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百岁诗坛泰斗叶嘉莹

文摘   2024-11-24 20:42   上海  


今日,诗坛仿若失去了璀璨星辰,叶嘉莹先生于 2024 年 11 月 24 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百岁。这一噩耗如凛冽寒风,吹彻文化界的每一个角落,令世人皆沉浸于无尽的悲痛与缅怀之中。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 1924 年的北京,那是一个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书香世家。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幼年的她便与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庭院里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化作了她心中诗意的源泉。她常常手捧诗集,在古老的文字里探寻着世间万象与心灵幽微。



及长,她踏入北京大学的校园,在知识的殿堂里继续追逐诗词的梦想。随后,无论是在台湾大学的讲台上,还是远渡重洋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中,她始终以传播古典诗词为使命。



记得在台湾大学任教时,那小小的教室里总是挤满了渴望知识的学生,她身着淡雅的旗袍,面带微笑,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逐字逐句地剖析诗词的精妙。在海外,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她耐心地解释着诗词中的意象与情感,以独特的东方智慧和渊博学识,赢得了西方学子们的敬仰与爱戴。

 


先生的诗歌创作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开便是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像《咏莲》一诗中,“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借莲花之高洁,既表达了个人在尘世中的坚守,又流露出对苍生苦难的深切关怀。用词简洁却意境深远,寥寥数语间,将个人的情志与对世间的思考完美融合,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思想的启迪。

 

在学术成就方面,先生的贡献堪称卓越非凡。她倾其一生钻研古典诗词,一部《迦陵论词丛稿》,凝聚了她无数个日夜的心血。在对唐宋词的研究中,她深入挖掘词人们的创作心境,从温庭筠的绮丽婉约到苏轼的豪放旷达,她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剖析每一个意象背后的情感密码,解读每一种风格形成的时代与个人因素。她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观点,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路径,众多学者沿着她所指引的方向,不断深入探索诗词的奥秘,推动了整个古典诗词学术研究迈向更高的台阶。

 


先生的影响力如涟漪般扩散至世界各地。在国内,她所举办的诗词讲座,常常座无虚席。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小城,人们怀着对诗词的热爱与对先生的崇敬奔赴而来。她的课堂上,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家都被她对诗词的深情所感染。而在国际上,她的足迹遍布欧美各大名校。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厅里,她用流利的英文讲述着中国诗词的魅力,台下的外国学者和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她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让不同语言的读者都能领略到中华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真正让中国诗词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



2020年,一部名为《掬水月在手》纪录片在全国上映,普通读者借此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了叶嘉莹先生的生平、创作情况和文学成就。

影片展现了叶嘉莹先生历经坎坷的一生。她1924年生于北京的四合院内,幼承庭训,后考入辅仁大学,师从顾随先生. 1948年赴台,遭遇丈夫入狱、自身失业等困境,但仍坚持以教授诗词为生。20世纪60年代赴美讲学,后辗转至加拿大任教,最终于1979年起回国在高校执教、演讲,晚年定居南开.


片中呈现了叶嘉莹先生诗词创作的历程与心境。她自幼受家庭熏陶开始作诗,早年经历诸多变故,如母亲去世等,使其诗词创作进入旺盛期。在台湾时因生活艰辛与婚姻不幸,创作陷入低谷。而在历经磨难后,她始终以诗词寄托情感,作品既具个人情志,又蕴含对时代的思考,如《祖国行长歌》便是其归乡之情的抒发.

影片体现了叶嘉莹先生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诸多贡献。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建立起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中国诗学批评体系,代表作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她还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推广普及,强调幼儿诗歌吟诵教学,在南开大学创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推动了古典诗词教育的发展.

 


如今,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她留下的诗词宝藏将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她的精神风范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她用一生的时光编织了一个诗词的梦,这个梦将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激励着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漫漫长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那古老而优美的诗词旋律,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回荡。



信息通信文协
全国信息通信行业文学艺术作者交流的平台,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展示的园地,以文会友,以笔为椽,共同书写精彩人生,携手创造美好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