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丨支教总结篇:情系支教,爱满山南

文摘   2024-09-02 19:54   浙江  



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人文科考队


科考队支教已经落下帷幕啦!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来到西藏自治区下的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的吾龙村和卓玉村开展支教活动。从拓展课程到科普课程,十八位科考队队员带着对知识的无限热爱与对教育的深切责任走进了教室,他们用热情激发了小朋友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知识的种子在少年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支教・科考队  




-01-

课程分工


01

支教负责人:杨然

支教助手:丁钰炜

组长:陈库霓

组员:陈敏扬,梁青怡, 张人之,沈鸿静,尹世为,朱颖俏,杨然

02

03

组长:龙家娟,张明晶

组员:王彤彤,任泽栖,冯丝玙,丁钰炜,张梦妮,颜晨钰,徐梓怡



-02-

课堂设置


本次支教活动在吾龙村与卓玉村同步展开,两地相距约3.6公里。虽然两村略有些距离,但支教的热情与爱心却跨越了这段路程,紧密相连。

本次支教队伍一共分为四组。从早课开始分别去到两个村子,晚上汇合。

在吾龙村,我们有两组支教小组,以便更有效地覆盖到村里的每一个学习角落。两组分别开展拓展课和科普课。与此同时,在相距不远的卓玉村,另外两组同样开始了他们的教学工作。


上图为两村课程时间表


两地支教活动虽独立进行,但是每晚会定期开展交流复盘会议、教学材料共享以及队员互展互评。支教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让这次支教活动成为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集体行动。

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我们见证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与变化,他们的笑脸、求知的眼神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这次在吾龙村与卓玉村同时进行的支教之旅,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知识的种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精彩瞬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课堂之外:

旺果节与赛马节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正巧碰上了卓玉村当地的望果节和赛马节。

“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

村民会在营地扎帐篷野餐,他们身着新装、手提大小饭盒,还带着酥油茶和青稞酒。科考队队员们被邀请到格吉家的帐篷喝青稞酒,吃糌粑美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望果节结束后卓玉村的赛马节又开始了。紧张激烈的赛马比赛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品尝着藏式美食,交流着彼此的故事与情感。孩子们则兴奋地围绕着马匹,学习骑术,感受着这份来自祖辈的荣耀与传承。

整个卓玉村沉浸在一片欢乐与和谐的氛围中,赛马节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文化与精神的桥梁。



 

点击上方视频查看支教期间拍摄的望果节




-04-

支教生活



在科考队支教的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都是队员们自己制作的。后勤组会定期离开吾龙村和卓玉村前往镇上采购物资。

队员们轮流担任“大厨”,利用简易的炊具和前一晚准备好的食材,准备早餐。当日前往卓玉村授课的队员会携带上当天中午所需的食材。晚上科考队结束了一天的支教,回到吾龙村,晚餐成为了大家最为期待的时刻。

这些简单而又温馨的瞬间,成为了科考队支教旅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支教的日程中穿插着与卓玉村和吾龙村孩子们的互动时光。课后,科考队队员们主动承担起护送小朋友们回家的责任。

那条回家的路,对于生活在藏区的孩子们来说,是熟悉而又充满挑战的。他们需要攀过蜿蜒曲折的山路,越过潺潺流淌的小溪,甚至有时还要穿越茂密的树林。

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科考队队员们与卓玉村和吾龙村的小朋友们一起,攀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岭,直到将每一个孩子都安全送回了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5-

支教感想




K1陈库霓

“我清楚地听见”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从不质疑相遇的意义,就像我从不质疑自己来到这里支教的决定一样。但我不想刻意给短期支教赋予什么隆重或特殊的色彩,两条原本在彼此人生轨迹上静静延展的平行线忽然相交又迅速分开,本来就难以达到浓墨重彩的效果,更何况彻底“点亮”孩子们的一生。短短十天,我们能做的不在于改变他们的习惯或灌输世俗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只能走近、了解、倾听。慢慢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我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声音。

 

“老师我记得你,你去年来我家做过客,我还带你去过我的秘密基地。”开营仪式第一天,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罗布桑培第一个认出我,清澈干净的声音一下把我拉回了去年的回忆里,那天村委停电,我们去小朋友家蹭热水,没想到人家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罗布和三个小朋友带我们摸小猫、看小牛、表演魔术、在独属他们的“秘密基地”下他甚至拿起我的相机合影了一张。当时透过取景器按快门的他,专业的模样让我觉得他未来一定是个摄影的好苗子,如果给他一台相机。于是今年开营仪式后,我就决定把农大同学给小朋友的胶片相机礼物送给他。

 

除了罗布,我还认出了去年领着我看她家小猫,说老师你有空来我就把小猫给你玩的米久白珍,过了一年惊喜地发现,白珍变得大方又懂事,小猫也长成了圆滚滚的猫咪。成长的影子无限延长,把西藏的夏日笼罩,吾龙村的河流奔腾,她们长大,我们也长大,一点都不等人。

 

在后面的课堂上,逐渐认识了一些新面孔,也找到了一些当老师的感觉。上英语课前,备课到深夜,一会担心准备的内容太简单,一会担心小朋友不能理解,演练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不能太严格又不能太亲昵,老师的角色远没有想象中好拿捏。但真正开始上课时,所有的顾虑都被打消,这里的小朋友善良、包容,走进教室开口跟他们交流的瞬间,就像有一只温柔的大手把全身炸起的毛抚顺。他们只是用水灵灵的眼睛盯着你,目不转睛,当提出问题、要求互动的时候,有洪亮的回答声,也有带着腼腆笑容的小孩在讲台下悄悄讲出答案。那一刻能感受到作为老师,是被充分尊重、充分珍惜的,虽然偶尔有吵吵闹闹的课堂,也有鸦雀无声的小冷场时刻,但平等的相处让人并不感觉尴尬,反而是希望带着他们探索一方又一方世界。

 

今年支教期间上了几节英语课和音乐课,很难说过十天半个月后孩子们还记得多少,可能还会记得ABCD对应的可爱单词,或者《送别》萦绕耳边的旋律,但实际上这些都不重要。那些单词总有一天会再见到,送别的思绪也在未来的某天会有人给他们真实的体会,我并不奢望我们短暂的到来,能让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我们切切实实地陪伴他们走过了暑假的一段时光。这段时光是小孩子们在山上放牛或我们在家里看奥运所无法替代的,我们相遇、产生羁绊,小朋友们冒雨坚持来上课,我们跋山涉水送小朋友们回家,他们的心声我清楚地听见,我们的付出他们也默默记在心里。他们会真诚地表达他们的喜爱,纯粹、坦荡、毫无保留,把小小心中能承载的最大限度的喜欢和爱以自己的形式热烈地回馈给你,比如说最喜欢的糖果和玩具。

 

最后一天闭营仪式的时候,以为能云淡风轻地说出再见,没想到白珍在座位上回过头抱着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你了”,没想到罗布拿到胶片相机第一张珍贵的快门对准我按下,没想到达色在看电影时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舍不得你”,没想到旺姆和拉姆在我们走后在微信上一直问候老师路上还顺利吗。他们的话大多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没想到这么小小的小朋友能说出如此成熟又令人感动的言语,罗布说老师你可以给我写信吗,我会努力考上北京的学校来找你们;米久哭得稀里哗啦,还不忘说老师你要回来看我;小小一只的益西可能还不懂什么是分别,在最后大声爽朗地喊出拜拜,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回山上的家里。如此种种,我都清楚地听见了,也记住了。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短期支教夏令营是成功的,短暂身兼老师身份的我们可以不带任何价值评判地去发掘他们的可能性,不代替他们看待当前的生活方式,不规定他们选择前进的道路,而是平等地注视每一个好奇、天真、干净的灵魂,和他们讲幼稚的话,又笃定地做出约定。未落的晚霞、璀璨的星河、雨后的彩虹,我们一起在村庄里体验然后永远保存在心里,以后看视频听见他们的声音,就能想起一幕幕的曾经。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相遇本身就是意义,我们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清风吹拂,我们轻轻摇动。离开的时候,我答应小朋友们,下次来西藏,我会来看你们。但人生之事难以预料,在无法相见和未来长长的日子里,我祝你们平安,幸福,勇敢。




