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织”所向

乐活   2024-09-07 12:01   上海  




——  二十是如何成为“二十一”的?——


这个独特的名字原本是他为工作室选定的,久而久之,被称呼的对象成了他自己:“当时看到一个甘甜的‘甘’字,莫名就觉得这个字挺好的,所以想用这个字当自己工作室的名字,但是读起来不是很顺口,就想要不拆开成‘廿’和‘一’,但读起来依然不顺口,又想到‘廿’是二十的意思,所以就再拆开,变成了二十一,当即就觉得就是它了。”


在从事“摆花弄草”的工作之前,二十一是捣鼓陶土的。从未离开过艺术领域的他,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埋下了那颗追求美的种子。当时年仅六七岁的二十一,无意间在家里翻出了父亲的素描本,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像让他萌生了对美术和绘画的兴趣。上高中之后,他才知道原来画画是可以考大学的,便决心考进美院。当时的二十一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花艺师,他只是放任对未来的思绪在艺术的海洋里游荡:想成为摄影师,想成为服装设计师,想成为画家......但无论有多少种猜想和向往,他都希望未来能遵从本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二十一在西安开了两年陶艺馆,虽然陶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他觉得自己仍未到达人生的应许之地。恰好在陶艺工作的空闲之余,大学好友邀请他去自己的花店转转,他当即被各色的奇花异草吸引,透过片片绿叶和花瓣,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更加明朗自由的世界。


在接触花艺的初期,二十一几乎每天都在Instagram上欣赏全球各地的花艺师们的作品,学习他们对花艺理解和表达,也练习基本的插画技术。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敕使河原宏的花道作品图片,千万条碧绿的竹丝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这一超乎他常规认知的花艺作品为他打开了通往“草月流”的大门,他也终于在这里为自己的艺术探索找到了一片自由之境。


“最近我有个朋友突然告诉我说:你做的事情充满了‘自由’和‘爱’,而完成这两个字,刚好需要‘二十一’笔。”二十一在一次次的人生选择中,找寻自己是谁,而当一个人决心要成为自己,命运总会在冥冥之中给予指引。





—— 自然生长,自由绽放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二十一的花艺作品,应该是“自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二十一这个人,应该是“自由”。


“我是一个喜欢变化、喜欢追求未知的一个人。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像竹子,竹子有很多元的创造性和可能性,又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二十一认为,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未知、挑战、颠覆都会让他很兴奋,甚至是困难也会被他看做是一种动力。因此对他来说,学习草月流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一流派所鼓励的“勇敢自由地表达”既与他在美院学习的创作理念一脉相承,更与他本人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


在学习草月流的过程中,二十一逐渐拓宽了自己对于植物和艺术的认知边界:“任何材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花艺表达的一部分。所以任何材料都可以当作植物去看待,任何植物也都可以当作材料去看待,不再会有那么清晰的创作界限。”在去年的Elsewhere针织艺术节上,二十一用毛线和雏菊的花样制作了一只慵懒松弛的橘猫装置,而今年他同样用毛线创作了雏菊点缀的针织星系:“这次的灵感来源是毛线线筒,一根根毛线从线筒上旋转而出,编织成各种各样的针织品。正是这个画面,我才想到要线筒去打造出一个针织星系,旋转而出的毛线,变成一朵朵雏菊,大大小小,围绕着线筒斑斓盛放,呈现一个美丽的针织‘宇宙’。”


每次创作新的作品时,二十一会首先考虑花艺所处空间以及表达的主题:“我觉得花艺作品在空间里的协调跟人和空间是一样的吧,‘气味相投’是最根本的,花艺的气质要和空间的气质吻合,就好像安静的茶空间不太适合色彩喧闹的花艺作品,其次就是光线、观者角度等这些要素。”二十一的花艺风格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他在创作中对植物自然状态的保留。他的作品中会有枯黄的叶片和凋零的残枝,甚至是落叶也能够和整个花艺装置、以及空间环境构成和谐一致的氛围:“我觉得它也是自然的一种状态,所以就刻意保留它的衰败状态,也是一种自然之美。”


