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因为鲁迅手稿遗失这个事情,王广宇先是被送去了功德林监狱,然后又转到了南苑监狱,最后才被转去了秦城监狱。
其实,鲁迅手稿遗失这个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当年,戚本禹让他去找韦君宜(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拿一些材料,其中就包括鲁迅的一份手稿,王广宇拿回来以后就交给戚本禹了。
其实,王广宇当时取的那一份鲁迅手稿和遗失的手稿是完全两码事,而那丢失的鲁迅手稿,其实并没有遗失,是不知道被谁给放到了办事组的保密室,装在了四个大木箱子里面,就这样被人给遗忘了。
作为办事组组长的王广宇也就被担了责。
简单的交代了以后,咱们直接来看看他在秦城监狱的生活。
在秦城监狱生活的日子
在南苑监狱住了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1971年过完元旦没多久,某一天的下午,一个50多岁,满脸络腮胡子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王广宇的牢房里面。
“今天晚上要给你搬家了,去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条件会比这里好,你不需要有什么顾虑,到了新的地方你就知道那里的环境了”
——来源:《问史求信集》.阎长贵/王广宇.合著.
这让王广宇很是意外,因为自打他成为囚犯以后,之前也转过两次监,唯独这一次,居然事先来给他打招呼。王广宇想问这个工作人员,是要把他转去哪个新监狱?但是他欲言又止。他没问,只能在自己心里想,难道是要把自己送到原单位关着吗?那倒也是挺好的。
到了晚上,他被上了一辆吉普车,车帘遮挡了他的视线,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就这样,车子在夜色当中行驶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他的新地方。
下车以后,他环视了四周,只看到高墙和铁网,只晓得这又是一个监狱,具体是在什么地方,他却不知道了。
不过进去没多久,他就晓得原来自己的新家是秦监狱。他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被送到这里来,早在之前,他就知道这个监狱的大名了。如今,实地体验过后,发现和之前关押他的功德林监狱还有南苑监狱比起来,这里的环境和待遇确实要好上很多了。
在这里,会给囚犯发两套囚服。
冬天:棉衣棉裤,还有棉鞋;
夏天:短袖粗白布衬衫,还有一条黑短裤。
意思的是,或许是和“秦”这个字有关系吧,提到“秦”这个字,我们普通老百姓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大一统王朝大秦帝国。秦朝崇尚黑色,这秦城监狱给犯人发的囚服,也是以黑色为主,考虑到夏天太热,黑色吸热的原因,故而也就只有夏天的短袖是白色的。
除了发衣服之外,还会给他们发日常生活用品,比如一条毛巾,一块肥皂,还有牙粉和手纸。让王广宇意外的是,在这里居然隔上一段时间还可以洗澡,天气好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把自己的被子拆洗了拿去晾晒,或者是自己缝制破烂的地方。
监狱里的生活是无聊的,从早上七点吹响起床哨以后,到晚上九点就寝这段时间,除了日常的放风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牢房里呆着,很无聊,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文字相伴,那时光是难熬的。
还好他进来了两年以后,也就是从1973年开始,可以从监狱里面借书。
这让作为读书人的王广宇十分的开心,虽然牢房的面积只有14平方米左右,但是他在这小小的空间里面读完了《鲁迅全集》,还有三卷《马恩全集》,有了文字的相伴,时光就过得快了一些,枯燥的时光,有了文字的相伴,也变得有了些许的趣味。
虽然牢房面积不大,只有区区14平方米左右,但是居然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卫生间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这卫生间里面还有一个小的洗手池,还有一个马桶,都是采用脚踏式的设计。
待遇变好了,还有文字相伴。王广宇的心情也舒畅了,他也在牢房里面锻炼身体,只是他锻炼身体的方式有点特殊,就是每天在牢房里面把那水泥地擦得干干净净的。监狱的管理人员看到了他的这个行为,还对他进行了口头表扬。
我们再来看看他在这里的伙食如何?
到了秦城以后,他能吃上一些细粮了,只不过监狱提供的口粮不是很多,到了晚上,肚子就会咕咕的叫。
在他的印象中,是在1972年的这一年,专案组来到监狱里提审,等流程走完以后,工作人员就询问他,在监狱的生活方面,有没有什么要求?
“我没有其他过多的要求,只是给的饭有些少,吃不饱肚子”
——来源:《问史求信集》.阎长贵/王广宇.合著.
得知这个情况以后,专案组的工作人员直接回复他:
“你饭不够吃的时候,可以再向他们要”
——来源:《问史求信集》.阎长贵/王广宇.合著.
打这以后,每次开饭的时候,王广宇就发现量居然增加了。但是他的饭量大,虽然有时候不够吃,但是他把自己的饭盒伸出去,管理员也会给他再添加一些。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吃饱饭,不受冻,就已经是很满足了。
走出监狱,去到了农场
1973年开春以后,专案组的工作人员告诉王广宇,你的妻子写了一份报告,希望能来监狱探视你,她的报告获得了批准,后天就会来监狱,你有什么要求吗?
“我想看看孩子可不可以把孩子一起带来”
——来源:《问史求信集》.阎长贵/王广宇.合著.
工作人员没有给明确的答复,只是说需要申请。
很快就到了探视的时间,一大早,管理员就递给王广宇一个刮胡刀,还有一个小镜子。他在牢房里面精心的修面,他要以最好的姿态和家人见面。
大概是上午九点左右的时间,管理人员打开了牢门,让王广宇跟着他去会议室。
到了会面的时候,让王广宇特别开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居然也跟着妻子来了。但是因为许久没见的缘故,他认识妻子。当年他被送到功德林监狱的时候,孩子还小,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是一天长一个样,再次见面他居然不认识孩子了。
他的孩子已经长到了一米五左右,还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这是谁的孩子?”