“那漫山的紫花”  

K2龙家娟


向上滑动阅览

8月8日,在吾龙村授课的最后一天,照常送孩子们回家。原本是想着送完孩子和张人之一起去山上挖草,在为数不多的时光里再感受一下吾龙的自然风光。但是我们坐在路边嗑瓜子,等着慢吞吞的小扬爬上来,却发现身边慢慢围了一圈孩子。等到小扬上来,我们迈开腿想要往上走,白珍悄悄地走到我们面前,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们,问道:“老师,你们去爬山吗?”我们刚说是,他们已经笑着跑到了前面老远的地方,我们三个老师一边喘着气,一边奋力地往上爬。

我们往上蠕动着,感受口间频繁的呼吸,偶尔用余光瞥向深谷对面高山上的白塔与房屋,感慨这里的居民竟然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如此多年,偶尔又俯身下来看那贴着土长的苔藓与石头上的地衣,不经意间发现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在前面打闹,已经离我们有几十米的距离。天上飘了几滴雨点,雨点又汇聚成了雨丝,张老师朝他们招手,奋力地喊着:“下雨了,孩子们赶快回家!”一向乖巧的白珍却气呼呼地说:“就不!我们就要在这继续玩!”因为体能上的弱势,我们几位老师都只能摇摇头叹气。

或许是感觉我们有些“可怜”,孩子们很快又往下跑,朝我们聚拢来。张老师看见了几株美丽的小花,正在用小刀挖着土方块。孩子们兴许是没见过这样奇怪的老师,都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他。很快孩子们也有样学样地学起来,采摘着好看的花朵,放在下午漆扇课做的扇子上。芳草地,粉漆扇,各色各样的花,还有采花的孩子……我一时看得入迷了。

需要寻找新的兴趣点了,我提议寻找上次张老师看到的兔子洞。满山跑的孩子们是当地最有经验的向导,自然也就为我们开了路。我们向东走去,天空中还是飘着雨丝。突然,孩子们大叫一声“彩虹”,我们几位迟钝的老师,抬头往上看,果然,在东边的水库上方,架起了一座彩虹桥,从水库一边的公路上横跨到了水库的另一边。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无比幸运。扎囊早晚常有雨,且阴晴不定,理应能够看到许多次彩虹,但今天却是我第一次在扎囊遇见彩虹,还是和孩子们一起遇见彩虹。兴奋涌上心头,我不禁往前小跑了两步,大口呼吸着。

下山的路上,我们在青稞田旁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高株紫花,在淡淡余晖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艳丽。不敢相信,在海拔4000m的地方,盛开着这样的花,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8月9日上午,闭营仪式后孩子们从卓玉村回来,在车上哭了一路。山对面的紫花因为下雨的缘故已经模糊不清,只能依稀分辨出颜色。这场雨,知道我们离开吾龙,也还是没停。




K3王彤彤

“越森林,穿山顶”


向上滑动阅览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一年以前,我在B站上看到了峰云社科考队的支教视频——“星星点灯”,一直觉得自己是泪点很低的人,当视频里《送别》的背景音乐响起,一瞬间的,我便泪流满面。

 

这一学期,有过考六级前一天晚上还在操场上边补训边听英语听力的破防瞬间,有过害怕早训迟到通宵的崩溃,有过任务重叠不了了之的想法,但每当被负面情绪侵蚀时,我就会想起自己加入峰云社的根本原因,因为科考,因为支教,所以无论是沉默成本还是自己的初心,都让我觉得,不应该放弃。

 

于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昨日课上孩子们来自雪山的纯净音再一次击中了我的心,我才意识到,原来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啊,我奔赴千山万水,跨越千里,终于和他们相遇。

 

这一次支教,真得很短,有时甚至觉得,我是自私的,只是因为我的好奇和热血,就来到这个地方,出现在他们的生命里,又突然离去。但如果重新选择,我一定还会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

 

我仍记得第一天见到扎旺哥哥口中的社恐小孩拉巴时,问他什么他都不回答,到后来,黑皮小男孩终于敢于在我的镜头前古灵精怪地比耶,不太会说普通话的他在最后一节课下课后反复说了好几遍“我走了啊,我走了啊”,我说“好”,我却不明白那是他不能来参加闭营仪式最后的告别。

 

我仍记得可爱甜美的益西措姆,第一次问她名字时我总打不对,还是她将名字手写在我的键盘上才明白。她玩滑板时的灵动,羞涩的笑颜,在望果节上送我的“龟兔” ,都将永远保留在这里我的心里 。闭营仪式小雨淅沥,她轻轻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可以抱一下嘛” ,那一瞬间,我泪眼朦胧了,我感觉我似乎靠近了一点那个会在我送她回去时害羞地甩开我的手的小措姆的心。

 

我仍记得活力四射的益西,开始时总是有大闹天宫搬使不完的牛劲,在台球厅也能哭得响天动地,到后来,即使上课听不懂,他也会复读哥哥的回答,响亮地回答问题;即使实在无聊,他也只是安静地睡着;他说如果我上课他一定会来听,听说我要走他也会“扑腾扑腾”冲过来抱着我说“老师,你为什么要走”,“老师,你的联系方式我放在包包里”。

 

我仍记得罗布桑培问我“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想当“军人”时闪亮的双眼;德萨带了小马宝莉故事书,认真告诉我臂上的小马是雾鬃而不是银溪时可爱严肃的神情;央拉在奥运课上疯狂举手为我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的积极;旦增尼玛悄悄帮我们倒掉垃圾时一改往常的贴心;贡嘎次仁作为最大的哥哥的可靠和躲避镜头时的害羞;巴桑多杰天才球员般的灵活和递给我小柠檬的热情;欧珠朗杰不小心弄碎了手机屏时盛满蛋炒饭的泪滴;格吉在帐篷里问“老师喝茶吗”的治愈笑颜……

 

若还有机会,我多想再和嘎玛曲吉一起穿森林越山顶,多想再和旦增达瓦一起跳一支锅庄曲,多想再给小央宗编一次头发,多想再和欧珠朗杰一起踢足球,和小拉巴一起爬沙坡……

 

行文至此,好多孩子的脸庞出现在我眼前,我很抱歉,我真得没有记住他们好多人的名字,但这份情谊,会随那无数张照片一起存在我的内心。

 

最后,想以白珍留在我手中的拼贴诗作结尾。

 

穿过云间☁

在失眠

梦中

在鸣叫

夜空中

 

你们都像从天而降的彩虹。

五色经幡摇曳我的千千万万遍祝福。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永远想念,有缘再见。




 “不虚此行” 

K4沈鸿静


向上滑动阅览

为时9天的支教结束了,今天是闭营仪式,讲真的,没有太多的情绪,这是事实,整个支教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估计就是做饭吧哈哈哈。可能是我从小就带了好多弟弟妹妹吧,带过很多小孩,做家教也教过很多小孩,小孩的好小孩的坏我都见识过,支教的孩子们挺纯真善良的,但在我这里好像感触不是很大。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也不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能是年纪大了吧,我的世界逐渐变得复杂又单一,见识的思考的知道的多了,不会再轻易被感动。我也不会去思考支教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现在这个阶段就只想关注自己。其实每天晚上开会,听大家提到自己今天的感触,也会有触动,但也仅此而已,所以整个支教下来令我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我学会了做饭哈哈哈哈。

