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劳致五伤 劳逸要结合

美体   2024-11-21 08:35   山东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是谓五劳所伤。由五劳而引发的五伤是中医学养生之大忌。


久劳伤身 切莫掉以轻心

久视伤血 指长期专一使用眼睛容易使人患近视或某些眼病。中医认为形诸外必本于内,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如果长时间地全神贯注看书读报,而且又不配合适当的饮食与文体活动,或没有得到睡眠等调节,久而久之,则会出现一些血虚表现,甚至面白无华、萎黄或自觉头晕目眩等。


久卧伤气 指长时间没事躺着也会闹病。唯是闲人多生此病,这是因为闲乐之人,不多运动气力,饱食坐卧、经脉不通、血脉凝滞使然也。意思是闲散之人,吃饱了就坐着、躺着,经脉难以疏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关窍之气渐趋衰弱,而且还可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委靡、身倦乏力,或食少纳呆、饮食不振,或动则心悸、气短、汗出等。


久坐伤肉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久坐则脾气不健、胃纳欠佳、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传输,从而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人体皮肉失于滋养,使肌肉松弛,四肢倦怠,机体软弱无力。久坐不动,气机运行、血液流通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痔疮等疾病。从伏案而书的作家到飞针走线的裁缝,久坐都容易影响脾胃功能。民间有谚语说:“裁缝拿银针,累得血喷心。”不是针的分量重,而是长期坐着对人体健康有害。


久行伤筋 即适当地走动或跑动,有利于肢体筋腱或筋膜的柔韧和强健。若长途跋涉,或短距离奔跑用力过猛,超过应有的负荷,都容易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等筋腱组织受到扭伤或劳伤。


久立伤骨 就是说老是站着,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可使部分组织、细胞的营养失去均衡调和,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久立不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便会引起腰痛、腿软、足麻。长久站立,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或活动障碍。


现代医学对于疲劳的观点与中医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疲劳是人们连续不断地进行生理活动与心智活动之后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可分为两种,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是为工作所倦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如腰酸背痛、动作失调、肌肉痉挛、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等。心理疲劳是倦于工作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力有余而心不足,如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尤其是情绪上的厌烦、忧虑、焦躁、无聊等。


这两种疲劳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彼此助长。五劳就体现着此种特点,如久视伤血表明心理疲劳可以伤及身体,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致病,表明生理疲劳可伤及精神。


劳逸结合 适度不易伤身

既然五劳有损身心健康,应怎样预防五劳呢?


一是劳身、劳心要适可而止。如有学者主张变五劳所伤为五劳所养,即“适视养血,适卧养气,适坐养肉,适行养筋,适立养骨”,就是说,无论身或心,都要使其有所劳,但必须适当,不能过度,适劳有益健康,过劳则损伤身心。


二是劳逸结合。如古语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紧张,弛是松弛,二者适当配合,便不易产生疲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不欲其劳,不欲其逸。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三是重视睡眠。古人说:“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充足的睡眠既可以预防疲劳,也能够消除疲劳,从而对养生有利。


与外动相比,我们更要强调的是内静。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心态的淡泊平静,《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精神内守,心安理得,悠闲自在,对于疾病的预防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当然就有利于长寿。相反,如果情绪不好,对健康就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生活中、小说里面常写的急火攻心、忧郁而死、相思成疾、大喜过望等都是情绪不佳带来的恶果。


有一篇文章曾经综合考察了古代290位文学家,并算出他们的平均寿命是58.4岁,而同期的人均寿命不到35岁。16世纪以后欧美的400位杰出人物中,科学家的平均寿命达到79岁,为最长寿一族。无论古今中外,都说明读书可以静心,心静有助于健康,有助于疾病痊愈,有助于长寿。陆游活了85岁,他的经验之一是“病需书卷作良医”。


近些年来,西医也开始注意到心静的重要性。在一次西医国际会议上,与会者共同认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是宁静。一个人要想长寿,一定要动静结合,保持好心态。

文章摘录自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中草药知识大全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转发,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