二十一心目中理想的花艺作品,是松弛的、当下的、自然而然的,他更注重感受的传达,弱化技巧的存在感,从而使植物能够在新的空间里依然以它自己的面貌存在,按它自己的节奏生长。


尊重自然,就是意识到枯叶和嫩芽同样重要,枯萎和繁盛都有生命的力量所在。二十一用植物作诗,每一根枝条、每一片叶子的生长与衰败都被他真诚地记录下来。晨昏变换,四季流转,他尊重植物在自己的作品里自然生长,就像他允许自己遵从内心,在一次次选择和转变中,自由成长为现在的二十一。





—— 一块泥土的艺术之旅 ——


“我是进大学才接触的陶瓷。当时考美院同时考了好几个专业,因为陶艺的分数最高,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从一个陶艺小白成为陶瓷艺术家,需要哪些条件?天赋的加持?热爱的指引?或是时间与经验的积累?上大学前从未接触过陶艺的张云飞,在毕业短短几年内,便凭借个人风格鲜明的陶瓷作品与艺术理念在业内崭露头角。如果你曾看过他的陶瓷作品,你会为这个才华满溢的年轻艺术家的成长速度所震惊。而这一切,都源自他在学习陶瓷之初的用心和耐心:“整个大学其实就是打磨基础技法的过程,因为陶瓷这个艺术门类工艺非常复杂,必须要打磨到一定程度,才会做出好的作品。到后面思维意识慢慢成长,经常参展、看展、看书、听讲座之后,有了创作意识,才真正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


张云飞曾经不喜欢景德镇那些千篇一律、“毫无灵魂”的仿古瓷器,但他又在毕业后选择长驻景德镇,迷恋着这里的包容与野性:“这里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材料方便,各方面成本相对较低等;再加上这个城市比较包容,也比较野性,它好像一个从未被驯化的城市,任何人来了这里都能找到能落脚的地方。”曾经年轻气盛的他也逐渐被景德镇的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折服:“他们平凡、朴实、又纯粹,还有着高超的技艺,每个师傅一生只做一门工艺,从他们身上也攻克了很多工艺上的难点。”


在景德镇,他创作出了奠定个人风格的“放”系列作品。他用高白瓷土在薄胎的基础上去创造,凹凸不平的杯身,深浅不一的器口,呈现出自在轻盈、松弛灵动之感,因而取名为“放”。张云飞曾表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只不过最近和Elsewhere联名发布的新作品,将他对“满意”的标准再一次刷新:“本次作品在工艺上算是一次新的尝试,通过纤维陶瓷的形式来表现,纱线的柔软和瓷线的坚固形成鲜明的对比,纱线在火焰的熔融下消亡,但泥土又让它获得重生,把它的模样以一种永恒的诗意的方式保存下来。”


一块泥土,经历了练泥、拉坯、修整、烧制,从柔软变得坚硬;一个心怀艺术追求的年轻人,也在经历过学习积累、打磨沉淀之后,从平凡蜕变为非凡。





—— 顺应泥土,顺应内心 ——


“真诚的作品才能打动人。从内心深处出发,慢慢长出来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每次张云飞说起自己创作陶瓷的心路历程,总会让人感觉他手中的那块泥土似乎有自己的生命。他对泥土真诚,泥土也以真诚的姿态回馈他:“陶瓷是一个工艺复杂多变的门类。泥土也是一种极有性格的材料,所以必须沉下心来慢慢和它打交道,把它当作爱人一样对待,做的时间久了,性格也变得温和细腻。”做瓷的过程可能漫长而沉闷,既是对意志的考验,也是对心性的打磨。但好在,他早已与泥土互为知己,彼此塑造。