没有很深刻触动的感受,就来说说一些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划痕的事情吧。

一个呢,是这些孩子其实不怎么玩手机。不像我在北京或者是在家里遇到的那些抱着手机不撒手,一拿走手机就闹腾的孩子,这些孩子并不沉迷手机,不知道是家里不让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所以他们对我们上的课很新奇也很喜欢,平时的娱乐活动也更像我小时候那样,和小伙伴一起玩,而不是抱着电视和手机看。

再一个呢,是他们真的很真诚,我没有印象特别深的事,但听队友们的叙述,确实很真诚。啊对,想起来了,之前送米久白珍回家,她很热情的邀请我们参观她家,听见我们夸她像是吃到了糖一样美滋滋的哈哈哈挺可爱的。

支教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也多了很多新的思考,也确定了很多的事,不虚此行。




K5丁钰炜

“卓玉吾龙记忆”


向上滑动阅览

支教结束了,我想起第一天见到小朋友们:他们害羞地介绍自己,看向陌生老师的眼神闪烁着。

相处的时间在增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在增长。小孩子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非常真挚的,他们或许会悄悄地递给老师自己手工做的扭扭棒;或许会在老师生病时过来关心老师;或许会在旺果节邀请我们进入他们家的帐篷;或许会在离别时留下联系方式。

“小丁老师,我们喜欢你!”

“小丁老师在吗,听说小丁老师感冒了,我想把这个给老师。”

“小丁老师你把眼睛闭上。”(然后悄悄给我戴上扭扭棒)

“小丁老师看!我给你带了好多好吃的。”

“小丁老师明天送我好吗?明天来我家好吗?”

“小丁老师回去注意安全!”

......

支教的这阵子,雨下得好大,冲垮了上学的路。本以为不会有小孩子来了,没想到大家都提前到达。每天基本上没有小孩子迟到。放学了下大暴雨的时候,我们就聚一起看电影。停电或停水是经常的事。老师们一起做饭,没带饭中午不回家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吃。坐不下的老师蹲在后备箱,路过卓玉水库摇摇晃晃地去上课。

放学后送小朋友回家。卓玉和吾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回家方式。在吾龙,我们需要穿越湍急的小溪,必要时换上拖鞋。穿过小溪后,再爬上75度的坡,沿着小路到达小朋友的家;在卓玉,我们沿着弯弯扭扭的小道,一路上陆陆续续地走到小孩子们的家,我们挥手分别,明天又再相见。这一路回家,即使是害羞的小朋友也会牵着老师的手,摇摇晃晃。

但不得不到分别的时候。

最后一节课,村委和家长给老师们戴上了好多哈达,喝了酥油茶,也喝了甜茶,哈达重重的,酥油茶浓浓的。连最调皮的益西都变得十分乖巧。白玛、旺姆、白珍和达色等好多小朋友又单独给了我哈达。离别的时候,我们拥抱,雨下得好大。

“老师我们合张照吧。”(合影+n)

我们坐着好心的村委的车,驶离吾龙,本以为就这样离开。开到半路遇到白珍他们在等我们,小朋友们就这样也上了车送我们最后一程。

短期支教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我们给暂时在这里的他们带来接触外界的机会,或许短暂相处后分别时给孩子们带来离别的伤感。相遇是有意义的,几十年后......我们还会记得对方。

雨还是没有停。




“她乡的童年”  

K6陈敏扬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次见到这个总是在做鬼脸的小男孩的时候,我就在想,完了,是不是遇到前一天在卓玉村支教的队员们多次提起的,那个最调皮的小男孩了。

 

在卓玉村支教的第一天,我担任第一节英语课的助教,这也是我第一次当助教。前一天,队员们特意强调,对待淘气的小孩,态度该凶还是得凶,我们不是服务者。当时我就在想,我向来不会对不乖的小孩心软的。于是当看到他带着另外一个小男孩和两个小女孩四个人一起挤在两个半大小的位置上时,我继续跟着主讲念单词,轻轻拍了拍身边看着我嘴型跟念的小女孩,起身向他们四个走去。

把小男孩和其他三个孩子分开、从小男孩手里没收了一个烟头后,我开始教他写随堂的英语测验。可是他前面的课都没怎么听,根本写不出几个题。突然,他放下笔,双手捂住眼睛,一会说眼睛被旁边孩子的帽子戳到了,一会又说眼睛里面进东西了。在防止他继续打扰其他孩子写习题和继续耐心了解他的眼睛情况之间,我选择严肃地跟他说,你的眼睛到底怎么了,不要撒谎。他似乎没有被我“威慑”住,手还是捂着眼睛呲牙咧嘴;他又似乎被我“威慑”住了,提议要出去洗一下眼睛。洗好眼睛后,他算是消停了,但我却慌了。我确实不喜欢他,因为他不是我所认为的“乖小孩”;但是我也不确定自己对他的怀疑是否准确,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冤枉一个孩子。下课后我立马打开了手机,翻到前一天助教们写的课程总结,看到男孩试卷上的名字和课程总结里重点标记的名字——巴桑多杰重合后,我轻轻松了一口气。

来支教之前,我内心一直带着一种恐惧。这种恐惧并不是对孩子的恐惧,而是恐惧于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与多杰的初次接触,使这种恐惧具像化了。而这种恐惧,不知道是出自于个人性格还是童年经历,总而言之,我一直不会和小孩亲近。

不过或许是本身性格比较内向,我在支教时也会习惯性地关注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常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营销号的内容,大意是成年后通过与孩子的相处来治愈童年的自己。与眼前孩子的相处,就好像隔着时空去抚慰了从前那个还是孩子的自己。我无意于判断营销号观点的合理性,但可能是基于对自己的滤镜,我不自觉地认为这类内向的孩子是值得关注的“乖”孩子。

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她。我对她的初印象来自于我第一次当助教的英语课上,她坐在一个不敢开口念英语的小女孩旁边。为了鼓励小女孩跟上课堂,我坐到了小女孩的身边,夸张地将英语单词读音的口型做给她看。慢慢地,小女孩跟上了课堂,巴桑多杰也开始不老实了,我只能从小女孩身边离开,起身去找和另外三个孩子挤在两个半座位上的巴桑多杰。

中午,我送英语课上的小女孩回家,她、巴桑多杰和小女孩住在同一方向。路上,我让巴桑多杰带上自己的防晒帽,并顺口跟她说了一句,下午记得戴帽子。巴桑多杰和她的家都很远,到她家时,我们和她说再见,她没有说话也没有回头,径直走进了一扇绿色的铁门。

下午,扭扭棒的课堂上,我又坐到了小女孩和她身边,帮附近的一群小女孩们剪铁丝、教她们做小花。这时我发现,英语课上腼腆的小女孩原来这么活泼,她大胆地询问老师能不能帮她做小花,大声地和身边的姐妹们交流,而她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在我询问要不要帮她剪铁丝时,她才露出两排白白的牙齿,沉默着但是笑着向我点点头,并将她用两只小手握住的铁丝轻轻地递到我面前。下课的时候,她将一个小玩具递给我,说是送给我的礼物。

下午,我再次送她们回家。组织孩子们排队的时候,一个孩子看到了我手上的玩具,并问我这是谁的,我指了指她。她看到了后却皱着眉头,焦急地和我说,不是她的,是那个小女孩的。我以为自己错拿了小女孩的玩具,赶忙想还给小女孩,没想到小女孩一把把玩具推到我怀里,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最终还是收下了。

