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收到压岁钱时,我家俩娃,都会从衣服兜掏出来所有的红包,俩小脑袋碰在一起,数一数谁的更多。在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与骄傲,是任何事情都难以替代的。
但说真的,喜悦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苦恼,就是压岁钱的归属问题,是该给孩子,还是父母帮忙拿着呢?
收到压岁钱后,有些爸妈会告诉孩子“我先替你存着”,然后存着存着,也就没了。由此也引出一个话题:“小孩子的压岁钱,到底算谁的?”有网友说:应该归孩子,因为压岁钱是图吉利的,父母拿走不好,会让孩子对家长有意见破坏亲子关系。江苏的一对夫妻离婚后,孩子爸拿走了儿女一万多块压岁钱。多次索要无果,最终将父亲告上法庭,曾经的亲人,只能对簿公堂。这就是典型的,因为压岁钱的问题,导致的亲子关系破裂。也有网友说:小孩压岁钱的来源是大人辛苦劳动所得,孩子没有任何付出,不该占有,应交给父母支配。毕竟,大人的工资都要统筹安排,更何况是孩子呢?作为家庭的一员,钱应该交由父母。绝不能让孩子觉得,这个钱属于他们,想怎么花怎么花。还有人表示:孩子的压岁钱可以交由父母保管,也可以由父母支配,但前提是跟孩子沟通好。不能因为自己是父母,就直接花掉,会因此导致孩子不信任父母。有一项关于《中国孩子的压岁钱调查报告》,在经过对28个省市进行调研后得出结果:大部分孩子的压岁钱由父母保管,也有一部分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管理,而完全交由孩子管理的,则只占很少一部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更倾向于孩子的压岁钱归父母。关于每年春节都争议较大的问题,《民法典》的规定,让人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分配压岁钱。从《民法典》第十九条、二十条的规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八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需要由监护人来代理来进行。也就是说,孩子的压岁钱归属权依然是他们,不同的是,在没有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前,法定代理人(比如父母)可代为管理,但无权私自侵占或者使用行为,除非征得本人同意。不得不说,这个规定,让人眼前一亮。在面对孩子压岁钱的问题上,可以参考《民法典》建议,妥善处理了。
育儿专家认为,儿童压岁钱的归属,并非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如何借机引导进行财商培养和学习财务管理。压岁钱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象征,它可以成为孩子学习财务管理和培养财商的起点。具体,可以从下面的几点入手。大部分孩子收到压岁钱的第一反应,不是要去买什么,而是“这笔钱有多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涉及了一个财商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评估价值”。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的基石之一,它涉及如何判断一个物品或资产的价值。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评估压岁钱的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金钱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财务管理打下基础。因此,当孩子收到压岁钱的时候,父母不妨引导他们先去数一数压岁钱的金额,让孩子对金钱有初步的概念和认知。去年大宝拿到压岁钱后,我让他留出一部分作为过年期间的零花钱。结果他留出500块,其余地让我帮他存进银行。“要去买辆玩具车,我们班壮壮有一个,我也要买一个一样的。”“你只有500元的零花钱,你确定要买这个玩具吗?”见状,我没有再多说,并告知他,如果零花钱不够用了,也不能再取了,他信誓旦旦地点头,并真的做到了。父母所担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没有正确的消费观,有钱就大手大脚地花掉。因此,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所谓“理性消费”,是说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进行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追求物质享受。Tips:通过理性消费的培养,孩子可以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务,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佳选择。在父母的庇护下,孩子不需要为金钱考虑,自然也就不会去规划。但压岁钱作为孩子的“财产”,可以利用管理压岁钱的方式,提升规划意识。父母带孩子前往银行,开设一个专属的储蓄账户,并将压岁钱存入其中。这样,孩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钱是如何被管理的,也能培养他们的储蓄意识。Tips:如果是8岁以下,因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父母陪同,且带好:家长身份证、户口本、孩子身份证、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的可以带户口本),以及能体现监护性质的其他证件。比如,购买学习用品、日常零食玩具、参加兴趣班或者存起来以备将来之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向孩子传达了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教会了他们如何规划和使用金钱。儿童时期的财商教育,可以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生活中更加自信和从容。可以通过讲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带孩子参观银行或者邀请专业人士来给孩子做讲座等方式,建立起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父母是孩子压岁钱的监督者,而不是占有者。今年娃收到压岁钱后,你打算怎么安排?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