在与泥土打交道的过程中,张云飞尤为注重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用他的话讲,叫做“顺应泥土本身的质量”:“这需要你长时间和泥土斡旋,对它有极强的敏感度。有时候泥土自然的状态很美,不需要再去修饰,但是在保留这些自然细节的同时,对整体气质形态的把控尤为重要。”因此,他在创作中十分注意对陶土细节的取舍,常常保留那些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瑕疵”痕迹,并将其逐渐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材料性是陶瓷创作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所做的那些细节处理其实都是为了表现陶瓷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美感。”在这次与Elsewhere的合作中,张云飞创作了一件表面勾勒有线型雏菊花纹的瓷器,他用毛线裹泥浆的手法,在曲线灵动的瓷瓶上编织出瓷胚的“新衣”,用交织的丝线寓意人与人之间复杂多样的羁绊与联系。


对于泥土,张云飞始终用真诚的心去对待。而对于做瓷的人,他则始终强调“独立精神”与“自我思考”,这是他的老师张春教导他的,也是他深深印刻在心中的。他认为,工艺上的困难,反复实验、反复练习就可以攻克,而自我精神上的挑战,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可以解决。


“从内心深处的底层精神去思考,慢慢生长,通过双手去表现在陶瓷材料上。作品是路上的风景,边走边看,在这条路上,需要与极有性格的泥土翰旋、拉锯,需要与另一个我对话斗争,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保持距离,需要做很多事情,但为了这条路上最后可能出现的美景,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说,有的作品只是停留在手上,而有的作品却能做到心里。对于陶瓷创作,张云飞的唯一的向往是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我对艺术创作的探索。





——  美酒咖啡也成画?——


打开任桃桃的社交平台主页,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个视频或图片作品都是她对自己绘画过程的分享,红酒和咖啡也常被她当作颜料来作画。镜头中的她,常常轻摇着酒杯,在画纸上随意泼洒,再沿着红酒扩散的痕迹,用手指涂抹铺陈出底色,再用笔刷浅浅勾勒出人像的轮廓,寥寥几笔,人物飘逸灵动的姿态与神情便跃然纸上。


有网友在她的评论区留言,说她画画就像玩儿一样简单。这种“玩儿”一样的随性画风,源自与她自小面对绘画的松弛态度。她说,她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很放松:“记忆里,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学的时候就是做完功课画想画的东西,接受过一段专业性训练,培养绘画的素养和技巧。但对我影响更深更广阔的——有关美与高尚艺术的认知,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渐渐成长的。”


任桃桃随性洒脱的风格,也与她绘画的目的紧密相联——展现生命更多元的可能,在千万种选择中,找到自己真正的目的地:“生命的奇妙在于前方的未知和多元,我作为画家要足够客观和真诚的看待这一点,我喜欢水彩能够带来的一些与生命相似的特质:通透明亮,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遇水扩散和不明确的边缘,在无数的可能性中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任桃桃不会在动笔之初就预设一幅画的完美与成功,她在水彩颜料的流动和扩散中,享受着寻找目的的过程。


时尚icon的经典造型,流行偶像的闪光瞬间,都是任桃桃最常创作的绘画内容。她偏好对人像的捕捉和刻画,擅长把每个人物最突出鲜明的气质特点定格在画纸上,希望能穿透对外表的描摹,画出那一瞬间的灵魂:“我对人的面部或者是躯体产生的变化和情绪比较敏感,很想捕捉人在那一刻的心理活动。以人物为主题和创作对象是我绘画重要的一部分,也受欢迎,当然我自己也一直在做更多元主题的创作,和自然的联系,对自己的探讨。”


任桃桃的人像作品中,很少有特别浓重明晰的线条勾勒,不论是人物的脸庞还是躯体,都会在画布的空间或是笔触的连接之间保留一部分空白,也正是这些留白,让人物的灵动姿态在笔触的缝隙间自然呼吸:“绘画需要一种呼吸感,而留白就是这样一种呼吸感,从技法来说是突出画面中的主体或焦点,使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我想要强调的部分。我常常觉得绘画能反应一个人的内心,心境是轻松的,是流淌着的,笔触之间会有缝隙。”



