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研途】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振聪

教育   2024-12-23 23:00   北京  

个人简介:王振聪,中共党员,2022级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为解琳琳、程庆乐。该生勤奋刻苦,认真学习,课程成绩优异,平均学分绩86.13分。研究生期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曾获第十五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BIM建模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二等奖、2023地震大数据智能云服务黑客松大赛二等奖;曾参加第3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工程抗震与隔震减振技术论坛等多次学术会议。已发表Q1分区SCI论文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

获奖感言: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学术平台,更加感谢两位导师对于我的学术研究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每每看到校园卡上“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八字箴言,心中总会燃起无限的斗志来面对科研和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挑战。就像迷雾中的灯塔,无时无刻不在指引着我在未来取得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大的进步。

持之以恒 追求卓越

王振聪来自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于2018年考入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电气类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认真审视所思所学,后决定通过转专业进入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习。

他在大学期间,面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交平台,依然每天坚持充分学习。当其他同学享受自由的大学生活时,他却选择了更专注于学业。他曾在图书馆待到闭馆音乐响起,也曾在通宵自习室伴着灯光奋战,亲眼见证了深夜的北建美景和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本科阶段,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21年,他在众多的毕设题目中对解琳琳老师和程庆乐老师的研究方向深感兴趣,毅然决然选择了“某典型校园建筑群地震震害模拟及平台开发”作为自己的本科毕设题目。后于2022年本科毕业后考入本校土木水利(结构工程方向),自此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兢兢业业 默默耕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科研的生活是枯燥的,往往需要在日复一日、年又一年的努力后才能看得到成果。在研究生入学伊始,他就在努力地平衡学业、科研和工作。首先,他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研一课程学习,用充分的理论知识夯实自己的根基,同时广泛阅读本领域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献,尽可能了解当下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其次,他积极与导师沟通科研进展,认真完成导师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正是深知这般道理, 他用一步步脚印在缩短着与终点的距离。另外,他用实践践行着一名中共党员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中,先后于土木学院结构工程方向研究生第二、第一党支部担任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先后组织开展了如“实验室机械设备伤害事故应急演练”、“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多项党日活动及支部党员大会。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多项志愿服务工作中,如2019年北京世园会志愿者等,青春北京志愿时长累计达200余小时。

立志高远 锐意进取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生活中他积极乐观,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每一天的挑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也努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周围的同学。充实的生活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提升了他的科研效率。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离知识更进一步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舍去更多的纷扰杂念。立足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一年回望,有挫折、有痛苦、有失落,但更多的还是收获。王振聪同学十分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了优秀的平台、求真务实的育人理念,感谢两位导师用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以身作则,教导了他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感谢课题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的帮助。在今后的时间中,他将践行北建大“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积跬步以成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真正做到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基础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 | 王振聪

供图 | 王振聪

编辑 | 干子衡 梁煜焓 李文姝

责编 | 朱玥玚 苗胜杰

审核 | 李守玉

北建土木
本平台主要服务于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其主要功能为推送学院各类通知、重要新闻、学生工作资讯、就业资讯等,以此服务广大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