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国很多中小银行纷纷降息,而后,国有大行也开始跟进,几次轮番降息之后,目前,全国整体利率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大家对于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担忧甚嚣尘上。
近日,上海某银行即将开启存款0利率的消息传开,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而后被证实为假消息,其相关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银行确实进行了利率调整,但并非调整为零。然而投资者对于存款0利率的担忧却并非空穴来风。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日,各大银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仅为0.3%。其实,也离0利率不远了。
那么,假如0利率时代真的来了,普通投资者的钱该放在何处?
HENGCHANGHUICAI
为什么利率越来越低?
HENGCHANGHUICAI
失落的三十年中,日本居民是如何“自救”的?
首先,在经济增长、房价、城镇化进程方面,日本与我国确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0世纪90年代,高度繁荣的日本经济轰然溃败,楼市、股市崩盘致万亿资产蒸发,工厂倒闭,经济低迷三十年,GDP增速徘徊零轴,至今未复90年代水平。为挽救经济,日本央行实施量化宽松,大幅降息,从1990年的6.08%大幅降息,1999年首推零利率,2016年甚至实施负利率,只为刺激银行贷款和经济增长。以上就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1.重视内生性回报高的资产
在零利率环境下,资产的内生性回报成为其主要回报来源。因此,那些内生性回报较高的资产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例如,在日本零利率时代的20年中,小市值价值股和房地产的表现其实是相对较好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在之前的泡沫破裂后经历过大跌,之后在均值回归的作用下实现了触底反弹。
2.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稳定器作用
尽管债券的回报可能不如股票,但其波动相对较小,能够极大地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在日本零利率时代的20年中,债券的最大回撤远远小于股票和房地产,且与其他大类资产的相关性较低,这使得债券成为对冲投资组合风险的有效工具。
3.多样化资产配置以分散风险
日本的经验表明,越是在低利率的环境下,越不应依赖单一投资渠道,而应通过多样化配置来分散风险。在零利率环境下,当时日本的投资者积极地将资金分配到不同地域、不同资产类别和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中,以求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
4.尽早锁定较高利率的资产
在低利率或零利率环境下,尽早锁定较高利率的资产是保护财富免受贬值的重要手段。在90年代初,日本的一些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还很高,能达到5.5%以上,如果当时购买了这些长期人寿保险,就相当于在零利率时代锁定了长期的较高利率。也正因如此,在此后的时间里,日本人尤为重视对保险的配置。
5.关注全球经济和政策动向
全球经济和政策动向对投资收益具有重要影响。在日本零利率时代,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对“渡边太太”(热衷海外投资的日本家庭主妇)的投资收益产生了显著影响。
当然,由于市场体量、社会制度、调控能力、发展阶段与消费潜力等诸多差异,全部参考日本居民的投资策略必然有失偏颇,但这其中一定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当然在借鉴经验的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国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发展道路。
HENGCHANGHUICAI
众所周知,每个经济周期中,都有收益表现不错的品种。复苏期,经济恢复带动股市。繁荣期通胀加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滞胀期增长乏力,现金为王。衰退期降息力度加大,债券收益走高。结合日本此前的经验,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其策略调整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追求稳健投资的投资者而言,建议重点关注固定收益策略,尤其是通过提前锁定较高利率的产品,例如超长期国债和储蓄型保险等,来进行长期持有。
对于偏好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或外汇市场多年的老手,建议后期重点关注近日本和美国的利率走向,及其主要市场指数的走势。
对于想通过投资黄金等商品,来抵御通货膨胀的投资者而言,即便黄金大概率将处于长期的牛市,但以目前的价格来说,黄金处于相对高点,不建议大手笔买入,策略是等待低点,分批买入。
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此前依靠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房地产开启下行周期,除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段外,其它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巨大。目前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相当一部分高净值人士都在抛售房地产,将资金配置于无风险资产领域,特别是当前备受瞩目的增额寿险产品,其中不乏频繁涌现的亿元级别大额保单。
最后,如果你正准备着手开始资产配置,投资涉及专业理财知识性很强,建议先选择比较靠谱的专业机构和投资顾问,获取专业的资产配置建议帮助。
历史总是有其相似性,却又都不尽相同。与其担心未来进入零利率后,钱没地方放,不妨从现在开始做足准备,从家庭财务分析、风险评估、投资标的选择和配置等诸多方面,进行专业性地评估,重新制定资产配置方案及投资策略。
END
声明:文章为恒昌汇财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