率高、应用效果好。
“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下水稻育种专家育成了一些再生稻品种,如嘉优99、泸优明占、两优 688、内 6 优 7075 等,在此基础上,水稻栽培专家根据再生稻生产的环境要求和栽培措施,进一步筛选出了适合各地推广应用的中低位芽再生分蘖强的优质丰产常规稻和杂交稻再生稻(包括杂交籼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再生稻)品种,如甬优2640、甬优1540、准两优 608、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甬优4949、Y 两优 900 等,目前应用于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机收再生稻品种见下表。
稻作区 | 省份 | 适合推广的再生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稻总生育期及品种类型) |
西南再生稻区 | 重庆 | 德优4727(205 d、籼稻)、 隆两优华占(210 d、籼稻)、 晶两优534(210 d、籼稻)、 宜香优 1108(210 d、籼稻)、 渝香203(220 d、籼稻)、 渝香8133(220 d、籼稻)、 深两优5814(210 d、籼稻) |
四川 | 德优4727(205 d、籼稻)、 宜香优2115(210 d、籼稻)、 荃两优华占(205 d、籼稻)、 甬优4949(215 d、籼粳交稻) | |
华中再生稻区 | 湖北 | 两优6326(225 d、籼稻)、 甬优4949(235 d、籼粳交稻)、 丰两优香1号(195 d、籼稻) |
湖南 | 甬优4949(223 d、籼粳交稻)、 Y两优9918(207 d、籼稻)、 甬优4149(214 d、 籼粳交稻)、 玮两优 8612(240 d、籼稻)、 Y两优911(200 d、籼稻)、 晶两优1468(240 d、籼稻) | |
河南 | 两优 6326(220 d、籼稻)、 丰两优香1号(200 d、籼稻)、 天两优 616(210 d、籼稻)、 桃优香占(200 d、籼稻)、 隆晶优1212(210 d、籼稻)、 岳优9113(205 d、籼稻) | |
东南再生稻区 | 江西 | 甬优4949(210 d、籼稻)、 甬优4149(210 d、籼粳交稻)、 晶两优534(210 d、籼稻)、 玮两优8612(240 d、籼稻) |
安徽 | 丰两优香1号(198 d、籼稻)、 晶两优1212(215 d、籼稻)、 两优6326(210 d、籼 稻)、 徽两优898(210 d、籼稻)、 晶两优华占(205 d、籼稻)、 晶两优534(215 d、籼稻)、 甬优4901(230 d、籼粳交稻) | |
浙江 | 甬优4901(230 d、籼粳交稻)、 甬优1540(250 d、籼粳交稻) | |
福建 | 甬优 1540(250 d、籼粳交稻)、 甬优4949(215 d、籼粳交稻)、 甬优2640(230 d、籼粳交稻)、 明1优臻占(210 d、籼稻) | |
华南再生稻区 | 广东 | 青香优132(210 d、籼稻)、 青香优19香(205 d、籼稻)、 美香占2号(205 d、籼稻) |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省还相继设立专项开展再生稻品种的选育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育成了许多适合各省推广的再生稻品种。
2023年,熊立仲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与多个再生力和再生季产量性状显著关联的候选基因RRA3。盆栽和田间表型试验表明,与野生型黄华占相比,RRA3敲除材料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再生力和再生季产量,而超表达材料的再生力和再生季产量则显著降低,这一研究成果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与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再生稻类型划分
从现有选育的再生稻栽培品种来看,其种类较多,在栽培应用上有所差异。
按生育期长短划分,有早熟(早稻)或短生育期再生稻品种、中熟(中稻)或中生育期再生稻品种、迟熟或长生育期再生稻品种,这些类型基本可以满足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海拔的品种布局。
从不同类型再生稻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来看,对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深入,对早熟再生稻和晚熟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
按植株腋芽萌发的特性划分,有低位芽萌发成穗的再生稻品种,如南陵1号和多年生再生稻PR25、PR23 均以低位芽萌发成穗为主;也有以中下 2~ 3 节位腋芽萌发成穗为主的再生稻品种,如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和甬优1540等;也有一类再生稻品种顶端优势明显,其腋芽可以上下多节位萌发成穗,这类品种通常是耐热品种,即在头季稻收割前后较耐高温胁迫,腋芽存活率较高,因此,适应性较广,如荃优 607等。
可见,选用再生稻品种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品种再生的特性和区域温光条件,特别是对那些低位芽成穗为主的品种,它并不因稻桩割留高度的提升而缩短再生季稻的生育期。因此,根据区域生态条件选择合适的再生稻品种是获取高产的关键。
参考文献:林文雄,翁佩莹,林文芳,等. 中国机收再生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应用生态学报,2024,35(3):827-836.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