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教育   2024-08-06 11:54   江苏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的敏感期多出现在3~6岁,在此阶段,孩子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和狂热去学习、探究外界事物,因而接受教育的效果也最为明显,可以说敏感期恰恰也是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能够把握好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规律,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地运用自然赋予的生命助力,那么,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01.孩子认定的秩序动不得



爸爸妈妈工作忙,筱筱断奶后就一直由奶奶带,跟奶奶的感情特别好。这一点妈妈平时也能理解,但今天发生的事情却让妈妈真的伤了心。

最近由于天气变化,奶奶的风湿性关节炎又犯了,住进了医院。晚饭后,妈妈带筱筱去看奶奶,筱筱很懂事,跟奶奶保证一定会乖乖睡觉。回家后,妈妈帮筱筱洗澡,脱衣上床,筱筱一直很乖。可当妈妈开始给她讲睡前故事时,发生了一件令妈妈非常生气的事。

当时,筱筱睡在被窝里,妈妈躺在她的小床边的躺椅上给她讲故事,就像每天晚上奶奶做的一样。可很快,妈妈就发现筱筱的注意力并不在故事上,她不安地在被子里翻来翻去,还不时起身盯着妈妈身下的躺椅。突然,她说:“妈妈,你起来,坐到床边给我讲故事。”妈妈愣了一下,微笑着对筱筱说:“妈妈今天很累,让妈妈躺一会儿好吗?”

“不行!”筱筱固执地摇着头,“妈妈,你不许躺着!”妈妈有些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大人累了一天了,躺一会儿都不行吗?”妈妈打算不理会筱筱,继续躺在躺椅上讲故事。

“不行!不行!就是不行!”筱筱突然爆发出一阵尖叫,同时哭着来打妈妈手里的书。妈妈生气了,顺手在她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叫你再不听话!”妈妈放下手里的书,侧过身子假装睡觉。没想到筱筱放声大哭,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直到爸爸进来,将妈妈拉出房间,筱筱才慢慢止住了哭声。

“怎么回事,这孩子?”妈妈有些伤心。

“我问过筱筱了,她说那是奶奶的躺椅,你不能躺。”爸爸有些尴尬。妈妈听了更伤心了:“真是生的不如带的亲啊!”

筱筱的妈妈因为躺在奶奶的躺椅上给孩子讲故事,就引起了孩子那么大的反应,这的确有些令人伤心。然而,假如妈妈知道这只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一种表现,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一样,是有秩序的,并且他们也需要这种秩序。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对秩序有了敏感,井井有条的物体摆放、整洁有序的房间环境、按部就班的时间作息,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成长能让孩子身心愉悦,并能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秩序、愿意遵守秩序的人。筱筱之所以对妈妈睡了奶奶的躺椅有那么大的反应,其实并不是她不爱妈妈、不心疼妈妈,而是因为妈妈打破了她心中的秩序,因而变得狂乱暴躁。

对于孩子来说,秩序就是一种安全感。当秩序被打破时,这种安全感就会失去,孩子就会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绪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往往会很生气:“这孩子怎么这么执拗呢?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一些脾气暴躁的家长甚至会抓住孩子,不由分说地揍一顿。这一顿揍,就彻底打碎了孩子心中自我构建的秩序,让孩子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甚至对孩子的智能发展造成可怕的影响。当孩子在自己的环境中逐渐建立起内在秩序时,他们的智能也在逐步构建起来。假如大人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那后果正如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说的,孩子便“缺乏一个用以建立对各种关系的知觉的基础”,孩子的认知就会变得混乱而无所适从。

孩子的执拗或许正是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生命现象。作为父母,不要随意地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当不得不改变时,一要尽量将孩子的不安降到最低,二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发泄,让他们通过哭闹将焦躁和不安发泄出来,孩子最终会比较平和地接受已成的事实。

02.不要打扰孩子观察




最近,刚满三岁的融融喜欢上了一个“插小洞洞”的游戏。自从看见爷爷用牙签剔牙后,融融非哭闹着要牙签不可。拗不过他,爷爷只得将牙签尖的一头磨平,然后给融融。从此,这根牙签就成了融融最宝贝的“玩具”,无论走到哪里,小手都紧紧地攥着它,甚至吃饭、睡觉都不肯放下来。

妈妈怕融融不小心戳到眼睛,想了很多办法,但就是没法将牙签从融融的手中拿下来。妈妈学过一些幼儿心理学,知道这是幼儿在一定时期对某种物体产生依恋的现象,长大后会好的,于是便也不再强迫他了。可是,当融融迷恋上“插小洞洞”的游戏后,妈妈着实紧张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融融对一切小孔、小洞之类的物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只要是一切有孔眼的东西,融融都想方设法将牙签伸进去探一探。哪怕走在路上,发现了一个蚂蚁洞,他都会突然停下来,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研究半天,最后还非要将牙签伸进洞中东戳西戳半天,才肯离去。这倒没什么,令妈妈紧张的是融融对家中的插电孔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找一切机会想到里面去“一探究竟”。他不仅用牙签,而且还用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指伸进插电孔,好几次都吓得妈妈出一身冷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妈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恐吓他里面有大灰狼,吓唬他手指会被小孔里面躲藏的老妖怪咬掉等等,但都收效甚微。一看到融融饶有兴趣地盯着插电孔,妈妈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快受不了了。

无论是融融喜欢细小的牙签,还是对小孔孔、小洞洞之类感兴趣,这都是孩子正处于对细微事物敏感期的一种表现。在这个敏感期中,孩子不但会对一些细小的东西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还能对一些在大人看来兴味索然的现象表现出极大的耐心,有时甚至令人惊讶。比如,看两只蚂蚁抬一颗米粒,孩子能蹲在墙角一看就是半天;看金鱼在鱼缸里游动,孩子也许能目不转睛地看两三个小时。大人们或许会想:“这有什么好看的。”可孩子们却往往兴味盎然、乐此不疲。

对孩子们而言,在观察事物方面他们有着与成人们截然不同的视角。他们从自身的情绪和兴趣出发,对大人们毫不在意的细微之物,却往往能全身心地关注。孩子是最积极的观察者,在被大人忽视的细微之物中,他们常常可以捕捉到非凡的奥妙,并且乐在其中。因此,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和专注力的最佳时期,而作为父母,只要给孩子提供更多观察和体验的机会,并有足够的耐心,就一定能让孩子迈向构建想象力和专注力的世界。

在这一阶段,最忌讳大人用强迫性手段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上。比如,大人在用识字卡片教孩子识字时,孩子并没有关注图片或文字,而是盯着图片上某个污渍发呆。这时,有些大人就会发火,责骂孩子不认真学习,这实际上正是在扼杀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细心的习惯,而这些能力与习惯的养成要比简单地认识几个生词或字母的意义大得多。

0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单单是对爱人,对子女更是。

美国一家心理医疗机构,针对7位成功男企业家做过一次调查:如果你这一生可以从头来过,请问,哪些事你会做得有所不同?很有趣的是,他们7个人罗列的答案中唯一都提到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一遍,那就是在我儿女还年幼的时候,我会多花一点时间陪他成长。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年轻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赚钱、买房、买车是最重要的。可他们已经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得到了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势、地位和财富,但他们没有说我很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钱,而是告诉我们,其实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陪伴孩子的成长。



大港拾光书斋
繁华喧闹中的一处宁静之所,拾光书斋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