珂思黄针织连衣裙、渐变艺术手摇花羊绒开衫

均来自ELSEWHERE




—— 记录时代的生活艺术家 ——


“将‘自然’、‘人群’、‘姿态’、等等我们周遭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成为时间的礼物。”


这句话被任桃桃放置在每个社交平台的主页介绍中,也是她一直以来的绘画创作准则:“时代经典总蕴含当代人们意识形态的需求,我会敏锐识别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再创作。”在奥运会期间,任桃桃也用她的画笔记录下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姿。与此同时,她也十分关注时尚经典与潮流风象,喜欢逛街购物、买书和期刊、转美术馆,从生活点滴和世间万物中发现时代留存的痕迹。


八年来,任桃桃坚持每天都完成一幅画,只不过当我们提及这一点时,她告诉我们,“坚持”这个词有压力的成分在,她更希望把坚持转变成习惯:“画画是我唯一的爱好,能握住画笔,画出流畅的线条,温暖的色彩,理想的画面,我就觉得生命很美好。”她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时说,人一旦有了爱好,便没有了疲惫和琐碎。因而并没有哪个固定的目标在督促她画下去,而是她内心深处对绘画的热爱给予了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面对在创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任桃桃会用一种客观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只要一直在画画和求进步,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挑战就会一直存在。画画就是这样,十几岁有十几岁的问题,三十几岁也有三十几岁的问题。平和的应对转折和上升期,做好创作和商业之间的平衡。”此次与Elsewhere合作,任桃桃也在平衡商业需求中,做出多种风格的尝试:“花朵多次出现在我的绘画中,以各种的形态和色彩,花很像自然的代言人,把每个季节、地域都讲述的很生动。我以水彩去绘画雏菊的姿态和颜色,在明快活泼的色彩里勾勒流动的线条,以传递Elsewhere品牌呈现的舒适自在的美学追求。”


任桃桃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创作,也以同样的态度看待生活,对她而言,生活和创作之间并无明确的分隔:“我的创作就是我的生活,是真真切切的。更多地拥抱生活,增加细节和浓度,多认识世界,阅读更多、更厉害的作品,就会自然而然地收获灵感。”任桃桃的创作态度与Elsewhere“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的品牌主张不谋而合。在她看来,绘画是最贴近人们的艺术形式之一。一张画作所凝聚的,不仅是画家对事物的精准提炼和策略性浓缩,更是对生命特质的深度挖掘与展现。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艺术中拥抱生活,任桃桃并不刻意为之,她只是享受其中。






—— 如何成为一名生活艺术家? ——


“她们热爱生活,她们像艺术家一样探索,像生活家一样创造;她们热爱烘焙、花艺、音乐、旅行、绘画、艺术展、电影、阅读......她们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她们将艺术美学融入日常生活中,并让艺术品质渗透成为积极的、松弛的人生态度。”


对于生活艺术家的定义,ELSEWHERE的新生代设计师崔雨薇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今年是她入职ELSEWHERE的第四年,作为时尚与美的探索者,也作为万千都市女性中的一员,她从自身出发,将对女性生活状态的观察与理解深深融入到时尚的创想之中,同时也将对美学的思考实践于日常的生活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我喜欢记录生活,捕捉美好,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抑或是自然中的一花一木,又或是看展览、摄影、做手工等,这些热爱让我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也让我内心保持松弛和从容......发现生活的美好,从一个习惯的养成开始,欣赏一幅画,探索一个展览,在滋养身心的同时,赋予生活极大的能量。”


生活之美,不仅来源于外在的风光旖旎,也深植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现如今,“都市女性”不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符号和标签,而是万千年轻女性自主选择的共同命运。在她看来,都市女性不仅在职场上自在从容,游刃有余,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她们懂得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让自己在忙碌中也能保持愉悦和满足。”