由于她和多杰的家比较远,我陪她走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期间她用泡泡机吹了一路泡泡,我在一旁帮她拎着帆布袋。她极少说话,只是玩泡泡,我偶尔赞叹泡泡很漂亮,但是她也基本不搭腔。我是一个害怕尴尬的人,但和她之间的这种沉默却让我很舒服。到她家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她的亲姐姐,我跟她说再见。没想到过了一会,她放下她的帆布包又跑回已经走远的我身边。我问她,你要跟姐姐去哪里,她还是只是对我笑,而不说话。她的姐姐一个人遥遥地走在前头,她却仍像之前一样走在我身边,用泡泡机吹着泡泡。我们又走了一段路,到了多杰家,这时天空已经飘起了雨,我下意识用手去帮她挡雨,低头发现,她的头上戴着一顶粉红色的蜘蛛侠太阳帽。雨渐渐大了起来,我把她送上了她姐姐骑来的小三轮上,姐姐应该要带她去第二天旺果节的营地找家人了。我又想起她手中的泡泡机,刚离开村委的时候她说她要把泡泡机送给我,我不要,她说如果带回去她妈妈会骂她的,我说:“你就说是老师给你的”,她说好。

过了一天,我去参加卓玉村的旺果节。一到营地,我就迫不及待地寻找她们。看到她和小女孩在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我也不好意思打扰她们,只是在她路过我身后时,朝她挥了挥手。说是不好意思打扰她们,其实还是害怕她们已经忘记我。而在看到她朝我露出熟悉的笑容,并挥了挥她手中的那个泡泡机,又继续去追逐多杰时,我心里已经非常非常满足了。

因为连续的拍摄工作和部分事情给我的情绪打击,我感冒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支气管炎的前兆。那段还只是畏寒的日子里,我的情绪也跌入冰点,开始对某些关系患得患失起来。那天在卓玉村支教时,英语课上的小女孩没有来,我照例坐在了她身边,已经完成作业的她在本该由我们辅导作业的课堂上百无聊赖,我的脑子因为睡眠不足而昏昏沉沉、手里也因为还未到自己的课程而空空的。看着她数了一遍又一遍海绵宝宝,拿着她不用的作业纸给她叠了一个爱心以后,我抱歉地跟她说之后的课堂我会教她叠郁金香。下课后,我坐在原位,看她和其他的孩子们玩耍起来。

第二天,我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了。送吾龙村的孩子们回家时,我远远地落在后面。渡河、爬山,和大队伍脱离找不到方向后,我独自一人返回。那天我不想和任何人交流,情绪被包裹在个人的思虑里,越陷越深。突然,一句响亮的“老师”将我拉了回来。我回头,发现远处的一幢房子门口站着三个小孩,个头最矮的那个孩子超我喊了一声:“老师再见!”

我记得他,第一天支教时那个我手把手教他写数字2,他却一直画圈圈;那个当天我和他讲话,他却一直不太理我,使得我以为他听不懂汉语的小朋友。在我的认知里,我是极度排斥这种孩子的,无法沟通、不听管教——我所认为的典型的“不乖”的孩子。可是当他对着我的背影喊出“老师”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过往的判断有些狭隘了。

我必须承认,在我情绪徘徊在崩溃边缘的时候,他的一声“老师再见”,确实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自己过去对孩子这一群体的认知是否全面。

一味地用自己的所谓“乖”与“不乖”的标准来评价身边的孩子是片面的;以自己所期望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是自私的。当我意识到这些时,我突然想起了第一天遇到多杰时,他送给我而我却没有接受的那副扑克牌,愧疚的情绪从心头萌生,又延续到了那天在卓玉村看着她和其他孩子们玩耍时而感到失望的那个自己身上。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常常爱用“复杂”来评价人,却生生忽视了孩子的多样性。所谓的“乖”与“不乖”都只是个人对某些人类性格特点的主观分类,而孩子的多样性足以覆盖这些分类。换而言之,基于我所认为的“乖”与“不乖”的标准,客观来看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乖”与“不乖”的结合体。平时上课积极的“乖”孩子也会对流浪狗出言不逊,上课爱学我说话的“不乖”的孩子也会在其他孩子沉默时首先大声回应。

结营仪式前一天,我想爬上吾龙村村民们家的后山看一看。因为支气管炎的原因,我爬得很慢,没过一会又一个人落在了最后,并且还迷路了。这时,两个吾龙村的女孩出现在我眼前,并跟我说其他两位“老师”在上面等我。就这样,我跟着她们俩找到了另外两位队员,她们和另外两个女孩又带着我们再向上爬升。她们四个一蹦一跳地跑在前头,我们在后面爬得气喘吁吁,感叹她们的体力惊人。坐在半山腰休息时,我俯瞰眼前的大地,山高水急,孩子们每天去村委上课要翻山渡河。一重又一重的青山交叠着,一直绵延到天边。我感叹她们被大山限制了“出路”,她们却用坚实有力的脚步向我展示她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生活的“来路”。这里是她们的故乡,她们的血肉在这里成长,她们的个性在这里孕育。

一个人总有他的来处,而这一来处常常是他的故乡。我看着她们四个在山坡上采摘下五颜六色的花,信手捻起一只我从未见过但本能恐惧的昆虫,笃定地告诉我们兔子洞不在我们前行的方向。她们在这片土地上肆意而鲜活,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我也曾在故乡的土地上奔跑,但又时时摔倒。爷爷的脊背、母亲的臂膀和父亲的手掌在我的记忆里明明灭灭,或许是爷爷的沉默少语和父母的频频缺席让我愈加享受一个人坐在房间角落玩耍的时光。但一次次奔跑、又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受伤、又一次次被托举,我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故乡的土地上,被呵护、被放逐、被告诫、被荫庇。当我顺着孩子们的指示回头望到那座跨越山谷与山腰的“彩虹桥”时,我跌跌撞撞地跑向它,一面幻想这座桥能平坦她们下山的路,一面顺着这座桥,从她们的故乡望到了孕育与塑造我的故乡;从她们的童年忆起了我模糊又怀念的童年。我也曾常常思考我的来处,后来我才明白,这一来处是托举我童年的故乡。

我的郁金香叠纸课,终究因为赛马节没有在卓玉村上成。支教的日子比我想象中的要快,但是支教的体验似乎在我的意料之中:我无意于与任何一个孩子建立起联系。但当我站在会议室的最前面,瞟到坐在第二排的,抱着多杰带来的小黑猫的她时,我还是忍不住越过其他孩子挤到她身边,按耐住内心的欣喜和她寒暄,“这是多杰的小猫吗、”“好可爱呀”、“你家有小猫吗”、“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刚刚看到你,我好开心,我最喜欢的小女孩终于来了”……她全程没有说话,只是点头或露出牙齿对我笑。

结营仪式上,即使见到了她,我还是很想马上离开,那里真的有太多孩子了。仪式终于要到尾声,我们站成一排,等待村民们给我们献上哈达。我往左边望去,快要到我了。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大概在准备弯腰俯身吧,余光却突然瞥见了从右边走来的她。她捧着一条哈达直直地向我走来,我弯腰俯身,她露出牙齿笑着将哈达呈给我后迅速离开,我的眼睛就这么猝不及防地热起来。大合照的时候,我找了她好久,等我们的面前都站满孩子了她才出现。我远远地招呼她来拍照,由于她小小的个子,我抓紧在按下快门之前,一把把她抱了起来。拍完合照,我蹲下对她说,抱歉没有教她叠成郁金香,我把我的叠纸材料都送给她。说话间我不知不觉染上了哭腔,她有点惊讶,但还是看着我的眼睛点点头。

回到室内,孩子们大多陆陆续续回家了,我把材料包送给她,她却突然对我说:“老师教我叠郁金香”。我立刻蹲下,给她一点点演示。期间她不是很专注,一会看我叠,一会又跑去和多杰打闹。多杰的姐姐对我说:“她的心不在这里”。我说没关系,手里的动作停下,等她回过神来再继续。

