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全面贯彻落实《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精神,大通县人民医院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党建+护理”品牌,强化护理服务的主动性,持续开展“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眼科、皮肤科
随访中,医务人员得知赵先生的血糖控制的不是很理想,护士为其讲解了糖尿病饮食的一些知识并给予指导,为其进行了测量血压、耳穴压豆中医治疗。临行前,医护人员再次叮嘱赵先生及时监测血糖水平,尽量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以减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并强调了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的重要性。我们通过专业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文/王庆花)
骨一科
家住毛家寨的权爷爷今年已是85岁高龄了,2024年11月29日晚间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于12月4日行“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12月11日好转出院。因其身体情况特殊,基础病较多,12月20日下午,骨一科医护团队来到权爷爷家里,为其提供护理延伸服务。随访中,医务人员仔细评估了患者的基本情况,责任护士为其测量了血压、血糖及脉搏等,医生查看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并为其拆线。
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温和的态度、专业的护理操作技术获得了家属的认可。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他们认为这种人这仅是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温暖故事的一个缩影,在护理团队默默付出和病人的真诚感恩中,看到更多的是社会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芒。(文/包秀梅)
中医科
经过科室协调后,选派李存义医师、张鑫护士长、专科护士哈相茹及责任护士车广艳、胡明秀一行人前往麻奶奶家中进行延伸服务。随访中,李医生为其实施了针灸,每一针都精准地落在穴位上,仿佛带着神奇的魔力,将温暖和希望注入麻奶奶的身体。责任护士车广艳为其进行双膝火龙罐为辅,那温热的罐体在膝盖周围游走,驱散着寒湿之气。胡明秀为麻奶奶讲解了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声音轻柔而耐心,确保麻奶奶能清楚地记住。张鑫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哈相茹为麻奶奶讲解了日常保健方法及饮食调护,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到饮食中的注意事项,事无巨细。
在为麻奶奶治疗过程中,麻奶奶的老伴也拄着拐杖在旁观望。通过交谈得知爷爷骶尾部疼痛导致行动不便。李存义医师在为其进行望闻问切后给予了骶尾部针灸治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消失,只留下患者的病痛。专科护士哈相茹为其骶尾部给予了葫芦灸治疗,温暖的艾香弥漫在房间里,像是在诉说着古老而神奇的治愈故事。
经过治疗后,奶奶和爷爷都很开心,奶奶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眼中闪着泪花。爷爷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此后,科室定期与麻奶奶和爷爷联系,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麻奶奶的膝关节疼痛逐渐减轻,在天气变化时也没有再严重发作。她能在院子里慢慢走动,偶尔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爷爷的骶尾部疼痛也有了很大改善,行动比以前方便了许多。而这次的延伸服务得到了很大的成效,在村里流传开来,村民们都对这个充满爱心的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延续护理的温暖与力量。(文/哈相茹)
骨一科
现年70岁的刘奶奶家住多林镇下浪加村,因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4小时来我院就诊,于2024年11月25日以“右股骨颈骨折”收住我科,于11月28日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于12月18日好转出院。因其身体情况特殊,12月20日下午,骨一科医护团队来到刘奶奶家里,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在仔细询问核实了刘奶奶的基本情况,并对耗材治疗包进行检查后,责任护士为其测量了血压、血糖及脉搏等。医生查看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给予拆线。
生命赓续,护理同行,每一份付出都是护理人员对于健康的守护。为患者多做一点、为患者多讲一点、让患者方便一点、让患者满意一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在住院诊疗期间的温暖与关怀。(文/包秀梅)
外一科
随访中,外一科主管医生赵波给患者进行了查体,并给予伤口换药;主管护师马玉花给予引流袋的更换;静疗小组组长冶小娟指导其日常生活饮食及携带引流袋的相关注意事项。最后,主管医生叮嘱患者按时来院拔管。我们通过这样的护理模式,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文/马玉花)
每一次用心的护理,每一次真诚的微笑,都是我们对患者的承诺和对职业的热爱。守护生命的光辉,正是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出的不平凡的情怀。让我们继续以无限的爱心和坚韧的毅力,谱写属于“大医人”的壮丽篇章,为每一位患者带去希望和光明。
编辑:梁秀芬
审核:李忠福
监制:汪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