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此次会议特邀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秘书长王艳萍就医共体的规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远程连线给予了意见建议。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程海滨副处长、大通县卫生健康局李俊玲局长、钟宪敏副局长和17家成员单位领导出席。青海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会主任委员、大通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成文主持会议。
会上,大通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大通县人民医院王成文院长详细介绍了大通县医共体建设情况,并陪同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大通县人民医院核心科室的学科建设情况。随后,门源县医共体牵头医院门源县中医院朵永生副院长、共和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共和县中医院西热尖参书记分别就门源县、共和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
会议对已退休的副主任委员、委员进行了改选,并按照“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审议通过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组织全省医共体培训不少于3次,为全省医共体建设者赋能;二是成立相关专家组定期开展全省医共体建设评估评价及督导指导工作;三是推动打造1-2个青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标杆,开展实地观摩,经验学习工作;四是优化调整医疗资源总体布局,锚定薄弱环节,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沿着基层基础和短板专科这两个方向有力延伸,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会议指出,目前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39县共建设了4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达55%,增长12.7个百分点,部分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但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仍存在人员下沉不到位,信息化水平不高,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不扎实,乡村一体化管理不足等问题。
李渊海处长在会上强调,一要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政策培训,积极学习掌握国家、省、市医疗卫生政策,建立健全内部考核机制,完善人员激励、培训政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更多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二要全面落实改革任务措施,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加强对口支援帮扶、城乡一体化管理等措施全面落实。三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助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网络建设,重点推进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诊断、中心药房等共享中心的建设,并且向乡村延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节约人力成本,实现全省、各市州、全县一盘棋的共同发展理念。四要加强业务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标准化建设培训,加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的健康服务,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五要不断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切实发挥人才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支撑作用。多种方式培养壮大卫生人才队伍,强化乡村医生骨干培训,村医执业持证率逐年上升。六要加大学术交流合作,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共享发展。县级医院之间要多交流合作,开展论坛讲座、学术交流、实地观摩等活动,同时,积极学习省外建设经验,推动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
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会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今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以“强龙头、强县域、强网底”为目标,以更高远的站位,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固守初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奋力谱写青海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新篇章。
(合影留念)
供稿:医院办公室 拉毛卓玛
编辑:梁秀芬
审核:李忠福
监制:汪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