离别永远都只是时间问题。但我很高兴的是,最后一次说再见的时候,她回头对我招手对我笑。我们或许在一开始都不是擅长表达的人,但是还好,在离别之前,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让对方知道了彼此的心意。我那在嘴里憋了十几年的告白终于在这遥远的她乡得到了释放;她的心事也终于以我可见的途径得到了传达。

重逢在人生中总是发生得猝不及防。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她忽然又出现在门口,张开双臂小跑向我。我蹲下将她抱在怀里,眼眶再一次湿润。我想,表达对于我和她来说,是一件浪漫而勇敢的事情。她的表达,让我再一次被孩童的纯真所包裹,也让我“妄加揣测”:我是否走进了她的童年、她的故乡、她的来处。

我握住她的小手,看着她的眼睛说:“以后你可以来找我玩”。我多想带她看看我的故乡,告诉她,我也曾在我的故乡长成她曾经的样子。我来到了她的故乡,有幸光顾她的童年,而她也越过时光、千里迢迢走进了我的童年。原来和她相处的每分每秒,不是我拥抱了过去的自己,而是她牵紧了童年的我。

离开卓玉村的路途中,我们遇到了抱着小黑猫的多杰。我们跟他打招呼,他在细雨里隔着车窗对我们说:“老师再见!”

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我说,让别人永远记住你就是一个悖论。张梦妮从一堆行李里探出头来对我说:你凭什么让别人永远记住你?我说是,让别人永远记住你就是一个悖论。就像现在我早已忘记我是在最后一天的什么时候得知她叫益西措姆一样,她至今也没有添加上我的联系方式。前往南京后我的号码会变更,但我和她的童年在她乡土地上重合的那一刻,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K7任泽栖

“Remember Me”


向上滑动阅览

雨天,我们乘着车回县城。烟青色的山被雾蒙着脸,打开车窗,水汽扑面而来,一时之间分不清是谁的眼泪。

车行过我们来时趟过的河,现在是汛期,车轮溅起的水花更盛。远处,我们看见小小的学生们在雨中过桥——水冲走了他们回家的路,也因此,他们需要走得更远更远,才能回家。

我们和他们招手,小朋友们奔跑着向车里的我们告别。

但是车还是要远去,我们也是。

这辆行驶着的车上,它的后备箱里放着一双我的鞋子。鞋子是五天前我送小朋友们踏河回家时浸湿的。当时,冰冷的河水漫过我的脚踝,沉过我的鞋子和裤脚。回来之后,我将鞋子晒到了天台,本期待一个下午的阳光能够将它晒干,谁承想此后的几天都是连绵的雨。仿佛回到了江南,我的故乡。

鞋子始终没有晒干,而我的孩子们每天依然要趟水过河,把弟弟妹妹一起接过来上课。离开的时候,桑培对我的队友说,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想要来北京见我们。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他们要走多久多久、经历多少“山高水远”,才能来到你的面前?

今天是支教的最后一天,我整理好登山包,恍惚觉得包里空空的,是原先计划消耗掉的生活用品终于用到了头。日子也是这样一天天过去的。不知不觉,迎来了终结。

起初来支教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很多期待,作为调研负责人,从始至终我都把自己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调研方面。在我看来,支教期间我只需要认真备课,让小朋友们能够快乐地学到一些东西,陪伴他们安全愉快地度过这段时光,我的支教行程便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

但是,但是,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或许是那天中午趁着大家午睡时修改课件的过程中被德萨悄悄塞进手心的牛奶雪糕,或许是白珍喊我老师伸出手时给我戴上的太阳颜色橙黄手环,或许是课间央拉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教我怎么用纸折出小盒子,或许是旺姆和拉姆给我们递上脸盘大的可以吃的叶子、将我们又送回河的那边,又或许,是离开时候达色忍不住的眼泪。

离开的时候,村委的洛桑哥给我拿出他的电暖烘鞋子,扎旺哥用新鲜的酥油茶和青稞粉给我们捏糌粑吃。小朋友们在村委说想看最后一部电影,是我上课时给他们介绍过的《寻梦环游记》。

我还记得,在卓玉村放映《寻梦环游记》中米格用《请记住我》这首歌唤起太奶奶可可记忆的片段时,台下的白玛抬起眼镜默默擦眼泪。人需要多么勇敢,才有勇气笑着面对离别?我在课堂上给小朋友们讲墨西哥的亡灵节,讲墨西哥人活在当下、笑对生活的态度,讲他们微笑面对离别。而当我们真正面对离别的时候,眼泪总是先于一切浸湿眼眶。

支教的最后一个夜晚,夜里我们开会,有队员说到,以前科考队会纠结到底要不要加上支教的行程。因为大家顾虑短暂的支教给孩子们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是离别的伤感、失去的痛苦。

我亲爱的朋友,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没有经历过就不会痛苦是善意的考量;但是,在更久的将来,孩子们会忘记这些伤痛,像我们会忘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挫折与失意,在他们身上留下更久的,会是我们一同刻画的时光记忆。好与坏都是经历,既然如此,先别为离别感到悲伤吧。请为我们的相遇而举杯,请为我们的肆意生活而记忆,请记住我,像记住你生命中每一个爱过的人、每一件值得记住的事。因为,这也是属于你的经历、属于你的爱与记忆。

 




 “爱满山南,情溢心间”

K8张梦妮


向上滑动阅览

“梦妮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循声望向门外,是穿着粉色藏装的央拉站在门口小声呼唤我,邀请我去她家帐篷里喝茶。

上面一幕发生在今年卓玉村的旺果节,来的路上学长就说过跟你熟悉关系好的学生会邀请你前往家里帐篷喝茶,我当时还在心里默默想:“我跟孩子们的相处时间如此短暂,肯定没有小朋友记得我并且邀请我去家里帐篷喝茶。”这个想法在听到央拉那声呼唤后突然破灭,我的情绪像是落在干柴之上的星星之火,瞬间被“引燃”,落寞一扫而空,转而是被小朋友记住的感动与欣喜,我兴奋地拿上相机,牵起央拉的手,朝着她家帐篷走去……

类似这种她们带给我感动、治愈、温暖的瞬间还有很多,来支教之前我一直将这部分视为科考之行于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无论是与小朋友相处、还是在课堂上自然流利地分享一些知识对我来说都不算一件易事,但回望这几天的支教生活,似乎与小朋友相处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充满挑战,课堂上分享与情绪有关的小知识时小朋友们并没有喧哗扰乱纪律,反而能认真听我讲关于坏情绪的处理方法,并且能一遍记清重要知识点;进行情绪小背包的绘画时,小朋友们也能保持纪律认真思考自己的情绪并落笔于包上,还加上了很多有趣的图案,创造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背包。此外,支教期间部分时间也有尝试做饭,用一堆新鲜食材做出有盐有味的饭菜后,心中的满足感难以言喻,也能在灶台前和柴米油盐中体会出妈妈平时做饭的不易和有烟火气的生活的别样滋味。

今天闭营仪式结束后,我们站成一排拍照纪念。结束后小朋友们的家长们给我们献上哈达,一条接一条,大人小孩纷纷举起那一抹白色,我能做的唯有带着感恩的心低下头,并轻声说上一句谢谢。不一会儿,颈间积起一片哈达,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长短不一的哈达甚至能绊住我的脚,就像小朋友们因离别落下的泪扰乱我的心弦和思绪,让人对离别心生厌烦。

盛夏晴朗,爱满山南,情溢满心间,这个夏天发生的事我想我会永远记得。

 

 




K9梁青怡

“心灵的触碰:西藏支教之旅”


