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萍 | 致端午

文摘   2024-06-10 00:01   江苏  

* *
文 |
胡翠萍

爸爸给我编了几个蛋络,我一直珍藏着,搬了几回宿舍,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提前把它们收好,待到了新地方,找一个进门就看得见的地方再挂起来,甚至在不是吃咸鸭蛋的时节,我特地会到超市里买几个真空包装的“高邮鸭蛋”,拆开,装进蛋络,就是为了看它们鼓鼓囊囊的样子,好玩,安心。

端午节的传统好像一直没有怎么变。五月初五前,妈妈总会从老家割来很多艾叶和菖蒲,用红绳子匝成一把一把的,插在门头上。小孩子手脚都要戴上五彩百索子。

家乡的湿地多,粽叶子是不用买的,挑大的采回来,开水锅里烫一烫,过凉水,碧绿光滑,平铺在长长的塑料桶里,用水养着。接下来就可以准备包粽子的事情了。

那一年,我是在妈妈的“棍棒”教育下学会包粽子的,妈妈特地还为此事和我干杯了,因为优良的传统得到了发扬呀。呵呵,朋友,别笑我,这真是门技术活,年年学,年年不会,年年被妈妈骂,表面坐下来包粽子实际是陪妈妈讲话,我的粽子不是这头破就是那头漏,想逃连说:“不包不包,我走啦!”

妈妈一手拽着我裙子的腰带一手按着我:“不行不行,今天你别想走,你给我坐下来!”姨外婆舍不得我:“算了,你就随她去吧。”妈妈掉过头就是一 句:“你知道什么?现在不学将来受罪!”接下来妈妈给我讲了很多不会包粽子到处求人的鲜活事例,目的就是让我老老实实地学呗。甭想偷懒!

我的孩子也学着包粽子,将粽子五花大绑,要么扁扁的要么小小的,奇形怪状,妈妈为那些粽子美其名曰:小丑粽子。自然也只有小孩才有资格吃那些“小丑粽子”。她也跟着婆奶奶学好几年了,因为这是季节性的,去年会点今年都会忘了,进步不大。毕竟是小孩子嘛!我呢!不能谈啰,被妈妈骂得一无是处,还陪着笑。

选叶,剪边,重叠,旋转,填米,甜的就放蜜枣,咸的就放咸肉粒,再填米,覆盖,折角,扎线。为了区别开两种口味,要做标记,妈妈通常都要把咸的剪个粽叶尾巴,煮熟了以后他们总要慢慢辨别,而我从来都不用翻找,因为裹肉的粽子外表总是透着一层油光,我是一眼就能看得见的。妈妈说我聪明,其实就是“好吃大王”成精了。

我的家乡是回族聚居地,回民是不碰猪肉的。包粽子怎么办呢?馅料就用冬天的咸鹅,去皮取精瘦肉,剁成细粒,讲究的还要搭配上咸蛋黄,这种粽子特别好吃,别有一番滋味。

这几年的端午妈妈都要给我准备一点咸鹅粽子,我把它们带到小纪来,送两只给同住在学校里的老师尝尝,“什么?咸鹅粽子?没听说过,我们这边只有用咸肉或者鲜肉包的,倒不曾听说过还用咸鹅肉的。”哈哈,不要奇怪哦。家乡的回民朋友经常用牛肉包饺子,虾肉做馄饨,为了信仰,生活开支因此也增加了不少呢。

包粽子其实也很简单 ,关键是手法熟练程度。整坐半天,包了整整两大篮粽子。满屋子都是粽叶的清香。就这样,我学会了包粽子。但有时也会发挥失常,偶尔会有破的,锅里漏的都是煮熟的糯米,我就嘿嘿嘿一笑,当没看见。

我为包粽子的经历写了一首打油诗,上联: 头昏脑胀眼发花,下联:腰酸背疼腿抽筋。横批:难者不会。

又到了一年端午,写下这一篇小作文,逗大家开心开心。

人间有味是清欢,祝大家端午安康,万事顺意!




作者简介:胡翠萍,女,小纪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学爱好者。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在这里,你都会遇见田野上最纯粹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