妻子完全没想到自家丈夫会脱口冒出这么一句话。
“这是咱们的小杰啊”
“他怎么会戴眼镜?”
也难怪王广宇会有这个疑问,当年他离开的时候,孩子还小,也没戴着眼镜。如今多年过去了,孩子穿什么戴什么,他自然是不知道了。
孩子看到面前的这个中年男子,剃着个光头,自然也不认得了,毕竟父子俩分开的时间有6、7年了。当年工作的时候,王广宇忙于工作,平常就很少和儿子见面。如今,时隔多年再次见面,莫名的有一种生疏感。
“爸爸”
在妈妈的示意下,儿子这才脆生生的叫了一声。
也是这一声,似乎迅速拉近了父子俩之间的感情。
这个会面室的布局很简单,在整个会面的过程当中,一直都有工作人员在旁边看着。
会面室的两面都是玻璃,只是在中间放了一张桌子。三个人刚刚坐下,儿子首先说话:
“爸爸,你怎么没穿军装呢?”
“爸爸不穿了”王广宇回复道。
当年他工作的时候,日常都穿着一身军装,因此在儿子的印象当中,自己的爸爸是穿着军装的。那时候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如今7、8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小屁孩已经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
儿子的性格和王广宇很像,都很内敛,因此见面的时候,儿子对父亲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和亲热。但是这个小孩会用自己独特方式来表示心中的爱意。在他的印象当中,自己的爸爸是抽烟的,因此这次会面,他还特意准备了香烟。
抽着孩子的香烟,王广宇也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爱。
妻子告诉丈夫,自打那一年,他毫无预兆的消失以后,家人就不知道他的去向,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妻子说自己去过他原来的单位,好多次去打听他的消息,但是都没有人知道。
1968年的下半年,就停发了丈夫的工资,妻子那时候的工资是69块,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着妻子的这69元的工资过日子。
他的妻子那段时间确实过得很不容易,不仅自己要工作还要顾着家里的事。
妻子絮絮叨叨的给丈夫讲述了,他不在的那段时间里,家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1968年的春天,儿子做了一个小手术,就是切除扁桃体。医生的麻药用的量有点多了,儿子居然昏迷了20多个小时,差一点点就没有醒过来。妻子还告诉丈夫,儿子为啥会戴眼镜?那是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才发现,他居然是先天性的远视,这才不得已配了一副眼镜,多多少少能起到一些矫正视力的作用。
妻子知道自己的丈夫离开了社会,有差不多五年的时间,知道丈夫特别想知道外面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很多的话,很多的言语,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面是聊不完的,但是这两个小时对于一家人来说,也是短暂的幸福。
从1973年开春以后,一直到1975年的五月初,这段时间,王广宇的日子是很开心的,因为他的妻子和儿子每年都可以来探视他一次。
到了1975年,从这年的三月开始,秦城监狱增加了犯人们放风的次数,甚至于有时候每天居然都可以放松一次,以前是一周一次,或者是一个月一次。他们放风的时间从2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过放风的地方就是在监楼前面的那个院子里。
这个院子被隔成了十几个小方格子间,进去以后就像是坐井观天一般,四面都是墙,抬头就能看到天空。
哨兵们就在上面的那个走廊上来回的巡视,从上往下看下面十几个小隔间,里面的人在干什么,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以前给他们看《人民日报》的时候,这好几个犯人轮流着一起看,也就是今天给一个人看,第二天来收走,再送给下个人看,以此类推。王广宇一般是排在后面,因此他基本上只能看到三天以后的报纸。
但是这一年,他居然可以看到了当天的报纸,而且管理员也不会和以前那般,到了第二天就来收走。
而且,王广宇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动向。
监楼是三层,每一层有一道长长的走廊,走廊的一面是灰白色的墙,一面就是一排牢房。他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牢房打开和关上的声音,以前是压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前都是很安静的,王广宇也判断,这不是在提审犯人。因为提审犯人的话,把犯人叫出来以后立马就能听到关上牢门的声音。但是现在打开牢门以后,并没有听到立马就关上牢门的声音,还能听到走廊上传来长时间说话的声音。
除此之外,以前到饭点的时候,工作人员推着餐车,经过每一个牢房都要停下来,等人打了饭菜以后,再推到下一个牢房,以此类推。
起码要至少经过八个牢房,才能到王广宇的牢房,但是这一次听到走廊上响起餐车的车轱辘声音后,居然直接就推到了他的牢房门口。
这说明了什么?经过王广宇的判断,说明他前面的那些牢房已经空出来了,所以餐车才不会在那里停留。
因此,他判断这些人大概率是被放出去了。但是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那些人也或许被判了。
1975年的五一节过后,妻子带着儿子又来监狱里探视,王广宇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妻子,并且让妻子做最坏的打算,就是自己没法再出去和家人团聚。
但是妻子却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就是在她住的宿舍大院里面,当年被关押的一些干部,有好多人都被放了出来。这个消息让王广宇十分的开心,那他判断那些人被放了是准确的。
1975年的5月14号,这一天的上午,秦城里面来了专案组的两个工作人员。
这两人告诉他一个处理结果,就是释放出狱,但是不可以回家,要送去农场劳动一段时间,在农场里等待最后的结论出来。
出狱的时间也定下来了,就在第二天的下午出来以后,直接去北京火车站。
他在监狱里的生活就此结束,接下来就是在农场生活的日子。在农场待了几年的时间,对他最后的结论也出来了,恢复了他的工作,王广宇就返回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