向上滑动阅览

支教,是一段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7月31日,我在卓玉村的开营仪式上,与孩子们的第一次相遇,是那么纯真而美好。我们通过游戏彼此认识,孩子们的笑声,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水,洗涤着我的心灵。

随后的日子,8月1日至8日,我在吾龙村和卓玉村之间轮流上课。有时候,我站在讲台上,讲授奥数的奥秘,或是引导孩子们认识星空,寻找那颗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更多时候,我作为助教,或是旁听,帮忙维持课堂纪律,协助主讲老师。孩子们的午餐时间总是热闹非凡,他们早早地来到学校,或是带着自家准备的便当,那份纯真的热情,让人动容。

吾龙村的孩子们,初见时略显腼腆,但在知识的海洋中,他们渐渐敞开了心扉。而卓玉村的孩子们,则更加积极,虽然年纪较吾龙村的孩子来说较小,但他们的活泼,如同高原上的阳光,炽热而直接。

每天下午的课程结束后,我会送孩子们回家。尤其是送吾龙村的孩子们,需要过河,那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有时候,我们还会一起上山,欣赏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这些时刻,让我深刻感受到,支教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轮到做饭时,我总是期待又害怕,想尝试做自己喜欢的菜,又担心做饭时会受伤。这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也让我成功做出有糊味的西红柿鸡蛋面,这些菜品的出炉都很感谢静姐,小颜等等大厨的接济。

8月9日,闭营仪式的到来,意味着这段旅程的结束。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礼物,那是我们心意的寄托,也是对他们未来的祝福。在告别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我知道,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们共同珍藏的记忆。本来告别时想要给孩子们留下笑容,但看到去年支教视频时,眼睛就不自觉感到酸涩。缘分和感情真的很奇妙,明明才相遇不到十天,在面临离别时却感到分外的不舍。孩子们向我们献哈达时,我真的能体会到支教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次经历,更是厚重的情谊与纯洁的感情。

支教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和真诚的力量,以及孩子们对知识和陪伴的渴望。这段旅程,让我更加坚信,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爱,有知识,就有希望。

 




 “此期一会” 

K10杨然


向上滑动阅览

虽然身为支教负责人,但在最开始,我很害怕支教,怕小孩子调皮,怕自己需要在混乱当中维持秩序,但到了村子里才发现,大多数小朋友是腼腆而真诚的。

山高路远的村落,云雾缭绕的山野。他们生长的地方,是我们向往的远方。他们和青稞一同长大,或许也期待着一场远航。我们如同顽石般奋力跳出原本的轨道,也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于个人而言,我能力有限,只能看到一些渴望,也只能给予一些肯定鼓励以及为数不多的引导。更多的时候,是以陪伴者的身份,走他们回家的路,淌他们跨过的溪流,爬他们爬过的山,透过那一双双乌黑闪亮的眼睛和稚嫩的声音,描摹同样天真、纯朴却又各不相同的灵魂。

这里小孩子的感情都很真挚,喜欢你的话,走路的时候都会主动走到你身边拉你的手,会送你零食、手工、画还有小饰品,会邀请你去他们家,会给你看家里的小猫,会把他们认为美好的事物悉数捧到你的面前。这些都是此行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随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越来越不舍得睡觉,这里还有很多路我从未涉足,还有很多精致的小院子我从未造访。我想多看看这里的山和云雾以及高处矮矮小花和苔藓,我想多听听这里的风雨和嬉笑,我想记住更多名字和笑脸。可分别在即。

闭营仪式上,我半依在讲台上,淡淡地笑着说出道别的结语,想云淡风轻地离开,但看到台下抱着玩具的小朋友默默抹眼泪,全然没了挑选礼物时的欢笑,看到队友们红了的眼眶,还是有些哽咽。原来连我也还是没能习惯离别。

我们给孩子们带来了五颜六色的颜料和或许七彩的假期,最后带走了洁白的哈达和祝福。

短期支教的意义永远都是我们在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和小朋友成为要好的朋友,然后离开,我们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始于好奇的唐突又是否给他们带来了伤害。

但无论怎么样,这些都是新鲜的经历,都是成长。

很多人,很多事,只一期一会。永远不要因为离别,去质疑相遇的意义。

有时候,遇见,就很幸运了。




K11颜晨钰

“什么都别想,心对心就好了”


向上滑动阅览

故事的开始,是看到了科考队的招募推送,进藏科考,会有支教和徒步。于是报名参加选拔,希望能成为支教小助手。

经过层层选拔,终于成为正式队员,却发现自己的职能是调研小助手。

也许冥冥之中是注定好的,真的来了吾龙、卓玉,开始支教,我发现自己还好没有负责支教。

我很喜欢小孩,喜欢他们身上的纯真无邪,喜欢他们自己喜欢的人明目张胆的偏爱,喜欢他们看到你的时候绽放的笑容和热烈的招呼。

进藏前,我曾幻想自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让他们记住我,让他们的生活因我而增色;幻想着以一种什么样的开场让他们记住我,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再见来让他们笑对离别,但又印象深刻。

直到第一天开营,见到了他们。我退缩了。

他们的脸上流露出的怯生生的神情,让我不知所措。一个一个的自我介绍,大胆又羞涩。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接近他们,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腼腆又清澈的笑脸,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来拉近距离。陌生的村子、陌生的小孩、不通的语言和不知所措的我。

因为种种原因,幸又不幸的,我只给吾龙村的小孩上过一节课。其他时间,不是摄影就是助教,中午需要带小孩的时间,大部分又在厨房忙着做饭,所以前半段时间,我和他们接触并不多,小孩也没有主动靠近我。我就像一个住在村委,负责拍照做饭的局外人,与支教之间,始终隔着一层摸不着的壁垒。

队里每天晚上开会,都有队员分享自己和小朋友的趣事,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交好的、亲近的小朋友,大家好像都特别享受支教的过程,和两个村的学生打成了一片。听着大家的分享,我又羡慕又焦虑。在心里告诉自己也没那么所谓,现在的投入只会让几天后的离别更加折磨。可是慢慢地,我有点绷不住了。

来都来了,难道不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吗?

我想起了八月一号那天课程结束之后,要送小孩回家。在卓玉村口,随机招呼了一个小孩就领着他往家的方向走。还没等我想出用什么话题打破沉默,就听小男孩脆生生地开口:老师你要和我做朋友吗?我第一下没听清,他又重复了一遍,然后问我可不可以在闭营仪式那天给他签名。就这样吗?就这样就可以和小朋友成为朋友吗?可惜那天的我没有问他名字。闭营仪式那天才知道,他叫罗布桑培。虽然在望果节还在他家帐篷做客了半天,还非常老成的,自告奋勇当我的藏文老师。

最后两天,我尝试着靠近他们。好像真的不难,只需要向他们表露出意愿。孩子们那颗无暇纯净的心灵就会敏锐地捕捉到,然后主动靠近,传达善意。“谢谢老师”、“老师再见”、“老师你的电话是多少”、“老师我想要这个”,很轻易的,就走进了他们的内心,尤其是那群安安静静的女孩子们。

什么都别想,心对心就好了。

来到这样一个纯净的地方,热情的藏民、可爱又聪慧的小朋友、村委门口徘徊的吾龙、还有那山间吹不散的云雾、山谷间冰泠的流水、零星分布的富有藏式特色的家家户户、热气腾腾的酥油茶,虽然总停电、断网、停水,但弥散在环境中的,始终是随性而乐观、知足而有序的气息,让我在不知不觉间沉醉,也让我在真正离别到来之际留下莫名的眼泪。

许是想借几滴泪来给这段故事画上一个句号,有限的时间和表达能力无法言明此行的百感交集。心对心的,珍惜每一次相遇,重视每一场分离,然后继续向前走吧。




“山南情缘,夏日别离”

K12尹世为


向上滑动阅览

科考队支教活动徐徐落幕,队伍的足迹就要离开吾龙村、卓玉村,就要离开可爱的孩子们,离开热心的村委了。“情系支教,爱满山南”活动开营仪式似乎还是昨天的事,而今天,我们就只有期待着在闭营仪式上与孩子们见上最后一面。时间过得真快啊!