“生活是我们创作的艺术品,是自我内心的投射。”明媚,文艺,松弛是都市女性面对世界的自信态度,而坚韧,勇敢,生命力则是她们坚持自我的精神内核。正如ELSEWHERE钟爱的针织品类,用坚韧的毛线编织出松弛柔软的衣衫,保持生命本质的韧度的同时,以松弛从容的态度经营生活。“我认为‘松弛’就是自足自恰,不疾不徐,可以理解为一种从容不迫、不过度紧绷或焦虑的状态。在忙碌与休息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既能够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又能够享受闲暇时光。”崔雨薇表示,松弛的生活态度让她更加自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用心享受每一个当下的美好。



珂思黄单边挑孔针织围巾、珂思黄单边挑孔手钩花针织衫、

珂思黄直筒针织裤

均来自ELSEWHERE



—— 针织是匠心与艺术的结合 ——


“ELSEWHERE作为生活艺术的倡导者,希望能为繁忙的都市女性提供轻松自在的品质着装,陪伴她们体验和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每一种情感;去演绎每一个角色,每一种精彩。在这样的初心下,希望通过一类产品体现出都市女性自在随心,轻松愉悦的核心精神,因此核心品类——针织全品类应运而生。”针织服饰有着温暖柔软的触感,又因手法与工艺的不同而拥有着多样的呈现,能够帮助都市女性在工作与生活的各种角色之间穿梭自如,张弛有度。


因此,如何在针织设计中体现品牌的轻奢调性、融入艺术生活的态度,成为崔雨薇和设计师同事们在工作时着重考量问题:“我是通过材质、色彩、廓形等多个维度体现生活态度的。针织品的材质和质感能够传递出对生活品质追求。高品质的天然纤维(如羊毛、羊绒)不仅保暖性好,还能展现出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和追求。色彩是表达个人情感和态度的直接方式。明媚的珂思黄能传递出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而选择柔和、高级的灰色彩能带给人平和的心境。廓形上以松而有型的设计,映现松弛自在的心境。”


“在产品上聚焦针织全品类,舒适、质感、自在的美学风格是帮消费者成为‘生活艺术家’的第一步。通过与艺术家的联名提升产品的高级文艺调性,并在工艺上探寻与匠人的艺术共鸣:沉淀品牌的雏菊提花针织工艺,雏菊挑孔针织工艺,雏菊珠片绣等工艺,传递艺术与诗意。”雏菊因其自由而蓬勃、温暖而朝气的特点成为ELSEWHERE主推的意象,也成为品牌与都市女性精神内核的连接点——纯粹而热烈地拥抱生活。


崔雨薇认为,针织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针织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复杂的编织技巧和工艺。同时,针织艺术可以通过材质、色彩、廓形等多种元素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因此,针织艺术既需要精湛的技术加持,也需要丰富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力。”因此,自2022年起,每年初秋时节,ELSEWHERE都会如期举办920针织艺术节,与各个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一起共同打造主题展览。在与创作者的交流与碰撞中,为品牌注入艺术的灵魂创想。不论是毛线打造的慵懒橘猫装置,还是水彩绘作的雏菊,花艺、陶瓷、绘画,种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与ELSEWHERE的品牌主张相结合,总能迸发出新的美妙灵感。


不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美可以探索,生活一定是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一本美学宝典。崔雨薇希望ELSEWHERE能够通过针织这一品类带领大家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艺术所在,也希望自己怀着一颗温暖的初心,自由无拘地创造,随性自在地生活。






监制PRODUCER | Laurine Song

艺人总监ARTIST COORDINATION | 文豪Van

摄影PHOTOGRAPHY | 李時一

编辑EDITOR | sasa

视频策划VIDEO CREATIVE DIRECTION|9

采访撰文INTERVIEW&WRITER | 新世纪贝果战士

视频拍摄VIDEO PHOTOGRAPHY | 孙宏 董小乙

视频剪辑VIDEO EDITING  | 不觉 YANG

妆发MAKE UP&HAIR| 皮卡麗

造型助理 STYLING ASSISTANT | 时爽

品牌提供BRAND SUPPORT|ELSEWHERE

新媒体设计DIGITAL GRAPHIC DESIGN 不觉



MadameFigaro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