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芳(1893—1985年),祖籍江苏泰州,1893年1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昌一个衰落的前清官吏家庭。1904年起,先后进入维新派创办的杭州女子学校、上海启明女子学校、苏州景海是学读书,受到爱国启蒙教育。1909年至1911年间,父亲、哥哥、母亲、姐姐接连去世,给她造成沉重的打击,在姨父陈叔通的帮助下,以悲励志,养成坚韧性格和克制能力。1916年2月,作为插班生入金陵女子大学一年级读书。她埋头苦读,很快转为正式生,1919年顺利毕业,成为中国首届获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
1922年8月,吴贻芳获巴勃尔奖学金,赴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生物学硕士、博士留学。在校期间,被推选为北美基督教学生会会长、留美中国学生会副会长。
1928年,吴贻芳在美国密执安大学毕业,获生物学博士学位。
1928年应政府收回教育权要求,她接受金陵女子大学的礼聘,回国担任校长,开始了“教育救国”的不懈努力。吴贻芳在《就职致词》中说金陵女子大学开办的目的是:“造就女界领袖,为社会之用,培养人才,从事于中国的各种工作。”她执掌校务23年(1928-1951),将金女大办成了享誉中外的知名大学。
1928年11月3日,吴贻芳就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
吴贻芳将“厚生”校训赋予新的内涵:“人生的目的不是光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仅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此而更丰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主张学生德、智、体、美、群五育充分发展,实践“全人格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道德、有服务社会本领的高层次女性人才。
1936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为不识字的村民讲读宣传海报。
她还邀请国外优秀教师,聘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来校演讲,采用最现代化、最科学的教材,大量购进中西文图书,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尽可能使学生接触到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术前沿知识,培养她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制度上推行主辅修制度。文科学生必须选读4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理科学生必须选读1门社会科学。实行跨校选课制。与金陵大学两校学生互相听课、互认学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推行导师制,一位导师带十名左右学生。实施“姐妹班”制度,即安排三年级与一年级、四年级与二年级结为姐妹班,在学业上互相激励,生活上互相帮助。
吴贻芳目睹中华民族受屈辱、被欺凌,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事业,支持抗战,赴美宣传抗日争取国际支持,救护难童,担任抗战时期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为和平与民主,勇敢地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吴贻芳辗转武昌、上海、成都等地,引导师生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抗日救国活动,团结各界妇女支持抗日。1938年,以文化界知名人士身份被聘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5年4月25日,吴贻芳以无党派代表的身份与国民党代表宋子文、中共代表董必武等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制宪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即席讲话。6月26日,吴贻芳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成为全世界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1945年6月26日,吴贻芳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吴贻芳无怨无悔、鞠躬尽瘁地为人民服务,她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还出席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当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南京师范大学名誉校长等职务,特别关心文化教育、妇女儿童发展和外事统战,工作至生命最后一息。
吴贻芳先后担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主管文化教育事业的江苏省副省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忘我地倾注到教育领导工作中去,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她时刻关心祖国统一。她相信“大海隔不开骨肉情,祖国一定要统一” ,并且利用自己老校长的特殊身份,不断加强同海外故交新知的联系,弘扬金陵女大的“厚生”精神传统,鼓励金陵女儿为中华民族争气,继续为祖国做出贡献。
1983年,吴贻芳副省长与江苏省省长顾秀莲在一起交谈。
1982年,吴贻芳因病住进了医院,在病榻上仍坚持工作。她的海内外学生、朋友,纷纷以各种方式关心慰问。国家、江苏省领导也多次医院探望。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走完了她坎坷而又多姿多彩的人生,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但她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一直为人民缅怀和学习。
吴贻芳病重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左1)和中共
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左2)前来探望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兼任金陵女子大学南京校友会秘书长、南师大吴贻芳研究中心成员,多年收集整理研究吴贻芳先生及金陵女子大学相关史料,担任吴贻芳纪念馆主要负责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