记得初次与孩子们见面的情景——他们的眼神纯真、灵动,有的朝我挤眉弄眼,有的不住的好奇地瞟着我,还有的专注地凝视着我……在欢笑声中,夏令营开始了——孩子们从不掩饰自己的个性,我记得我一到卓玉村,半截身子还在车里,多杰就冲上来抱住我;看到我书包上的足球挂件,一个孩子立马脱下他的外套,展示他的球衣,其他孩子看见了立马展示他们的“滑跪”动作;一转眼,我的口袋里被他们塞满了大包小包的零食,有的甚至是被掰成两半的食物……在吾龙村,男孩们有着他们酷酷的“口号”与手势,女孩们都是“姐姐带妹妹”……

随后几天,我们在吾龙村、卓玉村交替上课。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些画面吧!第一次上课时,投影设备没有调试好,考虑到吾龙村的孩子比较少,我灵机一动,把电脑摆在我面前,让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他们紧紧地围着我,入神地听着我讲的“仿生学”,迅速抢答我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做出“种子飞行器”,在教室的空地上,开心地向上投掷着自己的作品……在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我第一次亲历他们上学、出行的不易,光着脚过河、踮着脚爬坡,哥哥姐姐帮扶着弟弟妹妹,在云雾缭绕的半山腰上,他们背着书包的小小身影显得那样脆弱……下课后,三五个孩子急冲冲地跑过来,挨个儿要老师们留下联系方式,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我们……赛马节当天,卓玉村所有的孩子都去赛马节现场了,只有一个孩子过来上课,我的课照常进行,在安静的房间里,他急切地计算着我拋出的每一个问题……闭营仪式上,除了朴实善良的村民,小孩子们也为我们献上哈达,我的脖子上足足挂了有13条洁白的哈达,一股暖意绕在脖颈……很早很早的时候,就有小孩子问我们啥时候走;在我们收拾行李的时候,他们意识到真正的分别还是来了,有几个孩子哭得稀里哗啦……

这次支教的时间不长,但是留给了我和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最美好的回忆。我有以下几点感受,总让我不能释怀。一个是无奈,意识到我们短期地出现在这里,能做的真的很有限。最后一天是卓玉村的赛马节,我给唯一的一位男孩辅导汉语作业时,我发现他有太多太多的知识漏洞,他在我的引导下努力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一位上进的孩子,可是在他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在基础语音知识建立的过程中,少了一些及时的纠正,一些耐心的观察——或者说,少了一些关心。可是,短短的一个中午,我不可能纠正他根源上的所有错误——就算改正过来了,作为一个缩影的他的背后,又有多少学生很久很久也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呢?这些错误,又会耽误他们多久呢?我这次是真正感受到了一位老师的责任有多么重大,但是这份“责任”重大与否,直接受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影响。是的,我短暂出现在这个宁静的小山庄中,能做的很有限,但是总能为孩子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也能为我自己的成长、学习之路带来一些反思。另外一个一个是淡淡的忧伤,我好像是经历了太多次分别似的,像是步履匆匆的旅客疲惫、一言不发地穿过山山水水似的,对于分别没有太多浓厚的感情——可是孩子们一句句“我会想你的”“老师我爱你”“老师,你还会回来吗”让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拥抱他们,享受着这一场酣畅淋漓的分别。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一次次分别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降临在我面前,逐渐明白分别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可是,现在停下脚步想一想,有好多好多人,我们已经见过最后一面了,下一次见面需要怎样的缘由呢?与孩子们离开的那个雨天,我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总会对孩子们说:你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我相信将来我们还会再见的!但我心里知道,或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祝愿你们都能有美好的未来,可爱的孩子们!




K13张人之

“我不曾忘记”


向上滑动阅览

我没有一一记住孩子们的名字,但那片高原上的纯净天空,那些孩子的身影,已经深藏在我的记忆中。

我不是多么擅长讲课的人,也不是一个善于和小朋友相处的人。备课之初,我选择了地理作为我这次支教的科目,给大家讲一讲中国,我想让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广阔。我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网络上找不到所需要的清晰的地图资源,我便用软件做了一个我需要的空白中国地图。小孩子们喜欢些有意思的东西,我便买来大张的彩色磁片自己剪出了一副中国地图。尽管我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不自信,但我还是尽力准备着我的课。

很快便来到了村子里,第一次与他们见面,我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紧张,他们有些害怕我,我是这只支教队伍里唯二的男生,同时也没有尹世为那样看起来好相处一些,不过倒也没什么。

村子里的生活跟我之前的生活有许多不一样,不过倒也能接受,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我最喜欢在送完小孩回家后,去村子后面的山上转一转,山上有好多兔子,有许多好看的花草。

我的课上的还算顺利,总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感觉小朋友还挺喜欢的,希望有一天能够用我所学,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临别那天,我没有过多悲伤,如果是我的高中班主任面对这种场景,她肯定会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更像一个观察者,看着大家相互告别,很多时候我不想投入太多情感,可能就是在害怕这样的离别场面吧。这段日子很惬意,我不想忘记这段美好的时光。




“无题”  

K14冯丝玙


向上滑动阅览

即便在来之前也试讲了,教案PPT也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当真要我站在讲台上给一群完全不认识而且有着文化差异的小朋友讲课还是会不知所措。但是小朋友们出乎意料地非常听话,即使有的内容对于年纪较小的小朋友来说会比较困难,有的小朋友处于爱闹的阶段,上课会存在有小朋友讲话、走神、打闹、犯困······但是总体来讲小朋友们还是很听话,当老师们提醒要坐好后都会立马恢复为认真上课状态。有了这么捧场的小朋友,也让我感到一定要把课讲好,让孩子们都有所收获。

小朋友们大多都比较腼腆,许多也过分的懂事。还记得第一天开营仪式,当时我们和当地小朋友都比较害羞,但仅仅是一场额外的营后游戏就让我无法自拔地喜欢上这群孩子。那时我们几个作为最后一趟车的人和留在村委还没有走的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打发时间。那是一场蒙眼捉人的游戏,被蒙住眼睛的人要抓住其他人并且叫出被捉的人的名字才算赢,其中一位我们的同伴在当“鬼”的时候,由于害怕在原地蹲着摸索,一位叫格吉的小女孩为了让那位同学可以赢主动蹲在她的周围。大多数孩子都不太爱讲话,但是他们还是会向我们问好,向我们传递一个又一个微笑,将自己的小零食和我们分享,把自己做的手工送给我们。

离别的闭营仪式上好多同行的人都哭了,我是一个喜欢笑着分别的人,不管是一起唱送别的时候,还是同学老师代表寄语的时候,还是献哈达的时候,我都没有哭,但当小朋友们一个个来向我告别,说着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眼泪真的再也没有办法憋住。那一刻我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再回到山南扎囊,再见见这群可爱的孩子。

 

 




K15朱颖俏

“雨中的支教碎片”


向上滑动阅览

支教的记忆很碎,

一点一点的。

 

今天闭营仪式,下雨,

本以为一整天的心情都是这样,

暗暗的,淡淡的。

 

带小朋友们玩游戏,

简简单单的丟手绢,

孩子们玩的很欢,

依旧很积极,很活跃,

争着抢着要手绢,

追着,跑着,

再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

出太阳了!

