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到地方农村进行劳动的人,生活劳动的地方就叫“五七干校”,那么,为何会叫这么一个名字呢?
1966年5月7号,伟人看了《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的文章,这篇文章是由我军总后勤部刊发的,伟人看过文章之后,就给林帅写去了一封信,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要全国每个行业,都搞一个学校,这个学校要搞成一个综合性的场所,不仅能学文化,还能学习军事、经济等等,而且还要进行农副业的生产。
由于这封信是5月7号写的,因此也被称之为“五七指示”,而各地创办的学校也就自然被称之为“五七干校”了。
当时,去五七干校的人,在社会上被称之为“五七战士”。
两年后,也就是1968年5月7号,吉林的庆安县柳河率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其实也就是一个农场。
此后,全国各地也开始响应号召,纷纷创办了五七干校,在18个省总共创办了106个。
当时去到干校的干部和家属,总人数破了十万人。起初,五七干校的创办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知识分子不能只看重脑力劳动,还得兼具体力劳动,要让广大文化人和干部都接受全方位的锻炼。
在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五七干校更是分布全国,大约有上万个“五七干校”,而在干校里的学员数量也是达到了数十万人。
通常而言,干校的位置都选在偏僻,贫穷的农村,去到干校的人,不管之前是干什么的、级别如何、资历如何,在干校里都统称为“学员”,或者是“五七战士”。有的学员是独身而来,有的学员是拖家带口的来.......孩子大一些的话还好,能跟在身边,要是孩子小,只能是找城里的亲戚代为照顾了。
到了干校之后,不管年龄和性别,都是参照着部队的编制进行管理,大伙都被划分到连、排、班。至于干校的具体管理工作,通常是军宣队或者是交给工宣队来管理。
干校里面的生活属于军事化管理,不管是出工还是收工,都得整齐编队喊口号,有的时候还会进行野外拉练。
学员们在干校的生活,就是一些体力劳动,譬如:养猪、做饭、挖井、种地,等等。总的说来,就是要自食其力,亲力亲为。
如果你要是知道身边哪一个老人,曾经在五七干校生活劳动过,那这个老人在那个时代,不是个知识分子,就是个干部,要么就是搞科研的,总之身份是不一般的。
五七干校作为时代的产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火热之后,从1972年开始,也逐渐衰落了。这一年的4月,陆续让一大批学员回城。
一直到1979年2月7号,正式颁布了《 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五七干校”这才被撤销,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