老师表演的节目也很应景,

原来没来得及教的《送别》,

正好在此时大合唱,

弥补了遗憾。

 

短暂的放晴了一会会,

依旧是持续的雨。

拍完合照献哈达,

多杰从姐姐手上拿了一条,

跑到我跟前,

跳起来,抛起手中的素白的丝带,

在空中像是慢动作一般,

落在我的脖颈上,

这个毛毛躁躁的小孩,

这个精灵古怪的小孩,

这个马上就把老师的电话记下的小孩,

这个会让我在纸上写“老师我爱你”的小孩,

这个会在赛马节给我打视频的小孩,

很认真得帮我系上了哈达,

今天的第一条哈达,

之后孩子和家长们,

将一条条哈达叠上来,

好长好长,

脖子上承满了情感,

好重好重,

雨,还在下。

 

听着罗布祝我们“顺顺利利”,

看着5岁的益西对手里的小牛娃娃爱不释手,

看着白珍拿着彩纸记下所有老师的电话号码,

看着老师们与一位位小朋友们合照,

看着眼睛红红的小朋友和大朋友,

我,竟没掏出手机留下一张照片,

出奇的平静,

静静地,

坐着,

静静地,

看着。

 

真的要走了。

当最后一个孩子走出教室,

我冲出去,

赶出去,

撑着把伞,

在雨里,

伫立。

卓玉村委的大门,

两个孩子,与他们的姐姐,

向外走去,

乖巧懂事措姆回头,

与我们招招手,

多杰自顾自抱着一袋礼物蹦着,走着,

或许调皮的多杰比较顿感吧。

忽然,他停住了,

向我们挥手,

再见,

孩子们。

当最后四个背影消失在雨幕,

眼泪决堤了。

 

最后两天放学的时候也下大雨了。

下得很大,小朋友们回家的桥被冲垮了。

河很宽,水很湍。

村委挽起裤脚,直接踩在河床,

跨站着,

把孩子一个一个抱过河。

 

卓玉村赛马节那天也下雨了,

路上遇到的一个爷爷和奶奶,

语言不通,

一个在树林为我们探路,

一个过河的时候帮我们搭石头路,

笑容都很灿烂。

 

这里的雨常下,

一阵一阵的,

来的快去的快。

这里的人儿不喜欢打伞,

在雨里不紧不慢。

孩子们喜欢在雨里玩,

大人们会在雨里赶路,开摩托车,干活,

慢慢的,松弛感。

 

扎囊的雨,再见。




“希冀” 

K16张明晶


向上滑动阅览

坐在去扎囊县的车上,雨水把唯一的路冲地一塌糊涂。达色和我最后拥抱了一下,她嘱咐我一定要把我们的照片发给她。

支教好像真的结束了。从第一天旦增格吉和我说她去年认识的老师再也没有回来看她们,到最后一天米久白珍悄悄和我说“老师我会永远永远想念你”。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是深深地无力感还是无限的感动,一定都有吧。

回想起来,每天早上的吾龙村:我们才吃饭时,小朋友们就陆陆续续地赶来了;每天早晨的卓玉村:我们坐车赶来时他们就站在村委的大门口,和我们忸怩着打着招呼。直到我晚上去送他们回家才知道——他们回家的路是那么地漫长又艰难。

有的要过河,有的要翻山,有的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要翻墙进家门……但他们进门的时候眼睛都是亮亮的,好像根本不是走了那么远的路。他们喜欢这里,这里是另一个外面的世界:有鲜活的小老师,有新鲜的知识。我问一个小朋友都去过哪里玩,她摇摇头。所以我时常想,或者说是希望:他们或许真的可以通过我们看到世界的模样,看到他们的未来。

但短短这几天我真的见证了几个小朋友巨大的变化:就像益西,我第一天见到他时,他朝别的小朋友扔虫子,给别人竖中指,还用台球杆戳别的小朋友。好多小朋友跟我告状。他赖在二楼不肯走,还是我使出吃奶的劲儿把他抱下去的。我一遍一遍地跟他说,向他保证如果他改掉坏习惯,我一定告诉妈妈和爸爸不让他们打他。终于他再次讲话了。最后一天益西特别听话,他甚至主动拉我的手,会好好听话。我忍不住拥抱了这个看起来脏兮兮的小男孩。

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希望。他们上课时的认真的神情,从大山的大山上奔下来的汗珠,短短几天做出的巨好的改变……他们说:他们想努力学习以后考到北京上大学!他说:我不去看赛马,我要好好学习!他们是西藏的希冀,也是整个祖国的未来。

车子从被冲断的石头路上挣扎着逃脱出来,我不知道这么大的雨会不会把村委们用挖掘机开出的路再次冲断,但是即使再断了,明天的路依旧会再好的。孩子们要走这条路去乡里,上到一个新的年级,去学更多新的知识!

这是他们自己的希冀,是整个村子的希冀,更是整个未来的希冀。




K18徐梓怡

“亲爱的旅人:卓玉&吾龙”


向上滑动阅览

一辆车迎着绿意葱茏载着我们前往云山村庄,有调研刚结束的略微疲惫,有对支教生活的忐忑,还有开启新生活的向往,总之,情绪复杂地继续向前。看远山亲水,看白云蓝天,路过卓玉水库,再沿着山路蜿蜒,一步一步向卓玉前行。

开营,是略带羞涩的自我介绍,很多小朋友羞涩地说着自己的名字。以为安静的氛围会一直延续,但第二天在卓玉上课时,初印象便被打破。

刚到教室,孩子们已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的事,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我站在教室里,一时不知如何融入这般安宁的光景。呆滞半晌,终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将注意力放在两个连坐的小朋友上。他们写着自己的作业,我拿出电脑,一边看着他们,一遍做自己的事。一段时间后,他们俩说作业写累了想要画画,四处寻纸,后是安稳地作画。又是一段时间的过去,屋子里的孩子们开始躁动不安,带着他们在操场玩游戏等着高年级孩子们下课,准备送他们回家。很短的一个上午,却收获了很多小朋友们送的礼物,还和有两位小朋友建立了较为亲密的关系——玉珍和次仁。下午的课很快开上,同学们真的非常积极与配合,尤其是在模型展示环节,很多怕虫的孩子也参与其中,和大家一起看昆虫模型。

此后的日子似流水般日常。按照课表上课、按照排班洗碗烧饭、按照日常看管小孩。很累但很充实,有崩溃但会被孩子们的笑容治愈。还有一些意外的惊喜,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收获家长或是其他当地居民送来的酥油茶以及各种小食。

在每天送小孩回家后,他们会和我们一路挥手,一路说着再见。会在几天的课程结束之后,熟练地对我们说出“后天见”,会在送他们回家之后又沿路将我们送回。渐渐的,遇到困难或问题,他们会直接喊出“老师”,会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还有最后闭营仪式上罗布桑培一句“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是出乎医疗的真诚。

时光匆匆,一点点也积累到离别之时。十天的支教之旅迫近尾声,虽然孩子们的名字还没有记全,但他们的面容在眼前一帧一帧清晰浮现。相逢是晴天,离别却转雨,似没有完美的首尾呼应,家长和孩子们送的哈达向前一天晚上彩虹的化身,温暖有力,祝未来一切“扎西德勒”。

故事的结局是我们似旅人般经过这个隐秘的山村,然后随着风雨,和孩子们一起走向我们自己前程似锦。

山水相逢,后会有期。一切顺利、万事平安。







科考队队员们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传播知识、点亮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见,吾龙村与卓玉村,愿你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勇敢追梦,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编辑:丁钰炜

责编:王彤彤

END








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
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敢于胜利,勇攀高峰。 2003年12月4日成立,前身为中国农业大学登山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